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前一月,潘小平家的月饼作坊便迎来一年中最忙时。这家位于马鞍山雨山区佳山乡超山村的作坊,凭手工制作与“老底子”味,成了当地人独特的中秋记忆。作坊最早在马塘村、后迁至超山村,当地人仍称其月饼为“马塘月饼”。
刚出炉的“马塘月饼”。
小院里满是浓郁香气,制作现场,师傅们按精准比例混合面粉与菜籽油,搅拌调配油酥——这是月饼外皮酥脆的关键。“马塘月饼”仅有黑芝麻五仁、白芝麻五仁两种口味,馅料备好后,6位师傅围坐长桌,擀皮、捏馅、称重、封口、成型、扎孔,分工明确、动作娴熟,全凭多年手艺。
刚出炉的“马塘月饼”。
烤制同样讲究:成型月饼轻放入炉,老师傅依当日气温严控火候与时间。高温下,月饼渐呈金黄、香气浓烈,出炉后色泽诱人。刚烤好的须自然晾凉,轻咬一口,外皮酥脆掉渣,内馅软糯香甜,芝麻清香满溢舌尖。
软糯、香甜、酥脆的“马塘月饼”。。
潘小平十六七岁学做糕点,一做就是30多年,原料均精挑细选。“每年只做农历七月十四到八月十四,能卖两三万斤。”他说,中秋临近,买月饼的村民与经销商络绎不绝。(雨宣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