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遇中秋
8天超长假期终于来啦
是准备奔赴热门景点
还是打算宅家享受悠闲时光
不管你的选择是什么
雅安疾控都要送上
这份贴心的健康提示
助你度过一个
平安、欢乐、健康的双节假期!
01
假期出行安全
金秋十月,国庆中秋双节同庆,繁花似锦,喜气洋洋。随着假期的临近,亲友往来、外出游玩增多,节日期间的出行安全也尤为重要。
健康提示
提前规划,做好防护
外出游玩应提前做好行程规划,避免疲劳驾驶,错峰出行。提前了解目的地国家及地区疾病流行现状,携带必备的防护用品与药品,做好疫苗接种等防护措施。
注意食品安全
在外用餐尽可能选择烧熟煮透的食品,使用流动水清洁双手或者消毒湿巾擦手。购买食品时应选择有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的商店,注意包装无破损、漏气、胀袋,避免购买“三无”产品或朋友圈“私房手作”。
警惕虫媒传染病
户外旅行注意防蚊、蜱、恙虫、隐翅虫等昆虫叮咬,应尽量避免在昆虫主要栖息地如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选用驱避剂涂抹于裸露的皮肤,预防虫媒传染病的发生。
02
流行性感冒等呼吸道传染病
十月冷空气活动频繁,室内聚集增多,流行性感冒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风险上升,需结合季节特点做好防护,重点关注老年人、儿童、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
健康提示
积极接种疫苗
接种流感疫苗是目前预防流感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建议所有人群尤其是老年人、儿童、教师及医护人员在10月底前完成接种。
保持良好卫生习惯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在触摸公共设施、咳嗽、打喷嚏或外出归来后,应彻底清洁双手,且避免用脏手接触口、眼、鼻等部位。
勤通风,保空气流通
定期开窗通风,尤其在家庭、办公室等密闭场所,减少病毒传播风险。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均衡饮食、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充足睡眠,有助于增强抵抗力。
加强个人防护
注意保暖,减少聚集,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就诊;避免与他人接触,降低传播风险。
03
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
当前我国广东等一些地区仍存在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的传播,需注意防控。
健康提示
避免蚊子叮咬
居住或前往有伊蚊的地区时,应在居室内和办公场所使用蚊香、电蚊香液,并安装纱门、纱窗和蚊帐进行防蚊。
做好个人防护
前往公园、绿化带活动时,应穿着长袖衣服和长裤,并在外露皮肤及衣物上涂抹含避蚊胺、驱蚊酯等有效成分的驱避剂。尽量避免在伊蚊活跃时段(上午7点至9点,下午5点至7点)长时间逗留在草丛、树荫等户外阴暗潮湿区域。
灭蚊,清理蚊虫孳生地
室内可使用杀虫气雾剂、电蚊拍、灭蚊灯等工具进行灭蚊。定期清除家庭和单位内的各种积水,包括及时换水清洗水养植物、翻盆倒罐,清理阳台、天台、房前屋后的闲置容器以及定期疏通沟渠、填平洼坑等。
及时就医
若出现发热、皮疹、关节和肌肉疼痛等症状,及时就医,并向医生详细说明近期的旅行史和蚊虫叮咬史。
关注流行区疫情
若计划前往东南亚、非洲、南美洲等登革热、基孔肯雅热高流行区或广东等有本土疫情的地区,出行前务必查询当地疫情信息,并做好充分的驱蚊防蚊准备。返雅后14天内应进行健康监测,密切关注自身健康状况。
附:全国登革热、基孔肯雅热风险地区分类图:
04
诺如病毒等胃肠道疾病
每年10月至次年3月是诺如病毒感染高发期,学校、旅行团中常有聚集性疫情发生。
健康提示
勤洗手
饭前便后、处理食物前、外出回家和照顾病人后,要用洗手液或肥皂以及流动水至少洗20秒,确保指尖、指缝、手腕等部位都要洗到。
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
尽量吃熟食,不吃生的或未完全煮熟的肉类、海鲜,水果食用前要彻底洗净,饮用水应选择开水或未开封的包装饮用水。
及时就医
出现腹泻、发热、腹痛等症状,尽快前往医院就诊。
规范消毒
被患者呕吐物或粪便污染的表面,应及时使用含氯消毒剂或其他有效消毒剂清洗消毒,并立即更换和清洗被污染的衣物或床单等;清洗时应佩戴一次性手套,并在清洗后认真洗手。
05
全国高血压日
2025年10月8日是第28个全国高血压日,宣传主题是“健康体重,理想血压”。
健康提示
减少钠盐摄入
每人每日摄盐量减少1g,血压下降约1.2mmHg。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每人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g,推荐使用带刻度的盐勺;建议使用低钠富钾替代盐;注意隐性盐的摄入(咸菜、鸡精、酱油等)。
控制体重和腰围
体重和腰围超标都可导致血压升高,建议控制体重和腰围在正常范围(BMI<24kg/㎡,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
合理膳食
坚持食物摄入多样、合理搭配,增加富含钾和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摄入,增加全谷物、豆类等粗杂粮及优质蛋白质摄入,减少饱和脂肪酸摄入,少吃甜食及含糖饮品。
规律运动
根据自身条件进行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或骑自行车),每次至少30分钟,每周5~7次。同时可以适当进行抗阻(肌肉力量)训练等。
居家监测,早晚测量
晨起测量血压应在排尿后、早饭前和服降压药前,晚间测量应在睡觉前。初诊或血压不稳者,连续测量5~7天。血压稳定者,每周至少测量1次。为保证结果准确,一般应按规范测量2~3次,每次间隔约1分钟,取平均值。
规律服药,平稳降压
高血压患者应根据病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坚持长期服药,将血压降到目标值以下并长期维持,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生风险。鼓励优先选择每天服用1次的长效降压药物,促进平稳降压。
10月主要健康节日纪念日提示
全国高血压日[10月8日]
世界精神卫生日[10月10日]
世界卒中日[10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