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文化学者周建平博士主讲的“羊城八景:千年风景的活态史诗”系列人文讲座在广州市荔湾区圆满落幕。本次系列讲座共举办十场,系统解读了广州“羊城八景”跨越千年的文化脉络与人文精神,吸引了大批市民踊跃参与,现场反响热烈,成为广州迎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引人瞩目的文化活动。
自8月3日起,周建平博士先后在广东省国立中山图书馆、广州市文化馆、南沙区图书馆、南沙IFC空中图书馆、黄埔区图书馆、荔湾区图书馆以及从化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白云山管理局、越秀公园等地开展讲座。围绕《解锁“羊城八景”的前世今生与未来价值》《解读“羊城八景”千年密码:从传统到创新的城市精神》《一部八景史,半座广州城——深度解读“越秀风华”的文化价值》《湾区之心,向海而兴——“南沙旭日”新篇章》《塔耀花城:广州新中轴线的文化象征》《云山叠翠映城韵:羊城八景与广州精神》《景观生成与意义的绵延:黄埔叙事中的八景文化》等主题,多维度阐释“羊城八景”的文化内涵,生动呈现了广州城市发展的历史画卷。
广州市文化馆讲座现场
讲座不仅展现了市民对本土文化的高度认同,也引发了文化界对“羊城八景”现代转化路径的深入思考:如何进一步拓展其文化成果的应用场景?如何创新其现代表达方式?如何将这一文化IP有效转化为城市品牌建设的持久动力?
周建平博士现任中国晚报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文化学会会长、广东省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曾担任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著有《新时期中国文艺管理体制研究》《1994:南方的河》《羊城引爆新广州——羊城新八景评选的策划与运营》(该著于2025年8月入藏广州国家版本馆)等多部专著。他先后参与两届“羊城八景”评选工作,并担任2011年“羊城新八景”前线总指挥及2025年“羊城八景”评选组组长。
系列讲座受到广泛欢迎,得益于讲者的权威性、内容的深度与形式的创新。周建平博士以渊博的学识和生动的讲述,将学术内容转化为引人入胜的文化故事,引导听众从“游览者”转变为“对话者”,共同探寻城市记忆,完成一场文化寻根之旅。
业内观察人士指出,本次讲座不仅梳理了广州独特的文化身份,也精准契合了当前城市人文建设的时代需求。其成功标志着传统文化传播模式正从单向知识输出,转向多维、沉浸式的公共文化体验,为城市文化品牌的打造与传播提供了创新思路。
面向未来,周建平建议从三个方面深化“羊城八景”文化品牌建设:在内容层面,推动“八景文化”与当代艺术、文创设计等领域跨界融合,开发系列文化衍生品;在传播层面,运用数字技术构建沉浸式体验场景,打造线上线下联动的文化传播体系;在品牌层面,将“八景文化”深度融入城市更新与文旅规划,使其成为广州城市形象的重要标识。
这场文化盛宴的成功印证,当传统文化被赋予当代表达,当学术研究走向公众参与,城市文化品牌建设将焕发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记者 何金德)
白云山管理局讲座现场
黄埔区图书馆讲座现场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讲座互动现场观众献花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讲座互动现场
南沙图书馆讲座现场
广州市文化馆讲座互动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