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最近挖到的“神仙甜品”,那必须是肉桂酥巧克力蛋糕!外面一层脆到掉渣的肉桂酥皮,里面裹着绵密湿润的巧克力蛋糕,一口下去,肉桂的暖香混着巧克力的微苦,甜而不腻,连不爱吃甜的人都能炫大半个。其实这道甜品不算“传统老味道”,更像是中西风味的小碰撞——肉桂是欧洲人冬天超爱的香料,常用来做苹果派、热红酒,自带一种让人放松的暖感;而巧克力蛋糕则是全世界甜品党的心头好,把这俩结合,既有香料的独特,又有蛋糕的扎实,难怪一火就停不下来。
先准备好材料,新手也别慌
做这蛋糕不用太复杂的工具,家里有烤箱、打蛋器就行,材料也都是超市能买到的,用量我都标得明明白白,照着买准没错:
- 巧克力蛋糕胚:低筋面粉80g(蛋糕松软的关键,别用高筋面粉,会发柴)、可可粉20g(建议用无糖的,不然会太甜)、鸡蛋2个(常温的最好,打发更轻松)、细砂糖50g(喜欢甜一点的可以加10g,不喜欢就减10g)、牛奶50ml(普通纯牛奶就行,不用特意买淡奶)、融化的黄油40g(黄油要提前软化,融化后放凉,不然会烫熟鸡蛋)、泡打粉2g(让蛋糕更蓬松,没有的话可以不加,但口感会紧实一点)。
- 肉桂酥皮:低筋面粉50g、黄油30g(必须是冷藏的,切小块用,这样酥皮才脆)、细砂糖20g、肉桂粉3g(别放太多,不然会发苦,新手可以先放2g试试)。
- 装饰(可选):融化的黑巧克力10g、少许杏仁片(撒在酥皮上,烤完更香)。
制作步骤:分两步做,超简单
第一步:烤巧克力蛋糕胚(约25分钟)
1. 先把烤箱预热到180℃,趁这功夫打鸡蛋——找个无油无水的大碗,磕入2个鸡蛋,加50g细砂糖,用打蛋器中速打3分钟,直到蛋液变得浓稠,提起打蛋器能挂住“小尾巴”(不用打到硬性发泡,不然蛋糕会太干)。
2. 把可可粉、低筋面粉、泡打粉混合均匀,过筛倒进蛋液里(一定要过筛!不然会有小疙瘩,影响口感),用硅胶刮刀从底部往上翻拌,像炒菜那样,别画圈搅拌,不然面粉会起筋,蛋糕就不软了。
3. 把融化放凉的黄油和牛奶倒进去,继续翻拌到没有干粉,面糊看起来细腻顺滑就可以了。
4. 找个6寸的圆形蛋糕模具(底部铺张油纸,方便脱模),把面糊倒进去,轻轻震两下模具,震出里面的小气泡,然后放进预热好的烤箱中层,烤25分钟。烤到15分钟的时候别开烤箱门,不然蛋糕会塌!时间到了用牙签扎一下,拔出来没有湿面糊,就说明烤好了,拿出来放凉备用。
第二步:做肉桂酥皮,组装烘烤(约15分钟)
1. 做酥皮不用打发,直接把冷藏的黄油块(30g)、50g低筋面粉、20g细砂糖、3g肉桂粉放进大碗里,用手把黄油捏碎,和粉类混合成颗粒状(就像搓沙子一样,别揉太久,黄油化了酥皮就不脆了)。
2. 把放凉的巧克力蛋糕胚从模具里取出来,放在铺了油纸的烤盘上,然后把肉桂酥皮颗粒均匀地撒在蛋糕表面,再撒点杏仁片点缀。
3. 烤箱温度降到170℃,把蛋糕放进去,烤15分钟,直到酥皮变成金黄色,能闻到浓郁的肉桂香就可以啦!烤好后别急着吃,放凉5分钟,让酥皮更脆,蛋糕更入味。
刚烤好的蛋糕别直接大口啃!先闻闻——肉桂的暖香会先飘出来,带着点甜意;然后用叉子叉一小块,先咬一口酥皮,感受“咔嚓”的脆响,接着是蛋糕的绵密,巧克力的微苦会中和酥皮的甜,口感特别有层次。
如果想更精致一点,可以搭配一杯热牛奶或者黑咖啡,热饮的温度能让肉桂的香味更突出,解腻又搭调。我试过放冰箱冷藏半小时再吃,蛋糕会更紧实,像吃巧克力慕斯,酥皮还是脆的,夏天吃超爽!
肉桂在欧洲,是“冬天的味道”,人们用它驱散寒冷;巧克力蛋糕则是“快乐催化剂”,不管是生日还是日常,吃一口就开心。把它们结合在一起,就像在普通的日子里加了点小惊喜——不用去高级甜品店,自己在家花1小时,就能做出既有仪式感又好吃的蛋糕,这大概就是美食最治愈的地方吧!下次朋友来家里做客,试试做这个,保证被夸“厨艺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