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记者 徐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千年前苏轼笔下的西湖意境,至今仍是杭州最鲜活的日常写照。
图为“人权行动看中国·2025”浙江行媒体记者与专家学者参观杭州西湖博物馆。央视供图
九月底,“人权行动看中国·2025”浙江行活动走进杭州,来自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老挝、越南、缅甸等国家的智库学者与媒体记者,与中国媒体记者及专家学者一道,围绕“数智服务、改善民生”主题深入参访,沉浸式感知浙江发展脉动,见证中国以数智科技赋能人权事业的生动实践。
图为西湖美景。中国网徐林 摄
作为杭州的城市名片与世界文化遗产,西湖“三面云山一面城”的千年格局从未褪色。如今,这片人与自然共生的杰作,更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鲜活样本——杭州通过智能化手段对西湖水域开展全方位监管,实现生态保护、游客服务、应急管理的协同升级,稳步推进“世界级智慧人文湖泊”建设。
图为央视亚洲非洲地区语言节目中心马来语部外籍记者伊萨•祖比尔(Isa Zubair)接受采访。中国网徐林 摄
参访中,西湖的自然之美、人文之韵与治理之智,让外籍嘉宾频频驻足赞叹。“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不来西湖,不算到过杭州。”央视亚洲非洲地区语言节目中心马来语部外籍记者伊萨•祖比尔(Isa Zubair)直言,这是他第二次来杭,却是首次泛舟西湖,“比起景致,我更沉醉于背后的故事——苏东坡的治理智慧、白蛇传的浪漫传说,让这座城市满是文化底蕴。”而最令他触动的,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杭州的落地生根,“我们需要水,需要清新的空气,需要美好的环境。发展再快也要平衡好生态与生活,这才是真正的宜居。若用一句话形容杭州,这是一座‘浸润历史的绿色现代化之城’。”
图为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战略与国际研究系主任罗伊•安东尼•罗杰斯(Roy Anthony Rogers)参观杭州西湖博物馆。央视供图
“我对中国历史的兴趣,始于祖母口中的岳飞故事。”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战略与国际研究系主任罗伊•安东尼•罗杰斯(Roy Anthony Rogers)笑着回忆。他的祖母是华人,常向他讲述岳飞“精忠报国”的忠义传奇,正是这段跨越时空的英雄叙事,为他打开了了解中国历史的第一扇门。此次来杭州参访,他特意前往岳王庙祭拜,还精心挑选了一柄印着“精忠报国”字样的扇子,将这份对英雄故事的共鸣化作实物纪念。
而在接触中国文化的过程中,罗杰斯对中医也有了深入的了解。在他看来,中医是历经千年岁月沉淀的智慧结晶,“天然”与“治本”是其鲜明特质,这与西药依赖化学合成、侧重缓解表面症状的逻辑有着清晰区别,这种对传统医学的认可,也成为他感知中国文化的另一重要维度。
谈及文化保护,罗杰斯给出高度评价:“中国在文化传承和自然保护上的努力有目共睹。现代化和数字化不是‘单选题’,推进发展的同时守住文化根脉,保护我们的自然文化遗产,同时为人们创造就业机会,这才是值得借鉴的实践。”
图为杭州西湖博物馆数字展览。中国网徐林 摄
图为参访者在杭州西湖博物馆中拍摄。中国网徐林 摄
图为杭州西湖博物馆展览。中国网徐林 摄
图为杭州西湖博物馆数字展览。中国网徐林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