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货架上,盒装月饼堆成小山,价签从“买一送一”换成“直降三分之二”,依然无人问津。 中秋过后,滞销的月饼像过季商品一样被退回工厂或碾碎加工成饲料。
数据显示,2023年中秋月饼销售额下降10.49%,2024年跌幅扩大至45.17%,礼盒销量近乎腰斩。 2025年,下滑趋势仍未扭转。 曾经象征团圆的中秋“顶流”,如今成了年轻人的“甜蜜负担”。
一块传统莲蓉月饼的含糖量相当于4.5碗米饭,热量超400卡路里,接近成年人日均需求的三分之一。 某测评博主切开一款五仁月饼,肉眼可见的油脂浸透饼皮,网友调侃“吃一口跑五公里才能消耗”。
2024年,低糖月饼销量逆势增长135%,无糖产品搜索量翻倍,但传统厂商反应迟缓。 某老字号推出的“健康月饼”仅将蔗糖替换为代糖,口感干硬,被消费者吐槽“像在啃压缩饼干”。
月饼的豪华包装成本一度占售价的60%以上。 一款标价588元的礼盒,木质雕花外壳镶仿金扣,内衬绸缎,月饼仅占角落四格,其余空间填充茶具和红酒。
监管部门抽查发现,某品牌月饼原料成本每个不足3元,礼盒售价却达198元。 2025年新规要求包装不得超过三层,但仍有商家钻空子,将月饼与保健品捆绑销售,变相提价。 网友讽刺:“买椟还珠现代版。 ”
传统口味创新乏力。 某超市调研显示,货架上七成月饼仍是五仁、豆沙、莲蓉“老三样”,年轻顾客停留率不足10%。
厂商尝试过麻辣小龙虾、韭菜鸡蛋等猎奇口味,但因违和感强烈沦为短期噱头。 相反,区域性现烤月饼如上海鲜肉月饼、云南云腿月饼凭借咸鲜口感走红,日销量破万枚,但受限于保质期难以全国铺货。
反腐政策与经济下行双重压力下,月饼礼品属性锐减。 某国企行政透露,2023年公司采购中秋礼盒预算砍半,2024年直接取消。
浙江一月饼代工厂订单量从2022年的50万盒跌至2025年的8万盒,生产线被迫转型生产糕点。
00后对月饼的情感联结显著弱化。 某高校调查显示,仅23%的受访学生认可“无月饼不中秋”,超半数人选择旅行或朋友聚会替代家庭团圆。
社交平台上,“月饼表情包”使用量是实物消费量的3倍,年轻人更倾向用数字化方式表达节日祝福。 一名95后白领坦言:“月饼甜腻,不如送咖啡券实在。 ”
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于2025年6月发布《关于遏制“天价”月饼的公告》,明确500元以上盒装月饼重点监管,禁止混合销售贵金属、酒类等附加品。
节前专项检查中,多家酒店因将月饼与红酒捆绑标价千元被查处。 某电商平台下架违规商品2.3万件,主流礼盒价格回落至70-220元区间。
水果礼盒、预制菜、甜品套餐正在分割中秋消费市场。 2025年中秋前夕,某生鲜平台的水果礼盒销量同比涨40%,而月饼礼盒下降33%。
上海一家烘焙店推出“月光宝盒”,用桂花糕、栗子酥替代月饼,一周售罄三次。 消费者王女士表示:“全家分一个月饼尝个意思就行,其他钱买更实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