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嘉兴,最亮眼的莫过于那抹深沉而热烈的红色。
南湖会景园内,游客们络绎不绝,等待乘坐摆渡船体验“船游南湖·国庆专线”环湖游;望湖广场上20余个摊位构成湖畔集市,售卖产品以中国糖画、手串等非遗手作为主;歌舞《芳华》以悠悠南湖水为背景,在游客群中热情起舞,引得人们争相拿出手机拍照……国庆节期间,南湖景区再次成为市民游客争相前往的地方,景区门前的车水马龙是其吸引力的最好证明。
每年国庆,都是南湖景区最热闹的时候。今年,南湖景区以“初心映月 启航同庆”为主题,带来了一场文化与艺术共融的大型精彩活动。“早从今年五月开始,南湖景区就进入了旅游旺季,周末日均接待量达到近万人次。”浙江南湖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徐宝介绍,10月1日、2日两天,南湖景区共接待游客10.39万人次,其中上岛游客2.38万人次。
红色旅游早已不再是“走一遍红军路,看一场红色电影、唱一首红歌、吃一顿忆苦思甜饭”的简单模式。嘉兴打破单一消费体验,围绕多个旅游场景,构建全产业链生态,探索多领域、深层次的沉浸式体验与文化交融,使文旅消费从“一次性打卡”变为“持续性体验”,带动经济多点增长。
在南湖革命纪念馆,一场开放式升旗仪式将国庆的仪式感拉到最高。还没到8点半,人群已经有序聚集在七一广场前。“虽然不是在北京,家门口的升旗仪式同样具有仪式感,祝福祖国繁荣昌盛!”市民朱梓欣被深深感染,不停挥舞着手中的小红旗。
穿上迷彩服、乘上水陆两栖吉普车,10月2日,市民徐晴带着儿子来到秀洲区王店镇米科军旅园,先走进嘉兴国防科普文化馆,参观军事藏品和图文资料,听讲解员介绍每件藏品背后的红色故事。再到室外的军旅体验园体验武装冲锋舟、两栖全地形突击车等。“孩子上五年级,玩得很痛快,对红色文化的印象更加深刻了。”徐晴坦言,自己也被深深吸引了。
在红色旅游的内容和形式上进行多种创新,满足游客追逐潮流的需求,也是激活消费的有效途径。嘉兴让红色旅游与当地生态体系、历史文化、风俗民情、现代农业、特色产业等积极融合,红色旅游的“内循环”向广泛融合发展转变。
在嘉善县西塘古镇,红色文化早已融入古镇的生活气息,西园依旧保留着“欲凭文字擂风雪”的壮志豪情,“留云记·红茶坊”内依旧能看到陈云和百姓鱼水情深的画面。一场“寻月计划 剧本打卡”将红色旅游与剧本杀结合,吸引了一众年轻人前来参与,有些人还特意换上了汉服。
在领略江南水乡婉约之美的同时,接受深刻而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这种刚柔并济、史韵交融的独特体验,赋予红色旅游全新内涵与持久魅力。
红色旅游带来的消费热潮,也可以从周边酒店的爆满中窥见一斑。阳光雷迪森酒店布置了红旗等,让游客在办理入住时就感受到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酒店总经理顾婵娟介绍,国庆期间基本客满,“今年暑期以来我们接待了大量红色研学团队数量,客房入住率持续走高,不少团队都是提前半个月以上预订的。”
另一边,南湖宾馆的工作人员也忙得不可开交,“国庆期间已经全部满房了,今年暑期酒店的入住率持续保持在80%以上,对比去年增长7.5%。”南湖宾馆相关负责人介绍。
资源整合让红色故事“可感知”,科技赋能让红色体验“更鲜活”,融合发展让红色消费“能持续”。三者共同推动,红色旅游自然成为文旅市场的消费“增长极”。
来源:嘉兴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