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市浈江区湾头村:从古驿到骑行道的乡愁 | 大美岭南·百村焕新记
创始人
2025-10-12 09:45:02

浈江河水在韶关浈江区十里亭镇湾头村甩出一道温柔的弧线,波光映照着岸边的青石板路。几位骑行者的身影掠过碧道、四小园和整齐的农房,这幅融合古韵与活力的画卷,正成为韶关市浈江区“百千万工程”的生动写照。曾经藏于山间的湾头村,通过系统性提升,让沉睡的历史肌理与现代生活美学碰撞出璀璨火花。 

“你看这青石板路,走上去的声音,跟我小时候一个样儿!”李伯蹲下身,指尖摩挲着修缮一新的巷道,眼角笑纹里盛满暖意。这位在村里生活了六十余载的老人,见证了祖屋从斑驳到重焕光彩的过程:“以前墙皮掉得像麻子脸,现在刷上涂料,像新的一样。” 

作为“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湾头村巧借历史文化与生态本底优势,通过“微改造、精提升”,对古村落进行保护性开发。依托风貌提升与碧道建设契机,全村完成33户农房改造,修建约1.27公里滨水碧道,串联起“四小园”、农家院落与古村记忆。 

村里围绕一条文化主轴,划分三个功能片区,打造四条展示路径,分布十七个服务节点,形成精品旅游线路。

农耕文化展厅、亲水平台、碧道景观与网红打卡点依次铺展,构建起集“文化展示+生态观光+休闲体验”于一体的旅游体系。新修的石板路蜿蜒而上,引领游人探访卢崇善旧居、卢氏祠堂、高第街、古码头与香火龙文化广场,在百年古榕的荫蔽下,感受古今交融的独特韵味。 

“国庆长假期间,好多人来村里玩,到我们农场摘小番茄。”村民姜婶笑着说,“如今村里有产业,我既能照顾孩子,又能在三雄农场工作。” 

湾头村精准发力特色农业,以古村风貌与农场研学为核心,策划“游古村、采鲜果、同耕作”等沉浸式体验,引入“韶蔬农旅”项目,涵盖企业参观、蔬果培育与农家乐品尝。同时聚焦加州鲈鱼产业,通过规模化养殖与精深加工“双轮驱动”,延伸产业链条。创新合作模式盘活闲置校舍,建成3000平方米“共富车间”,形成从鱼苗繁育到市场销售的全链条闭环,让鲈鱼从碧波鱼塘直抵百姓餐桌。

未来,湾头村将整合鲈鱼基地、深加工产业链、农场与百香果园等资源,持续拓展农文旅融合的深度与广度,让每一位到访者感受乡村的静谧之美、农耕的质朴之乐与文化的悠长之韵。

总策划|任天阳

总统筹|林海利 胡泉 林洁

执行统筹|魏琴

视频统筹|林桂炎

运营统筹|郑宗敏

视频拍摄|林桂炎

视频文案| 魏琴

剪辑|王炯勋

文|欧阳志强 黄铁安 陈彪 曾练婷

包装|余梓涛

题字 | 蒋述卓

出品 | 羊城晚报大美岭南融媒体工作室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别再乱买补肾品了!这颗十几块的... 秋冬季气温转凉,人体阳气收敛、阴气渐盛,此时正是调理肾脏的好时机。提到补肾食材,很多人会想到人参、鹿...
原创 冬... 冬日的甜蜜,就藏在一节节的甘蔗里。它们立在寒风中,却把最暖的甘甜,悄悄储存在每一节茎秆中。 老话常说...
这菜瘦子少吃,真的太刮油了!一... ⚬ 冬季餐桌的应季鲜味绝对少不了韭黄。 它是韭菜宿根在完全避光的环境中栽培出的黄化幼苗,简言之,是韭...
馄饨这么做,酥脆皮不破,连吃三... 美食君小时候特别喜欢吃馄饨,还依稀记得上小学时,学校门口有一家特别好吃的馄饨店,一碗1块钱,好吃到每...
叉烧有官方英文名了,还带粤语发... 在广式的餐厅里, 鲜虾云吞面鲜爽、菠萝油甜咸交织、 干炒牛河镬气十足。 最受食客追捧的当属 叉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