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后天气渐凉,这时喝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鸡汤,暖身又滋补。鸡汤好喝又营养,但咱平常在家炖鸡汤,总有人犯愁:要么炖出的汤喝着发腥;要么鸡肉嚼着发柴,明明食材都不差呀!其实,就是差了点门道。
要说炖鸡汤,最服的就是我奶奶,我是从小喝着她做的鸡汤长大的。每次奶奶做鸡汤的时候,我总喜欢在旁边凑热闹,不是帮奶奶倒水;就是帮奶奶烧火,其实,就是为了能早早喝上一口鲜美的鸡汤!
因为我话比较多、好问,所以奶奶也喜欢唠叨,慢慢地也学会了许多做鸡汤的小技巧,她告诉我做鸡汤时,要牢记“3放3不放”!现在奶奶老了做不动了,反而是我开始做给奶奶喝了,每次我都照着奶奶教我的方法做,炖出的鸡汤,喝着鲜,肉吃着嫩,家里人都喜欢!
下面我就把奶奶家传的做鸡汤的老配方,整理分享给大家,喜欢喝鸡汤的朋友可以试一下:
首先,炖鸡汤要选用老母鸡,不要用公鸡,因为老母鸡的生长周期长,脂肪丰富,营养积蓄厚。而且它的肉质纤维粗,耐炖煮,炖出的汤更加鲜美醇厚,营养价值也更高。
第一步:将买回来的老母鸡清洗干净,鸡油不要丢,然后放到盆里。加入1勺淀粉或面粉,再倒入适量清水,用手均匀地揉搓5分钟左右,彻底洗净鸡身表面的脏东西。再用流动的清水多冲洗几遍,洗净血水和粘液,这样炖出的鸡汤清亮、不浑浊,汤味鲜美不腥气。
第二步:清洗干净的鸡不用焯水,放到砂锅中(如果鸡较大,可以分成小块后再放入锅中),加入足够量的热水,水要一次性加足,中途尽量不要再添加,以免冲淡汤的鲜味。接着放入葱段、姜片,一小块白芷,家里有人参的,可以加上一根,营养更丰富。
这一步要用热水,不要加凉水,最好是纯净水,不要用自来水,这样汤的口感会更佳。
姜切厚片,不要切姜末,切好后用刀拍几下,把姜的纤维拍散,这样炖的时候,姜的辛辣味,能够慢慢地渗出来。既能去除鸡肉的腥味,又不会让汤里飘满姜渣,喝着不硌嘴。
第三步:大火烧开后,如果表面有浮沫,用勺子撇掉,然后将火调小,盖好盖子,慢慢炖1个小时左右。
这一步切记,要用小火炖,保持汤面微沸的状态即可。火大了汤会浑浊,还容易烧干锅。
第四步:加盐调味,盐不要加早了,过早加盐会让鸡肉的口感变柴,大约在出锅前15分钟左右加入即可。
最后再加一点香菜末和葱花提鲜即可,其它调味料就都不需要加了。
炖鸡汤时,牢记“3放3不放”!老奶奶的家传老配方,汤鲜味美,肉嫩无腥味!3放就是放葱、姜和白芷,可以起到去腥增鲜的作用;3不放就是不放料酒,不放花椒、八角,不放冷水。
• 料酒虽然有去腥的功效,但是它本身的味道过于浓郁,加入鸡汤中,反而会掩盖了鸡汤的鲜美,让鸡汤的味道变得怪怪的。
• 花椒、八角,味道太冲,在做红烧肉和卤菜的时候加入可以很好地增加菜品的口味。但是,炖鸡汤时加入,反而会坏了一锅好汤,让本来鲜美的鸡汤变成了“香料汤”,喝着一点不地道!奶奶总说,清炖鸡汤就讲究个“鲜”,别用重料瞎掺和!
• 不中途加冷水,炖鸡汤的水一定要一次加够,切记不要中途加冷水。因为一加冷水,锅里的温度会突然降下来,鸡肉遇冷会变紧、变柴,汤的鲜味也会跟着受影响。实在要加,也得烧点热水加。
鸡汤是补气养血、滋补身体的佳品,照着这个方法做,汤色金黄澄亮,味道醇厚鲜美,汤里满满的精华,喝上一口太过瘾了!喜欢你也做起来吧~
我是晓峰,如果您喜欢晓峰分享的美食,不要忘记关注吃货峰子哦!
本文由吃货峰子原创,欢迎关注与您一起交流,让大家受益,三人行必有我师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