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庆八天长假,全国累计出行人次飙破 23 亿,高速上的车灯长龙能连成长河,长城上的游客密度堪比春运。
而在这股大迁徙浪潮中,日本再一次成为中国游客心目中最受欢迎的海外旅行目的地,尤其是举办万博的关西地区,从大阪街头到奈良公园,满眼都是举着相机的中国面孔。可谁也没想到,本该顺畅的入境流程,却被一波 "吃货游客" 搅得哭笑不得。
最先火起来的是武汉大哥的 "牛肉零食事件"。检疫犬在他行李旁一屁股坐下时,大哥还满不在乎:"查吧,都是路上吃的零食。" 直到检疫官拎出那袋真空包装的牛肉,他才急了:"出国旅行谁不带点吃的?这也要没收?" 工作人员反复解释禁止肉类入境的规定,大哥梗着脖子反问:"扔了?这么好的牛肉扔了不可惜?" 最后磨了十分钟,才恋恋不舍地把牛肉交出去,走的时候还回头瞅了好几眼。
更戏剧的是上海夫妻的 "苹果风波"。这对夫妇提前俩月预约了万博门票,特意带了家乡苹果想路上解馋。检疫官指出水果不能入境时,丈夫立刻举起苹果:"我现在就吃了总行吧?" 说着就要拧开包装袋,吓得检疫官赶紧摆手喊 "No!Eat!"。围观游客忍不住笑出声,夫妻俩才红着脸把苹果递给工作人员,嘟囔着 "早说不能带啊,白瞎了好果子"。
不光中国人犯迷糊,外国游客的操作更让人咋舌。印尼大姐过安检时总捂着外套,检疫官一摸就摸到了硬邦邦的东西,掀开衣服一看,一整排牛肉香肠用塑料袋裹得严严实实。"我不吃猪肉,日本买不到牛肉肠才带的。" 大姐一边道歉一边撇嘴,那不服气的样子逗得检疫员直摇头。
最夸张的是韩国游客,拖着个大行李箱过检,一打开竟是 20 斤大米,检疫官都看呆了:"您这是打算在日本开粮店?"
这些看似荒唐的场面,全靠一群 "萌犬侦探" 揪出来。关西机场的检疫犬都是专业选手,金毛、拉布拉多为主力,鼻子灵得能嗅出真空包装里的肉味。只要闻到可疑气味,它们就会乖乖坐在行李旁示意,从不乱叫扰民。有游客拍过一段视频:一只叫 "小柴" 的检疫犬顺着行李架走了一圈,在一个双肩包前停下,工作人员一查就找出了藏在饼干盒里的牛肉干,网友调侃 "这狗比 X 光机还准"。
可能有人觉得日本太较真,带点吃的至于吗?还真至于。
日本是岛国,农业和畜牧业特别怕外来疫病,2018 年非洲猪瘟席卷全球时,日本花了上百亿日元防控,就怕病毒跟着肉制品入境。要知道,一根带病毒的香肠、一颗藏虫卵的水果,都可能让当地养殖业遭灭顶之灾。就像检疫官说的:"我们查的不是零食,是国门防线"。
这事传到网上,日本网友炸了锅。有人在论坛发帖:"受不了本国食物就别出国,日本不缺游客",还有人建议 "按违禁品重量罚款,罚到他们记一辈子"。更激进的直接说 "素质低的干脆拒签",不过也有理性声音:"既然靠旅游赚钱,就得好好宣传规则,光骂没用"。
其实不止国庆,日本机场天天都在上演 "违禁品大戏"。福建大妈给儿子带的生姜芸豆被没收,哭着说 "这都是儿子爱吃的";中国大爷揣着油饼过检,非要塞给检疫官尝尝,还差点把树枝盆景带进去;斯里兰卡家庭更绝,扛了 36 斤蔬菜水果,从大蒜到山竹样样有,最后全被没收,大妈求情说 "女儿病了要吃家乡米" 也没用。
最让中国人心疼的是 "月饼惨案"。去年中秋,有游客带了一箱子月饼看亲戚,结果因为馅料含肉被拦下。"月饼是团圆的意思,哪想到带肉就不让进?" 游客的吐槽戳中不少人,可日本规定摆在那,含肉、蛋黄的月饼都在禁带名单里,就算是手工现做的也不行。
说真的,这些游客未必是故意违规,大多是没提前做功课。就像那位带大米的韩国游客,后来才知道日本超市大米也就300日元一斤;印尼大姐要是早了解,完全能在日本找到清真牛肉肠。现在日本观光厅专门出了中文指南,列举了 200 多种禁带物品,从肉类到种子样样齐全,甚至还有中文语音提醒,可还是有人抱着侥幸心理。
给打算去日本的朋友提个醒:肉类、水果、大米、鸡蛋绝对不能带,哪怕是飞机上没吃完的三明治也得在落地前解决。实在想吃家乡味,日本的中华街、中国超市啥都有,武汉热干面、四川火锅底料应有尽有,价格虽然贵点,但总比东西被没收还挨批评强。
日本经济的来源之一便是观光旅游,既然敞开国门迎接四面八方的游客,就该承受一部分不懂规则的人所带来的压力。
在这里,我们也提醒大家来日本前检查好行李里是否有违禁品。
毕竟理解并遵守目的地国家的法律规定,不只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整个社会的安全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