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古城双节假期接待78.39万人次
金光闪闪的铁花夜空绽放,独具特色的非遗表演人气爆棚,香气四溢的地方小吃前人们排起长龙……忻州古城在国庆中秋假期焕发出蓬勃的文旅活力。据统计,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忻州古城客流量突破78.39万人次,同比增长13.69%;旅游收入达到2723.51万元,同比增长27.34%,创下历史新高。这一系列数据充分展现了我市文旅融合的高质量发展势头,让广大游客在欢度佳节的同时,也能畅享美好假期。
在双节期间,忻州古城精心策划了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非遗活动,为游客营造了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游客们热情高涨,纷纷踏足古城街巷,欣赏自然美景,观看精彩表演,深切体验忻州古城独特的地域风情。“我们特地从内蒙古赶来,忻州古城的风景真是令人叹为观止。美食一条街上的小吃种类繁多、价格亲民,古色古香景观都别具一格,此生难忘。”来自内蒙古的游客刘小华兴奋地说。
为应对客流高峰,市委、市政府周密部署,节前便成立应急服务指挥部,统筹公安、消防、城管、医疗及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合值守,日均投入保障力量1310人。景区提前制定《节假日人流高峰服务保障工作方案》及《应急处置预案》,并通过官方平台发布停车指南、演出时间及限流提示,有效引导游客错峰出行。“我们实时监测各街巷人流量,接近预警值立即启动分流机制,同时延长营业时间,加强产品质量监管,确保游客玩得安心、吃得放心。”景区负责人介绍说。(张志远)
原平天涯山景区双节假期接待3.37万人次
国庆中秋假期,原平天涯山景区推出一系列文旅新项目,吸引大量游客前来体验。据统计,假日期间该景区累计接待游客3.37万人次,同比增长165%,旅游市场呈现火爆态势。
景区西北角的《杨家将》马战实景剧成为最大亮点。演出以忠孝文化为主题,演员们身着铠甲策马激战,真实还原古代沙场氛围,赢得观众阵阵掌声。该表演不仅强化了景区文化内涵,也成为传播忠孝文化的重要载体。
除了实景演出,新开放的小吃一条街也聚拢了大量人气。原平锅盔、抿尖等地方美食受到游客青睐,村民摊主忙碌的身影也成为乡村振兴与文旅融合的生动写照。傍晚时分,莲花山下的打铁花表演引人注目,铁花与明月相映成趣,成为节日期间最受欢迎的夜景项目。
同时,景区还推出非遗文创展示和“骑遇天涯山”骑行活动,吸引不同兴趣群体的参与。刺绣、木雕等工艺品备受游客关注,骑行爱好者则在秋色中穿梭,用镜头记录天涯山之美。
天涯山景区通过文化挖掘、业态创新和服务提升,增强了游客体验感和满意度。此外,景区还推出免费停车、便民开水箱等服务,并贯通前进东街至景区道路,全面优化游览环境。
双节期间,原平市文旅系统扎实推进安全管理和服务保障工作,全市无旅游安全事件发生,市场秩序总体平稳有序。天涯山景区正计划进一步对水电等基础设施进行升级改造,持续提升景区品质和接待能力。
文旅融合不仅带火了景区,也为原平推动文化强市和乡村振兴拓展了新途径。(刘鑫林)
芦芽山景区双节假期接待12.8万人次
双节假期,宁武芦芽山旅游度假区累计接待游客12.83万人次。
景区围绕国庆、中秋两大主题,打造了一系列沉浸式活动,让游客在赏景之余,深度感受节日氛围和地方文化魅力。
国庆主题活动引人入胜。“我和国旗同框”打卡活动中,游客们摆出创意姿势,定格在特别的日子里与国旗同框的美好瞬间;“重走长征路”活动中,游客们沿着模拟的长征路线前行,深化对长征精神的理解;DIY漆扇活动中,游客们绘制壮丽风光,勾勒明月玉兔,写下国庆祝福。
中秋主题活动趣味十足。中秋灯谜会上,游客们在解谜过程中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知识及景区相关常识;DIY扭扭棒莲花灯制作活动中,游客们用扭扭棒、LED灯串、装饰配件等材料制作独一无二的莲花灯;中秋祈福许愿活动中,游客们挑选祈福牌、许愿带,写下对家人健康、朋友顺遂、自己未来的期许。
悬空村景点凭借独特的“空中晒秋”景观,成为游客的热门选择。这座拥有300年历史的“天上人家”,直接把秋天的粮仓搬上了绝壁,玉米、辣椒、南瓜、大蒜……随手一拍都是丰收大片,让“空中晒秋”成为国庆期间的特色记忆点。
国庆期间宁武悬空村游人如织。赵璇摄
为应对客流高峰,景区联合公安、交警、消防、市场、应急等部门推出“保姆式服务”,排查场所安全、巡查重点部位,确保旅游热度与服务温度并存。中秋节当日,景区推出“送月饼传祝福”暖心活动,在万年冰洞、悬空村、情人谷等景点的核心区域,为过往游客免费发放五仁混糖月饼,同时送上“中秋安康、旅途愉快”的节日祝福,让游客们在旅途中感受到浓厚的节日氛围和贴心关怀。(吴光宇 刘强)
本期编辑:王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