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也折腾过小半年私房蛋糕,跟老周夫妻聊的时候,简直像看见过去的自己。他们2015年就开始做,只卖6英寸以上的整款奶油蛋糕,还只接提前预定的单,这点我特别佩服——我当初就犯过贪多的错,又做杯子蛋糕又做曲奇,结果顾不过来,曲奇烤糊好几批,最后全扔了,现在想起来都心疼材料钱。
老周头天晚上烤蛋糕胚放凉,第二天用铁塔奶油裱花,说要对得起人家的期待。举个我当时的例子,前两年我在小区租了个车库当工作室,以为房租便宜能省成本,结果冬天烤箱天天开,电费一个月就花了八百多,当时光顾着高兴省了房租,压根没算这笔账,月底对账直接懵的一逼。后悔没多问一句小区的电费标准,后来才知道车库按商用电算,比家用贵一倍,那阵子白忙活不说,还倒贴了不少。
这些年原材料涨了好几轮,他们也就微调过价格,10年一款蛋糕才涨60来块。没有实体店,用自家闲置房当工作室,自己开车送货,爬楼梯、刷门禁都愿意。从没发过广告做过直播,客源全靠老客带新。不过说句可能挨骂的话,这种纯靠口碑的方式,只适合小区周边或者熟人生意,要是想做线上单,没点推广真不行——我当初就是因为没推广,除了朋友介绍的单子,基本没新客,撑了小半年就歇菜了。
忙的时候他们一天待工作室十几个小时,跨年都在那儿过,凑折叠床睡一晚。我也有过类似的经历,有次情人节接了十多个单子,从早上六点忙到半夜一点,送完最后一单在路边买了个凉包子啃,当时觉得特委屈,心想还不如上班轻松。
但老周说忙得不一样,没人催进度,没人PUA,加班是自愿的,忙的时候一天能有3000块营业额,揣兜里那一刻累就少了大半。这点我信,我当时忙完情人节那波,看着微信余额也偷偷乐过,就是第二天起来胳膊酸得抬不起来。
他们干活也自在,老周听广播,妻子放轻音乐,累了就刷会儿手机。想旅游就发公告停单,去云南玩了半个月。我当初也试过停单出去玩,结果回来发现几个老客被别家抢走了,当时没多想,现在回头看,其实可以更灵活点,比如找个靠谱的朋友临时帮忙盯一下,不至于丢客户。不过每个人情况不一样,他们老客粘性高,我那会儿客户刚积累没多少,肯定比不了。
2019年他们每月纯利润能有2万,没雇人。后来口罩期间订单有波动,但没断过。今年利润少了一半,反倒更轻松了,平时睡懒觉做早饭,忙三五个小时就回家,下午打游戏或健身,周末才忙。这种状态我还挺羡慕的,我当初就总想着多接单多赚钱,结果把自己搞得太累,最后反而不想做了。不过我也有点疑问,要是利润一直少下去,他们会不会也得想办法?这点我暂时还没想通,他们好像也不着急。
时不时有三两年前的老客来下单,还说手头紧先订小的,等好起来再订大的。老周说这是互相打气。我之前也有个老客,每次订蛋糕都多给十块钱,说我做的好吃,当时特感动,觉得没白忙活。不过现在想想,能留住这种老客,还是得靠材料实在,我当初用的奶油也不是差的,但可能裱花手艺没老周夫妻好,后来慢慢就没联系了。
老周47岁,妻子44岁,说庆幸当初辞职做蛋糕,这个年纪找工作不容易,要么嫌年纪大,要么工资不够养家。这点我太有感触了,我去年找工作,面试好几家都嫌我30多还没稳定,最后还是找了个普通文员的活。反观他们,靠这小生意不仅养活自己,还活出了想要的节奏,确实比上班舒服。
其实没人能说做生意一定比上班强。老周夫妻的安稳,是10年坚持换的:用好材料,不乱涨价,把老客当朋友。没有一夜暴富,也没流量加持,就是一步一步做扎实。我就是不喜欢上班那种被管着的感觉,所以当初才想做私房,可惜没坚持下来,也没他们那么有耐心。
老周说他们蛋糕没华丽装饰,靠实在和用心成了别人生活里的小惊喜。我当初做蛋糕总想着弄复杂的装饰,结果反而忽略了味道,有次顾客说“好看是好看,就是太甜了”,当时特尴尬。千万别犯我这个错,味道才是根本,装饰再花里胡哨也没用。
这种小生意未必适合所有人,但对适合的人来说,就是比上班更舒服的活法。不用看脸色,不用被规则束缚,哪怕累点,也知道是为自己忙。不过这都是我跟老周这种小打小闹的经验,要是想搞连锁,那套肯定不管用,我可没那本事。反正我现在是老老实实上班了,私房烘焙这坑,没点耐心真别跳,别人踩过没有我不知道,反正我是踩过,没错我就是那个急功近利的逗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