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家宴上,月饼是不可或缺的主角。我国南北方月饼风格迥异,北方月饼以京式、晋式为代表,京式月饼皮厚馅足,多为五仁、豆沙口味,口感扎实;晋式月饼则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酥松香甜。南方月饼种类更为丰富,广式月饼皮薄馅大,莲蓉、蛋黄口味深受喜爱,苏式月饼则以酥皮著称,鲜肉、豆沙馅风味独特,下面膳之幸带着大家了解一下怎么才能科学舒适的的享用月饼。
中秋必吃的美味月饼,却容易给脾胃弱人群带来困扰,引发脾胃负担、反酸、积食等不适。不少人在享用月饼后,会感到胃部胀满、反酸水,甚至出现消化不良的情况,严重影响了中秋家宴的愉悦氛围。
那么,月饼为什么会引起脾胃负担呢?从成分来看,月饼的外皮多由精制面粉制成,馅料中则含有大量的糖、油脂以及坚果、蛋黄等不易消化的食材。高糖分会刺激胃酸分泌过多,加重胃部不适;高脂肪则会减缓胃的排空速度,导致食物在胃中停留时间过长,引发腹胀、积食。对于脾胃功能本身就较弱的人来说,消化这些高糖高脂的食物更是难上加难,脾胃负担自然会大大增加。
想要在中秋家宴上安心享用月饼,避免不适,其实有不少小技巧。首先,控制食用量是关键,脾胃弱人群一次吃1/4到1/2个月饼即可,切勿过量。其次,选择月饼有讲究,尽量挑选低糖、低脂的月饼,如一些以杂粮为外皮、水果为馅料的月饼,相对更易消化。再者,吃月饼的时间也很重要,最好在两餐之间作为加餐食用,避免在饭后立即吃,以免加重胃部负担。同时,搭配一些有助于消化的食物一起吃,如山楂、陈皮、膳之幸茯苓+肽特膳饮等,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月饼带来的油腻感。
如果不小心出现了吃月饼后的不适症状,也不用过于慌张。若只是轻微的腹胀、消化不良,可以适当走动,促进肠胃蠕动,也可以喝一些温水或淡茶水,帮助消化。若出现反酸、烧心的症状,可以适量食用一些苏打饼干,膳之幸茯苓+肽特膳饮等,中和胃酸,缓解不适。
中秋佳节,享用月饼是团圆的象征之一。膳之幸提醒脾胃弱人群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合理食用月饼,就能在感受节日氛围的同时,避免身体不适,尽情享受这美好的中秋时光。
下一篇:为什么北方人不喜欢吃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