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盈山水绘新卷 潮涌潭头启新程(二)
创始人
2025-10-10 12:11:35
0

文旅融合:激发乡村新质活力

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的灵魂所在。潭头镇凭借深厚的人文底蕴、丰富的自然景观和独特民俗风情,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注重挖掘和传承本地文化资源,以文旅融合为突破口,培育乡村文化新质,让这片土地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后洋三英展陈馆

福安革命委员会旧址

潭头镇的底色,是革命老区“红”。闽东苏区创建90周年纪念活动的圣火在此传递;第三届红色太逢“村BA”篮球赛的喝彩声,展现了“文体旅”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后洋村的“三英展陈馆”、太逢村的“福安革命委员会旧址”与南岩村的红色教育基地相互呼应;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以革命历史为题材的影视作品《铁血岁月》选择在棠溪村实地取景,生动再现了那段可歌可泣的峥嵘岁月。

《南岩往事》南岩电影影视基地

潭头镇的风景,是自然生态“绿”。向南,积极融入福安“滨海山水园林城市”的建设格局;向北,主动对接世界地质公园——白云山景区,引资开发建设“生态旅游综合体”。通过推出以生态风光、人文古迹、农业风情为主打的旅游线路,潭头镇成功打造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旅游品牌。开发了涵盖农家游、生态游、产业景观游的多元项目,有效推动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让更多的人领略到这里的自然之美与文化之韵。

每年早春,李花盛开时,整个棠溪村都沉浸在一片洁白的花海中……潭头镇依托一年一度的李花文化周旅游宣传活动,塑造了“闽东李都、棠溪古镇”特色文化旅游品牌,已成为当地的一张靓丽名片。棠溪村实施“文化+旅游+产业”战略,持续打造李园花海景观与民俗表演结合的多元旅游项目。游客们徜徉于如雪似雾的李花之间,打卡留念,体验民俗,借助新媒体迅速传播美图美景,极大提升了潭头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行走在潭头,犹如穿梭于国家级传统村落的时光长廊。

棠溪村特色油茶

棠溪村深挖千年古村底蕴,围绕“一溪、九榕九巷九井”及古码头、廊桥、民居等节点,以创新传承、文旅赋能为指导开展乡村振兴项目建设。古法茶油工坊中,沉甸甸的油锤挥就匠心印记;在历史文化古街的青石板上,感受“百年回眸”的时光镌刻;根雕艺术馆及32万字村志《棠溪记忆》赓续了乡土文脉。

南岩古厝

素有“闽东明清建筑博物馆”之美誉的南岩村,将百年古厝活化利用为“南岩讲堂”,让孩子们在农耕实践中触摸泥土的温润。南岩村以“研学+文创,带动乡村旅游”为主线,结合新村民入驻计划,吸引来自台湾、福州、杭州等地文化创客留驻南岩,以创意盘活闲置农居,培育发展文创民宿、休闲书院、音乐餐吧、慢步咖啡屋、亲子夏令营等文旅新业态,极大丰富了旅游体验,有效吸引本地及周边县市(区)游客,拓宽了村民增收渠道。

南岩村研学活动

在研学游方面,南岩村依托院校合作,成为多所高校的研学基地,每年开展研学活动超50场次,既传播了乡村文化,又为村民创造了就业机会,形成“文化搭台、产业唱戏”的良性循环。在文化品牌打造方面,南岩村系统梳理历史人文和建筑特色脉络,将其融入农产品包装和文创产品开发,初步形成具有辨识度的乡村文化符号。南岩众厅小剧场常态化开展本土文化演出,成为村民和游客体验乡村文化的重要窗口。

若想读懂潭头镇的烟火气,不妨走进下洋村的“开镰丰收”活动。该村引进“稻鱼共生”项目,改造提升人居环境,吸引游客前来体验,推动乡村农旅融合发展。在下洋村的稻田里,游客与农人一同割稻打谷,摸鱼嬉戏,现蒸的“开镰米”香气氤氲,农家宴上的菜肴皆是土地最慷慨的馈赠。渔溪洋村则建设了农耕文化走廊、文化综合楼、村史馆等文化设施,将乡土文化综合楼和畲族纪念馆连成一体,弘扬传承农耕文化、乡土文化及畲族文化精神,振兴村庄特色文化。

潭头镇通过文旅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持久的文化动能。这些文化建设项目既活化传承了传统农耕文明与畲族特色文化,又系统构建起具有乡土气息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村民在参与文化活动的过程中,精神生活品质得到显著提升,乡村文化生态呈现崭新面貌。这种以文化赋能为核心的发展模式,正在通过文旅产业的协同效应,持续强化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使文化软实力转化为区域发展的强劲支撑。

