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之最、世界唯一的天葬奇观——色达天葬台的环境、历史、规模、服务、价值及意义
创始人
2025-10-06 09:12:38
0

色达天葬台:生死之间的神圣布施

中民丧葬公众号博主 鲍元

漫天鹰鹫盘旋,桑烟袅袅升起,血色与信仰在色达天葬台上交织出一幅震撼心灵的生命画卷。

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海拔4000多米的色达山区,有一处被称为“尸陀林”的神秘之地。每天下午,这里都会举行一种古老的丧葬仪式——天葬。

当裹着白色布幔的躯体被送入天葬台,当天葬师的刀光闪烁,当成群的高山兀鹫俯冲而下,旁观者无不感受到强烈的视觉冲击与心灵震撼。

这不仅是生命的终结,更是一场关于布施、轮回与生命价值的无声哲学课。

色达天葬台的地理位置与景观

色达天葬台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色达县洛若镇,距离著名的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约3公里,车程约10分钟,步行约30分钟。

它坐落在半山缓坡上,地势相对平坦,占地面积约几千平方米。

从佛学院前往天葬台的路上,沿途可见连绵的群山和飘扬的经幡。到达天葬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挂满经幡的山顶,以及山下那座造型独特的建筑群。

天葬台周围分布着几个重要建筑:骷髅宫殿、阎罗王寂静塔、巨型转经筒和轮回洞。

骷髅宫殿内摆放着整整两层的骷髅头骨,大小相近,令人惊叹。阎罗王寂静塔的入口设计成张着大口的恶魔形象,高仅一米,参观者需弯腰才能进入,内部是由骷髅头骨组成的穹顶,触目惊心。

天葬台的历史沿革

色达天葬台的历史变迁反映了人们对这一传统丧葬习俗的理解与尊重不断深化。

在2011年以前,色达天葬台只是一个用铁丝围栏的不足五十平米的简易平台,经年累月的天葬作业使石面上沾满了人油,气味难闻。

当时的教育水平落后,许多藏人并不真正了解天葬的意义。

五明佛学院的丹增嘉措仁波切见此情景痛心疾首,发愿重建尸陀林天葬台。他出于对往生者的尊重和对空行秃鹰的恭敬,于2011年主持重修了喇荣大尸陀林。

重建后的天葬台不仅规模扩大,设施完善,更重要的是它以一种博物馆式的开放姿态向世人展示天葬文化。

大理石板上用藏文、汉字和英文三种文字雕刻着天葬的解释和礼仪,喇嘛们还会义务为游客讲解天葬的文化内涵。这种开放和坦诚的态度,使色达天葬台在藏区独树一帜。

天葬的起源与宗教意涵

天葬,藏语称为“杜垂哦杰哇”,意为“送尸到葬场”,也称“恰多”,意即喂鹫鹰。这种丧葬方式的起源尚无统一说法,但它与藏族的宗教信仰和自然观念密切相关。

在远古西藏社会,实行的是“自然天葬”,即抛尸荒野,任其自然腐烂、风化,或任鸟兽肆意啄噬。

当时占主导地位的苯教崇拜天、地、日、月、山川、禽兽等自然物,这种信仰促使当地人特别注重保护自然生态,自然天葬成为最佳选择。

公元5世纪初,佛教从印度传入西藏,苯教逐渐被佛教取代,轮回观念被加入天葬的意义中。

藏传佛教认为,死亡只是灵魂与肉体的分离,是灵魂从这一躯体投入到另一躯体的转化过程。尸体已成为无用的皮囊,将其赐给大地的生灵,是人生最后的一桩善行。

关于现代天葬形式的起源,有两种主要说法。一是有学者认为由直贡噶举所创立,二是藏文史籍记载,是由著名印度僧人唐巴桑杰在11世纪末12世纪初推广的。

藏族人认为,拿“皮囊”来喂食兀鹫是最尊贵的布施,体现了大乘佛教波罗蜜的最高境界——舍身布施。

这与佛教经典中“割肉喂虎”的精神一脉相承。通过这样的布施,死者的灵魂可以随鹰升天,完成生命的轮回。

天葬的完整仪式过程

色达天葬台的仪式通常在每天下午1点到3点之间进行。当天葬的时辰临近,来自各地的游客和修行的喇嘛、觉姆会聚集在天葬台附近的观看区,静静等待。

仪式开始前,家属会用白布将尸体包裹成胎儿状,寓意“来时怎么来,走时怎么走”。然后由背尸人将尸体背到天葬台,家属一般不随行,而是由逝者的挚友送葬。

到达天葬台后,送葬队伍会围着白塔转圈,一般为三圈,有的多达四十九圈,同时喇嘛诵经超度。

随后,尸体被放置在天葬石上,天葬师开始工作。他首先将尸体的衣服剥去,然后按一定程序肢解尸体,将肉骨剥离。

这个过程原本对外公开,但因部分游客的不尊重行为,如拍照喧哗,天葬台后来在核心区域设置了挡板和白布遮挡。

接下来是“煨桑”仪式,天葬师用松柏树枝煨出烟雾,再撒上糌粑,桑烟袅袅,迎请秃鹰。

闻到桑烟的神鹰——高山兀鹫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它们展开庞大的双翅,在天葬台上空盘旋,然后停在天葬台周围的山坡上,静静等待天葬师的信号。

