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完这两条线路,你就读懂了半个青岛!
创始人
2025-10-11 09:02:13

▲图片来源:@上街里文人故居

🙌👀🙌

来市南旅游

不只是简单地看风景、品美食

还有一种最特别的体验

就是“下馆子”

市南汇聚了风格各异的

文人故居与博物馆

跟着这两条文化线路走过

也就相当于读懂了半个青岛

01

◤文博名人故居线◥

来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康有为故居纪念馆—赵太侔故居—老舍故居—华岗故居—王统照故居—闻一多故居

“红瓦绿树碧海蓝天”,这是康有为笔下的青岛,也是如今无数游客眼中的青岛。康有为故居陈列着他晚年的书法精品及其海外岁月的文物,记录了时代的变化。

20世纪30年代,因缘国立山东大学在青岛落成,闻一多、老舍、沈从文等一众学者大家云集青岛,化作岛城文化史上的璀璨星光。龙江路7号,是国立山大校长、戏剧家赵太侔的故居,馆内以国立青岛大学和国立山东大学建校史作基本陈列,反映了大学与城市的文化史。

在闹中取静的小巷黄县路,坐落着老舍故居,老舍先生于此完成了长篇巨著《骆驼祥子》,馆内从生活起居到著作展览,文房四宝林林总总,让我们真正走近这位人民艺术家。

来到华岗故居,“知识无涯天地宽,虚行即骑莫迟惶”,华岗在青岛任山大校长期间,奠定“文史见长”特色,创刊《文史哲》,创造了山大发展的黄金时期。

“从北平来,从上海来,从中国任何的一个都市中到青岛来,你会觉得有另一种的滋味”,这是王统照笔下的青岛,他创立了青岛最早的现代文学期刊《青潮》。故居现为王统照文学馆,在这里可一览青岛现代文学的发展历程。

闻一多故居以“赓续红色血脉 矢志谋海济国”为主题,涉列主要展览内容为“此间学人”“旧居今昔”“兴学育才 应国之需”“群贤毕至 晖光日新”“红色血脉 薪火相传”“勇立潮头 谋海济国”和闻一多专题展,让更多游客认识了解青岛和海大百年历史,激励中华儿女赓续文化血脉,凝聚磅礴力量的效果。

还有被誉为“中国克隆之父”的童第周、“中国雷达之父”的束星北等名人都曾寓居市南。走进校长和教授们的书房,仿佛和历史擦肩,他们如时代明灯,依然闪耀。

山海之间,这些文化灵魂的栖居,隐含着近现代人文科学的诸多密码,也使得青岛城市的文脉显得生动、深邃、久远。

02

◤文博海洋线◥

解锁城市的蓝色基因

青岛市民俗博物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博物馆——青岛海产博物馆——奥帆博物馆

市南依海而生,因海而兴,是海洋文化的发展高地。

青岛天后宫,五百年来守护着城市因海而生的蓝色牧歌,民俗文化、海洋文化、妈祖文化在青岛市民俗博物馆这座“民俗殿堂”里传承和发扬。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博物馆是全国唯一的海军军事主题博物馆,驱逐舰“鞍山”号等1万余件藏品,从室内到海上,全景式展示了中国海军挺进深蓝的光辉历程。

汇泉湾畔,被蔡元培先生称为“吾国第一”的水族馆,即青岛海产博物馆,作为全国唯一的以展示海洋生物为主题的综合性自然科学博物馆,在海洋科学研究领域收获颇丰的同时,也致力于向游人展示海洋生物的无限魅力。

浮山湾畔,百舸争流,记录了奥运扬帆的光荣使命。奥帆博物馆以展示奥帆文化为主线,面向全年龄学生开展帆船赛事和帆船专业知识研学。

海洋是生命之源,从市南开始,我们关心海洋、探索海洋、筑梦海洋。

👀

逛馆不仅是一次知识的积累

更是一场心灵的旅行

这个国庆中秋假期

不妨来一次文博奇妙游

沉浸在历史与文化的海洋中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别再乱买补肾品了!这颗十几块的... 秋冬季气温转凉,人体阳气收敛、阴气渐盛,此时正是调理肾脏的好时机。提到补肾食材,很多人会想到人参、鹿...
原创 冬... 冬日的甜蜜,就藏在一节节的甘蔗里。它们立在寒风中,却把最暖的甘甜,悄悄储存在每一节茎秆中。 老话常说...
这菜瘦子少吃,真的太刮油了!一... ⚬ 冬季餐桌的应季鲜味绝对少不了韭黄。 它是韭菜宿根在完全避光的环境中栽培出的黄化幼苗,简言之,是韭...
馄饨这么做,酥脆皮不破,连吃三... 美食君小时候特别喜欢吃馄饨,还依稀记得上小学时,学校门口有一家特别好吃的馄饨店,一碗1块钱,好吃到每...
叉烧有官方英文名了,还带粤语发... 在广式的餐厅里, 鲜虾云吞面鲜爽、菠萝油甜咸交织、 干炒牛河镬气十足。 最受食客追捧的当属 叉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