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 注 电 影 派,和 片 荒 说 拜 拜
电影派
Vol.4298
昨天刷某博,看到一则消息,非常惊喜!
毕赣去CC总部挑选碟片,选了《蒲公英》。
派爷很爱这部跟美食相关的电影,喜欢程度甚至超越了李安的《饮食男女》。
那么,它究竟有什么过人之处呢?
今天,来好好品鉴一番。
《蒲公英》
《蒲公英》,口碑不算那么炸裂,豆瓣评分8.3,参与评价的人不足2W。
单说冷门佳片还不够,在派爷心里,它是一部杰作。
派爷喜欢这部电影最大的原因是,它拍出了对于食物的敬畏。
在一个暴风雨夜里,长途货运司机黑郎(山崎努 饰)和枪(渡边谦 饰)暴雨之夜行驶,枪在读着一本奇书。
书里一个老人,在教一个年轻人怎么吃拉面。
老人研究面条40年,吃起来那叫一个讲究。
什么是讲究?
姜文在《邪不压正》里有句台词——
我就是为了这点醋,才包的这顿饺子。
讲究,会有一般人注意不到的仪式感。
拉面端来,徒弟匆忙端起碗,看师父静坐不动,这才发问。
师父的回答,令人惊讶。
是要观察整个碗。
观察其形态,看紫菜闪耀的光辉、看酱菜慢慢下沉,将目光放在三片猪肉上。
接着,用筷子尖端在拉面的表面清扫一下。
不为别的,是表达喜悦。
然后用筷子碰猪肉,先不吃,把它浸在汤里。
向猪肉表达歉意。
之后,开始吃。先吃面,吃面的时候,深情地注视着猪肉。
接着,吃面,吃酱菜,喝汤。
最后,把久久放着的猪肉送进嘴里。
这种吃法,看得人馋死了。
食客,对食物怀着这样一份珍惜和敬畏。
厨师对待做饭这回事,更是应该用心百倍。
两位货运司机,一人读,一人听,忽然就饿了。
他们来到了一家叫做“来来轩”的拉面馆,客人稀稀疏疏。
这不是没有原因。
水还没有滚烫,就匆匆把面放了进去。
有经验的人都知道,煮面要用热水,这样面条才软而劲道。
这家店的老板娘叫蒲公英,是一位单亲妈妈,自己经营着拉面馆。
她问两位卡车司机面怎么样。
枪直言,老实说,它们很差。
黑狼是个卡车司机,最懂察言观色。
他教了一手,要留心客人的各种状态。
蒲公英想提高做面技艺,所以拜黑狼为师。
黑狼毕竟不是专业厨子,他做的“魔鬼训练”也只专注于外围。
比如,捞面与做面的速度。
接着,黑狼带她去拜访同行,学习成功的奥秘。
比如,如何有序地换煮面的汤水、记住每个顾客的点餐。
偷窥别家厨师做汤的诀窍。
但毕竟隔得太远,看到的只是皮毛,汤还是做不好。
于是,黑狼带她去见一位老师傅。
别看他扎在乞丐堆里,对吃食是深有研究。
周围的乞丐也跟他学来了精巧的厨艺。
原料是捡来的,讲究和本事是傍在身上的。
老师傅出马了。
划重点!煮汤贴士。
面条好吃,最重要的是汤要好。
在黑狼的帮助下,一家精品拉面店就成了。
店名正是以女主的名字命名。
食客、厨师,对待食物都有着发自内心的虔诚。
对待食物尚且如此,对待人生自然不会潦草。
仅有上面这个主线,似乎也并不比其他美食片高出多少。
《蒲公英》厉害之处在于,它还安插了不同的人对待食物的态度。
比如,一帮人去餐馆。
领导点了比目鱼粉饼、肉汤、啤酒。
众人佯装作势,支支吾吾一番,都点了这几样。
点菜,其实是在示好,阿谀奉承才能果腹。
讽刺,就是可以这么巧妙。
这中间,只有一个年轻人按自己喜好点餐。
被踢脚提醒。
比如,在另一处华丽的意大利餐厅里。
一个贵妇跟其他人讲述意大利面的标准吃法。
表情、动作极度拘束,扭捏作态。
尤其最后一句,“像禁忌一样”。
吃饭不是为了享受美味,而是为了作出一种“贵族”的姿态。
她话音未落,旁边一个外国男人吸溜面条,声音极大,又极为享受。
无论怎样,吃饭都是一样幸福的事啊。
忽视其本质,而屈从于教条,都是悲哀。
都说,食、色,性也。
《蒲公英》对此有最精彩的描绘。
喝饮料。
这饮料必须是从你的唇边流在我的嘴里。
吃蛋黄。
生蛋黄,在两个人的嘴里兜来转去。
你可以把它看成是吃戏,也可以看成床戏。
不得不说,这是派爷看过对于“食色性也”最好的视觉呈现。
看完这部电影,派爷对吃有了全新的认识。
吃,是享受;对食物,要敬畏。
为什么呢?
影片最后一个镜头说得清楚。
摄影机对准了一位正在认真哺乳的母亲,镜头缓缓推向她们。
时间将近3分钟,从全景到大特写。
我们的生命之所以能够延续,从最开始,靠的就是食物。
派爷如此喜爱《蒲公英》,就是因为,它就像一支生活的万花筒。
它透过吃,让我们看到了人生百态;
让我们对食物、对生活,都拥有焕然一心的感受,以及发自内心的憧憬和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