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佳厨师奖”出炉,这次又有哪些中国厨师上榜?
近日,2025 The Best Chef Awards(世界最佳厨师奖)在米兰正式发布。该奖项吸引了来自全球的厨师、餐饮从业者到现场见证,来自69个国家的783名厨师获得了以“刀”为标志的荣誉。
其中,上榜的中国厨师人数从去年的9位增长至30余位,创造了新的纪录。
4名中国内地厨师获得“三把刀”荣誉
据了解,自2024年以来,世界最佳厨师奖放弃了传统排名,采用了刀具认可系统来衡量全球厨师的影响力和相关性。将获奖厨师分为三个等级:“三把刀”(顶尖级别,代表全球最高厨艺成就);“两把刀”(世界级主厨);“一把刀”(表现卓越的主厨)。
而此次获得最高级别“三把刀”的中国内地厨师有4位,分别是上海LING LONG主厨刘禾森、北京潮上潮行政总厨张一峰、北京京兆尹主厨尹浩以及上海泰安门行政主厨Christiaan Stoop。
值得一提的是,刘禾森主厨还被授予了最佳创意奖(The Best Creativity Award),成为了唯一获得特别奖项的中国厨师。
此外,有不少主厨获得“两把刀”,比如:金沙厅的王勇、Co-蔻的杨锦;获得“一把刀”荣誉的大厨则更多,包括1996川菜的梁棣、甬府的翁拥军、美·大董的董振祥等等。
这些大厨所在的餐厅遍布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杭州、成都、厦门等城市,打破了过去一线城市独领风骚的格局。
中餐影响力扩大,
厨师创新意识和能力增强
在红厨网看来,中国厨师在“世界最佳厨师奖”中获奖数量增多,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国饮食文化影响力正在不断扩大。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国美食逐渐走向海外,受到越来越多国际食客的喜爱和认可。
中餐出海的浪潮愈发汹涌,品类也更趋多元。比如,深圳湘菜界的代表品牌“农耕记”,主打地道湖南土菜,品牌自2023年底在新加坡开出海外首店以来,目前已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开出了10+门店,海外门店的食材也大多来自湖南自建基地,确保原滋原味。
以宁波菜为主打的高端中餐厅——甬府也在去年9月于新加坡开出了海外首店。
2021年在曼谷开设的中泰融合菜餐厅——RestaurantPotong,主厨Pam有中泰两国的背景,他观察到,近两年泰国的中餐厅有一些明显的变化,比如传统以大桌用餐为主的中餐厅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更多元化的中餐馆,比如火锅、川菜等业态兴起。
可以说,中餐出海,乃至中餐厨师出海的现象越来越频繁,为中国厨师在国际奖项中获奖创造了条件。
另一方面,厨师行业的规范化和专业化发展,以及厨师自身的努力,也是推动中国厨师走上国际化舞台的关键。
△图片来源:红厨网摄
就拿这次斩获“最佳创意奖”的上海Linglong餐厅主厨刘禾森为例,他为了研究中餐八大菜系,去了国内30多个城市了解当地风土与食材,跟随大师学习正统中餐,重新定义新中式精致料理。
在Linglong餐厅里,每一道菜都是刘禾森对中式美学的解构与重组。比如做招牌菜“蚝与牛”时,他以中式抓腌技法处理山东和牛,再用法式“三次高温锁鲜”赋予表皮酥脆,最后淋上由40只生蚝浓缩而成的一小勺蚝油,让东西方烹饪智慧在盘中对话。
诸如刘禾森这样的中国厨师还不少。他们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烹饪方法和菜品,而是不断尝试将中国食材与全球烹饪技艺相结合,创造出具有独特风味和创意的菜品。
小结
可以预见,未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厨师与国际同行的交流与合作会越来越多。
通过参加国际烹饪赛事、研讨会等活动,中国厨师能够学习到国际先进的烹饪理念和技术,同时也能够向世界展示中国厨师的风采和中国美食的魅力,提升中国厨师的整体水平。
与此同时,行业自身也要不断向规范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厨师人才,让他们在国际舞台上更具竞争力,从而推动整个中国餐饮行业水平进一步提升。
本文头图来源:The Best Chef Awards官网,部分内容有参考《时尚芭莎》主题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