徐州的秋天似乎有一种独特的魔力,
而这份秋日与公园的约定,
更是融入了徐州人的生活。
那时,没有如今丰富多样的娱乐,
公园便成了人们
休闲放松、享受生活的最佳去处。
在徐州,
这些公园是否存储着你的城市记忆?
Part 01
彭祖园,文化与欢乐交织
彭祖园的历史可追溯到1976年建园的“南郊公园”,后因纪念彭祖,历经改名,1984年扩建后更名为彭园,2004年11月改名为如今的彭祖园。
不过,很多徐州人依然亲切唤它“彭园”。公园内的彭祖像、彭祖祠、大彭阁、福寿广场等景点,无一不散发着深厚的彭祖养生文化气息。
如今,因为各种新颖的娱乐活动吸引了太多目光,年轻游客少了,但谁的童年没留过这儿的足迹?“我好多年没进过动物园了,有时候上下班路过彭祖园,心里总痒痒的,特想进去瞧瞧,可工作一忙,脚步就总被绊住。”28岁的张先生就曾是动物园的常客,那些时光早成了心底的故事,说起小时候的事,眼里满是怀念。
在秀丽的园林风景、有趣的动物园之外,彭祖园还是孩子们的欢乐天堂。在上个世纪的徐州,还没有徐州乐园、徐州方特乐园这类大型综合游乐场。旋转木马的悠扬、过山车的俯冲、摩天轮的浪漫,这些新奇的娱乐体验,成了许多徐州孩子关于彭园的专属记忆。
“记得小时候第一次坐‘疯狂老鼠’,手心全是汗,心都快跳出来了,可害怕还想再坐一次,那种刺激真的难忘。”带着自己孩子来的李先生笑着摇头,“后来长大再去,觉得园内设施确实老旧了,比不上新开的乐园。但那些年的欢呼与惊喜,早成了刻在心底的记忆。”
Part 02
云龙公园,繁华里的闹中取静
比起彭祖园这种稍微“新”点的公园,云龙公园是很多老徐州人的回忆。上世纪云龙公园启动筹建,因毗邻云龙山而得名。不久后,初建成的公园已是徐州规模靠前的去处,名气颇盛,既是市民日常休闲的优选,也是外地游客来徐的必访之地。
秋意正浓
后来,园内陆续添建长廊、水榭、假山,又建起游船码头、儿童乐园,一座风景秀丽且内容丰富的综合性公园渐具雏形。1985年,燕子楼在园内知春岛复建,为其增添了厚重古韵。
云龙公园在市中心,堪称闹中取静,恰似繁华里藏着的一方清幽天地,向来深得市民偏爱。虽说它名气比不上云龙湖、云龙山那般响亮,但这里给徐州人带来的快乐与惬意,写满很多人的回忆。
Part 03
承载回忆,黄河带状公园与快哉亭公园
昔日黄河改道后,黄河故道如今仍在徐州境内流淌。围绕这条蜿蜒水系,徐州陆续建起绿化带与景观带,黄河带状公园由此成型,像大名鼎鼎的黄楼公园,便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一处。
黄河故道早已深深融进徐州人的生活,在记忆里扎下了根。黄楼公园是黄河带状公园里最具代表性的一处,平日里总少不了热闹,跳舞的人群踏着节拍舞动,打太极的老者招式舒展,散步的市民悠然穿行。
《彭城风华》中苏轼搭建黄楼
这处公园与苏轼渊源深厚,有意思的是,徐州另一处公园,快哉亭同样和苏轼有着不解之缘,其名字就来自苏轼的《快哉此风赋》。
1928年,北伐军进驻徐州后,将快哉亭及荷花池辟为公园,建有九曲桥、凉亭、石桥和水阁。上世纪50年代进行了整修,还增加了溜冰场等设施,并改名为人民公园。上世纪80年代,恢复了快哉亭的名称,游人日益增多。
秋风掠过故黄河的水波,拂过快哉亭的飞檐,也吹过彭祖园的林荫与云龙公园的长廊……这些扎根在徐州人记忆里的公园,曾是孩童了解动物的乐园、情侣初见的地点、老者闲坐的港湾,更是一代代徐州人安放青春与日常的场所。
时光悄然流转,
如今新建的一些乐园固然新奇亮眼,
引得人频频驻足,
可老公园里那股浸润着岁月的烟火气,
还有藏在景观间的暖人回忆,
始终是徐州人心中最踏实的慰藉。
文字 | 周翔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