当天葬师完成工作,他会站起身来,扔出几片肉作为信号。顿时,成群的兀鹫如潮水般涌向天葬台,争相啄食遗体。

目睹这一幕的游客们无不震撼,有的掩鼻惊叹,有的转身离去,有的则陷入沉思。而藏人则平静地看着这一切,他们相信,这是死者最后的布施,是灵魂通往极乐世界的必经之路。

神鹰:高山兀鹫的生物特性

在天葬仪式中扮演关键角色的高山兀鹫,被誉为“神鸟”,藏人认为它们是活佛、空行母的化身。

高山兀鹫,又称喜马拉雅兀鹫,是我国体形最大的一种猛禽。它们体长约为120厘米左右,站立时身高可达80~90厘米,体重8~12千克,两翅张开宽达2~3米。

这些兀鹫主要以死亡动物的尸体为食,不伤害任何小动物,因此被藏人尊为“神鸟”。

它们的脖颈被稀疏的短短白绒羽覆盖,甚至有一段完全裸露,这样方便将头和颈伸进动物尸体腹腔拉拽食物,而不会沾染血液和黏液。

关于兀鹫,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当鹫类即将死亡之时,会竭尽全力飞向太阳,在光芒四射的阳光中,它们的身体渐渐融化——进入了天国。

这一传说加深了藏民对它们的敬畏,认为鹫是天国归来的使者,是死者灵魂的超度者。

天葬台的建筑与象征

色达天葬台不仅是一个举行丧葬仪式的地方,更是一个展示生死观的露天博物馆。它的每一处建筑都蕴含着丰富的宗教象征意义。

阎罗王寂静塔是天葬台最引人注目的建筑之一,塔的入口被设计成一个张着大口的恶魔形象,参观者需弯腰从獠牙旁边进入,从正面出来,象征“从鬼门关里出来”,寓意“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骷髅宫殿内陈列着大量骷髅头骨,有真有假,提醒人们生命的无常和死亡的必然。这些骷髅头骨大小相近,排列整齐,令人惊叹。

巨型转经筒高约5米,上面挂着用牦牛毛编制的帨儿。游客可以剪些自己的头发和指甲,扔进转经筒烧掉,代表自己涅槃重生。

轮回洞和八大尸陀林浮雕则展示了佛教关于轮回和生命流转的基本教义,提醒人们生命的本质和意义。

这些建筑共同构成了一个关于生与死的宗教课堂,以最直观的方式向参观者传达藏传佛教的生死观。

游客体验与注意事项

参观色达天葬台已成为色达旅游的重要环节,但对于许多游客来说,这是一次充满矛盾的心灵之旅。

视觉、嗅觉和心理上的冲击让不少游客难以承受。空气中弥漫的腥臭味、目睹秃鹰啄食人体的场面、对死亡本能的恐惧,都会让游客产生强烈反应。

尽管天葬台已采取遮挡措施,但仍有部分场景可能引起不适。

尊重当地风俗是参观天葬台的首要原则。根据搜索结果,这些规定包括:不拍摄天葬过程、不喧哗、不遮挡视线。

然而,总有个别游客不守规矩,有的拍照,有的喧闹,需要工作人员反复提醒。

最佳参观时间为每天下午1点至3点,但建议提前到达以确保能找到合适的观看位置。天葬台距离色达佛学院约30分钟步行路程,也可包车前往。

心理准备至关重要。参观天葬台不仅是为了猎奇,更是为了思考生命的意义。正如一位游客所说:“面对浩瀚如海的五明佛学院红木屋,或许你能看破红尘,看淡金钱与名利;

那么亲历一场天葬,你便会看开生命,看淡生与死!”

天葬的文化意义与社会影响

天葬作为一种传统的丧葬方式,不仅体现了藏民族的宗教信仰,也反映了他们的生态观念和生命哲学。

宗教上,天葬是“上供下施”观念的具体实践,是死者最后一次布施,也是最高级别的布施。通过将肉体奉献给自然生灵,死者积累功德,助力灵魂转世。

生态上,天葬体现了一种环保理念。将尸体归还自然,不占用土地资源,不破坏生态环境,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自然法则。