治理有效:构建共建共治格局

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潭头镇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持续提升乡村治理水平。通过整合资源、凝聚合力,强化镇村两级联动,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瞄准目标、精准发力,针对人居环境、平安建设等关键领域制定专项方案;长效管理、固效增力,确保治理成果可持续。这一系列举措构建起了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

人居环境整治

潭头镇科学统筹使用财政专项资金,秉持“最小投入、最大成效”原则,着力改善村民人居环境。成立了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专班,“一村一策”量身定制整治方案。积极发动乡贤、在外商户等社会力量参与支持家乡建设,有效激活了内生动力、汇聚治理合力。同时,持续开展“一把扫帚扫出美丽村庄”行动和“村庄清洁日”活动,对辖区内主干道、村庄周边等进行全面清理整治。

南岩驿站

经过五年持续努力,潭头镇累计完成平改坡1046栋、瓦屋面1181栋、立面整治30.49万平方米,拆除两违120余起、取缔生猪非法养殖50余处,拆除违建16000多平方米,新增公厕42座,创建美丽庭院98个、建设微景观58处、美丽小公园6处、美丽休闲乡村2个、美丽田园1处。

棠溪风景

在生态治理方面,潭头镇深入推进“护源行动”,实施河道水沟及塘堰清淤工程,深化“垃圾革命”和“垃圾日清”行动,实现改水改厕全覆盖,无害化户厕普及率达到100%。为巩固治理成效,建立“整治—考核—巩固”闭环管理机制,将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纳入各村年度绩效量化考核,通过定期督查、随机抽查、阶段考核等措施,确保整治工作落地成效。

为持续激活基层治理动力,潭头镇组织开展全镇农村人居环境观摩评比,坚持问题整改“回头看”,发挥村级“红黑榜”和小微权力监督平台曝光作用,在年终总评中奖优罚劣,实现集中整治与长效管理相结合,治标与治本同步推进,不断激发环境卫生治理的内生动力。2024年共组织10场卫生观摩评比,评选先进村12个,曝光后进村3个。这种"红黑榜"曝光机制与奖优罚劣制度相结合的模式,成功构建起“镇级指挥+片区协调+村级落实+乡贤助力+志愿者义务服务+群众全员参与”的长效治理体系,推动各村形成“对标看齐”与“比学赶超”的良性竞争氛围。

潭头镇开展平安建设暨反诈禁毒集中宣传活动

在深化平安乡村建设方面,潭头镇于今年5月26日创新开展“平安‘乡’约·美丽潭头”主题活动,将垃圾分类宣传与平安乡村建设深度融合,助力治安防控体系完善,构建“环保+安全”共治格局。同步推进反诈禁毒、法治宣传、安全教育和防溺水演练等专项活动,有效消除安全隐患,增强群众安全意识,筑牢人民财产和生命安全防线。

通过一系列创新联动举措,潭头镇积极引导群众共建宜居宜业、和谐稳定的美丽家园,实现绿色生活与平安建设同频共振,为辖区营造出更加安全、稳定、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

强芯聚力:共享乡村振兴成果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下,潭头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村民收入持续提高,生活条件不断改善,获得感与幸福感明显增强。这一系列成就的背后,是一整套扎实有序、创新务实的举措在提供支撑。

潭头镇以南岩村为试点,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三变”改革,释放资产资源活力,有效壮大集体经济、带动群众增收。以争当“发展主力军、创业排头兵、群众勤务员”主题活动为契机,加强新型农民和返乡人员的职业培训,培育出一批致富带头人与高技能人才。棠溪村创新引入乡村职业经理人,积极探索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新路径,充分激发资源潜力,拓展市场化高效运营模式。这些人才不仅为乡镇注入新动能,也为群众创造了更丰富的就业与创业机会。

泛舟棠溪

在人才赋能的同时,潭头镇在资金整合方面实现重要突破。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引导作用,精准投入水电路改造、农房提升、人居环境整治和厕所革命等基础工程。积极与多家金融机构合作,开展金融振兴乡村试点,引导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向农文旅产业。棠溪村成功引资开发武陵溪旅游设施与餐饮服务,南岩村通过闽台合作推动乡建乡创,发展民宿及研学综合楼建设,成效显著。

资金保障夯实后,潭头镇进一步创新管理机制,充分发挥乡村振兴指导员和驻村第一书记的资源对接与智力支持作用,多渠道整合资源助推乡村发展。推行“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入股分红模式,有效调动群众参与产业振兴的积极性,为东坑村、半坑村等原有产业薄弱村带来新的发展活力。

项目驱动同样成果显著。潭头镇积极把握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政策,多渠道争取财政专项、整合涉农资金、吸纳社会资本,五年累计投入资金2217万元,实施振兴项目61个,大幅提升基础设施与生产生活环境,为群众营造更加便捷舒适的生活条件。

