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从春日的鎏金花海到夏日的瓜果飘香,从秋日的金穗满田到冬日的橘缀晴枝,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的乡村在四季流转中,正凭借“一座山、一条路、一间民宿”的创新实践,绘就一幅农旅深度融合、生机盎然的烟火长卷。
航拍方家镇水池村的荷塘
数字引擎唤醒寂静山野,直播舞台成振兴“引爆点”
仁寿县禾加镇化石村的五龙山,钟灵毓秀,人文底蕴深厚,却曾一度“养在深闺人未识”。如今,一场场“乡村大舞台”直播彻底改变了这里。夜幕降临,五龙山东广场灯火通明,线上线下互动热烈。直播团队负责人李林聪说,受村党委书记林繁之邀,将直播间搬进了家乡的青山绿水间。
“与其在外面宣传其他地方,不如回来宣传自己的家乡。”李林聪团队不仅每晚搭建舞台丰富村民文化生活,更通过镜头将五龙山的天然石景、溶洞奇观以及甘泉寺、双堡牌坊等国宝古迹推向网络,迅速聚拢人气。成都游客李虎正是通过直播被吸引而来,感叹此地是短途游的绝佳选择。
此外,直播团队还与村集体合作,免费开展电商主播培训,将本地特色面条、柑橘、花生等农副产品销往全国。“直播+文旅+电商”的模式,成功将五龙山的自然人文资源转化为经济发展的“数字引擎”,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持续动力。
游客在宝马镇洪水村的彩虹路旁拍照
“网红路”升级业态集群,彩虹丝带“串”起乡村新活力
在仁寿县宝马镇洪水村,一条色彩斑斓的“彩虹路”已成为知名的网红打卡地。快门声此起彼伏,游客骑行拍照,徒步赏景。然而,宝马镇并未满足于一时热度。
“为了避免‘打卡即终点’的尴尬,我们不断丰富体验,延伸产业链。”宝马镇政府镇长刘梅介绍。当地一方面持续增添趣味元素,如近期在路旁设置的70幅手工编织画,增强了互动性与童趣;另一方面,深挖沿线资源,打造了油菜花、向日葵观光带,贝贝瓜采摘基地和生态钓场。
更关键的是,依托彩虹路的人气,镇政府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将闲置农房改造为网红小院。业主李超君经营的茶饮餐饮小院便是成功范例,其定制化私房菜和乡野美学设计,吸引了大量回头客。这条彩虹路,已从单一的景观道,升级为融合景观、采摘、餐饮、体验于一体的“振兴路”,真正让游客“来了留得住”。
一名骑行爱好者骑行在宝马镇洪水村的彩虹路上
民宿经济撬动城乡联动,“荷”风引领产销共赢
在方家镇水池村凤凰山脚下,“荷你有约”民宿业主李妍珠,毅然从央企辞职,投身家乡建设。她看中的是这里千亩良田构成的四季风景,以及整洁有序、红房错落的宜居环境。
李妍珠整合两处民居,打造了集住宿、荷塘观赏、农事体验、垂钓露营于一体的特色民宿,并带动了本地村民就业。同时,她巧妙运用短视频平台,发布民宿生活与乡村日常,多条视频成为热门,为民宿带来大量订单。
更为重要的是,她依托民宿积累的流量,开辟了电商直播渠道,将方家镇及周边的优质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之前家乡的美景藏在深闺,农产品也愁销路,现在通过民宿和电商,两样都活了。”李妍珠表示,未来将继续优化供应链,让民宿成为连接城乡、带动共富的桥梁。
执“三笔”绘新篇,仁寿农旅融合之路越走越宽
当五龙山的直播灯光点亮乡村之夜,当彩虹路的缤纷色彩串联起田园乐趣,当“荷你有约”的暖风传递乡居惬意,仁寿县正以“山、路、宿”为关键支点,书写着农旅融合的生动实践。山,成了数字赋能的“流量入口”;路,成了业态共生的“纽带中枢”;宿,成了城乡互通的“情感驿站”。在这片丘陵大地上,传统乡韵与现代经营模式和谐共生,一幅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崭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王建明 文/郭侨 刘润红 图/潘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