哲学上,天葬展示了藏人对待死亡的坦然态度。在藏传佛教中,死亡只是生命轮回的一个阶段,象征新生的开始。

这种观念使藏人能够平静面对生死,不过分悲伤,也不过度恐惧。

社会上,色达天葬台的开放,为外界了解藏文化打开了一扇窗口。通过亲眼目睹天葬仪式,游客不仅满足了好奇心,更重要的是对生命和死亡有了新的思考。

一位游客在参观后感慨:“庆幸从鹰鹫的口中,觉察到无常的本质;从累累白骨中,生起了出离之心;从腐尸的恶臭中,觉察到轮回的过患;从狮驼寒林中,通晓了生命的真谛。”

在色达天葬台,每一天都在上演着同样的仪式,每一天都在诠释着不同的生命故事。当夕阳西下,鹰鹫散去,天葬台重归宁静,唯有风中的经幡仍在喃喃诵经。

死亡不是终结,而是另一种形式的开始——这是天葬告诉我们的生命智慧。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交融,天葬这一古老的习俗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但无论如何变化,它所蕴含的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尊重、对轮回的信仰,始终是藏文化最珍贵的精髓。

站在色达天葬台上,俯瞰山谷中连绵的红房子,仰望蓝天上盘旋的神鹰,我们或许能更深刻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它从来就不曾真正消亡,只是在不断地转化和轮回。(图片选自网搜,仅供参考)

2025年10月6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泰... 泰山的饭店真有办法!每人收50元,不提供吃住, 游客过夜就行。 国庆节期间,每晚千元的酒店客房早早被...
原创 迪... 中秋月圆夜,作为时尚圈的 “盯梢博主”,见过太多明星的节日造型,但迪丽热巴的中秋装扮,直接把我惊艳到...
四川达州:巴山峡谷迈向文旅高地 四川达州巴山大峡谷桑树坪。资料图片 清晨的薄雾尚未散尽,巴山大峡谷的玉米地里已响起铿锵的锣鼓。村民们...
假期进入下半场 湖南文旅市场热... 原标题: 国庆观文旅⑤:假期进入下半场 热度攀升 多元体验激发新活力 黄石寨的峰林在薄雾中晕染出别...
假期告急!返程消防安全攻略请速... 国庆假期余额不足 国庆返程 消防安全需同行 不知不觉中 国庆长假仅剩下一天啦 事实证明 您的长假余...
广南六郎城:山水间感受文化魅力... 游客在六郎城·仙草秘境景区参加篝火晚会。通讯员何宝健摄“刚进门就看见‘我爱中国’的告白墙,国旗迎风飘...
93天吸引游客近9700万人次... 10月6日,历时93天的第36届上海旅游节圆满收官。本届旅游节创新采用“暑期旅游季+经典活动季”的“...
三款养生茶饮助你调理脾胃,告别... 国庆和中秋的长假来临,亲朋好友欢聚一堂,难免会熬夜畅谈,享受各种美食。月饼、大闸蟹、烧烤、火锅……各...
百合:多汗症人群的养阴润燥与盗... 对多汗症人群而言,百合是兼顾 “阴虚内热改善” 与 “津液补充” 的核心食材,尤其适配夜间盗汗(睡时...
秋天中老年多吃这8样“高钙菜”... 秋意渐浓,对于中老年人来说,这个季节不仅要添衣保暖,更要注重饮食养生。多吃一些高钙菜,能够帮助壮骨强...
今晚吃什么?八款色香味俱全的家... 忙碌了一天,还有什么比一顿美味可口的家常菜更能抚慰人心呢?别再纠结今晚吃什么啦,这里精心挑选了八款色...
懒人必学8道家常小炒!做法简单... 对于忙碌的上班族或者不太擅长复杂烹饪的懒人来说,能快速做出几道美味又营养的家常小炒,无疑是一件幸福的...
这个季节妈妈再忙,也要多给孩子... 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孩子的成长和健康始终是妈妈们最关心的事情。即便日常忙碌,也别忘了用美食为孩子的成...
下班疲惫不想动?八款快捷家常菜... 结束了一天的忙碌工作,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是不是连做饭的力气都没有了?别担心,今天就为大家带来八款...
原创 1... 真的假的?这东西比钙片还管用? 营养师朋友告诉我:"最好的营养都在菜市场里,牛肉才是孩子长个的'加速...
千万别轻易生吃大蒜!大葱也不行... 本文转自《腾讯医典》
原创 这... 标题:这盘茄子,上桌秒光,汤都没有给我留,超级下饭,而且很好吃! 在美食的世界里,每一道佳肴都承载...
原创 这... 标题:这道凉菜好多人都喜欢,教你这个独家配方味道和饭馆里一模一样! 在这个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总是...
国庆中秋假期 珲春“露营+购物... 国庆中秋假期,珲春东北亚国际商品城(以下简称“商品城”)人气爆棚、购销两旺,尤其受到自驾游客的青睐,...
沈白高铁+G331同步开通 这... 赶在国庆、中秋假期前,沈白高铁与G331沿边开放旅游大通道同日开通,这个假期为沿线景区引来八方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