为巩固发展成效,潭头镇持续强化管理机制。全面推进村集体“非现金结算”工作,规范集体收支业务,有效解决坐收坐支和备用金管理不规范等问题,提升资金使用安全性与透明度,夯实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基础。

同时,潭头镇高度重视干部能力建设,通过举办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业务培训班,着力提升基层干部管理水平。培训采取“政策解读+案例剖析+实务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增强干部对“资金、资产、资源”的监管能力,切实防治资源浪费、资产模糊、资金滥用等问题,维护农民切身利益,促进乡村经济健康运行。下一步,潭头镇将持续完善长效监管机制,以“三资”管理规范化助力村集体经济行稳致远。

结语:奔赴绿色未来的精彩答卷

今日的潭头镇,阡陌纵横、产业兴旺,绿水青山、景美人和,文化生根、乡风淳厚,治理有序、民生富足。这些成绩的取得,源于潭头镇党委政府的坚强引领,也凝聚着全镇人民同心协力的辛勤付出。

潭头镇青山绿水的宜居环境

展望前路,潭头镇将始终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全面深化乡村振兴战略。以更为坚定的信念、更加扎实的作风、更具创新的智慧,奋力绘就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的壮美画卷,共同书写属于潭头镇的崭新篇章。

来源:《海峡乡村》2025年8月刊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双节“异地小城游”热度高 “分... 本文转自:人民网人民网北京10月10日电 (记者夏晓伦)“提前6天拼假出发,不仅机票比假期高峰便宜近...
《国家名厨》人物:陈亮 甘肃省... 陈亮,男,汉族,甘肃陇南人,大专学历,甘肃省陇菜文化名师,现任甘肃陇南市成县如见文化酒店行政主厨。 ...
青岛世博园啤酒嘉年华推出多种精... 文章正文 在青岛这座充满啤酒文化底蕴的城市,一场关于味蕾的盛宴正悄然拉开帷幕——青岛世博园啤酒嘉年...
这届零食,越贵越高端? 作者|娅沁 声明|题图来源于网络。惊蛰研究所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留言申请开白。 如今在商场里面,“最...
脆藕遇上嫩丸!广东莲藕肉丸汤:... 制作莲藕肉丸汤需要准备一小节新鲜脆嫩的莲藕,大约二百克左右;再备上三百克左右的猪前腿肉,肥瘦相间口感...
原创 累... 忙碌一天后,是不是总想来点温热滋养的食物?外面餐馆的汤要么太油腻,要么味道单薄,很难喝到满意的。其实...
原创 钾... 最近老妈总说腿脚没劲,上楼直喘气? 你可能没想到,问题可能出在缺钾上! 告诉你个补钾高手,不是香蕉,...
趵突泉锦鲤胖成“猪鲤”,景区:... 近日,山东济南趵突泉的锦鲤因肥成“球”而出圈,被网友亲切地称为“猪鲤”,引发关注。 趵突泉的锦鲤。...
创历史新高! (来源:中国旅游报) 转自:中国旅游报 记者8日从交通运输部获悉,10月1日至8日(中秋国庆假期),...
原创 大... 不得不承认,如今在华的印度人身影确实多了起来。细心观察你会发现,他们频繁出没的地点,并非传统旅游胜地...
万象 古镇景区环境监测系统:文... WX-FZ4万象 古镇景区环境监测系统:文旅融合的“数据桥梁” 古镇景区环境监测系统通过数据可视化与...
Marjan宣布打造全新海滨综... 哈伊马角永久产权地产开发巨头Marjan宣布推出全新海滨综合度假胜地——Marjan Beach。该...
红色游、漫展游火爆国庆中秋长假... 封面新闻记者 付文超 今年国庆中秋叠加,在超长假期带动下,“拼假错峰”出行成为不少人的选择。10月1...
米其林指南授予日赛谷丽思卡尔顿... 万豪国际集团奢华品牌八家酒店荣获大中华区共十二枚米其林星钥殊荣 万豪国际集团奢华品牌欣然宣布,日赛谷...
秦风唐韵引领“双节”文旅热潮 ... 深厚的文化底蕴、创新的文旅产品、多元的文旅活动……2025年国庆中秋“双节”落下帷幕,陕西文旅市场交...
云南小众“国门游”成假日旅游新... 中新社昆明10月10日电 (罗婕 陈静)国庆、中秋双节假期余热犹存,在中国西南边陲,云南各边境州市游...
原创 国... 以此刻为转折点来审视北京国安的命运,拉米罗作为代理主教练接过战旗的画面,似乎比任何战术调整都更具有现...
双节映浦江 雪域文脉与申城烟火... 中新网上海新闻10月10日电(郑莹莹)由上海第十一批援藏干部人才联络组、徐汇区文化和旅游局指导,萨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