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饼界的“天花板”!白土月饼太香香香了
创始人
2025-09-30 00:43:22
0

季羡林写中秋: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

但是,如果只有孤零零一个月亮,未免显得有点孤单。因此,人们发明了月饼!

提到月饼,你或许会想到广式的流心、苏式的酥皮,但在一众月饼品类里,有一款藏着 “老时光味道” 的白土月饼,凭借着柴火烤制的独特香气和手工制作的匠心,不仅成为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更被不少食客称为 月饼界的“天花板”

如今,新式月饼层出不穷,但深深留在我们记忆中的,还是小时候老月饼那种纯粹的家乡味。

老韶关人都说, 吃过白土月饼,才算中秋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白土月饼的世界,解锁它让人念念不忘的秘密。

手工雕琢:白土月饼的 “古法密码”

白土月饼的制作,从面粉到成品,每一步都透着老手艺的讲究,容不得半点马虎。

首先是选料,讲究 “天然本味”。面粉要选筋度适中的小麦粉,猪油得是土法炼制的,连糖都偏好颗粒感十足的绵白糖,这样做出来的饼皮才够酥、内馅才够香。接着是和面,老师傅会根据当天的温度、湿度调整水油比例,双手反复揉搓、按压,直到面团变得细腻光滑,能轻松捏出形状却不粘手 —— 这一步全凭经验,机器的固定程序根本无法精准把控。

包馅更是考验功夫。取一块面团擀成薄皮,放上满满咸蛋黄、莲蓉、豆蓉、五仁等调配的传统内馅,然后像裹包子一样慢慢收口,再用特制的木质模具按压成型。按压时力度要均匀,既要让图案清晰立体,又不能把饼皮压破,每一个月饼都带着手工的温度和独特的纹路。

柴火烤制:现代电炉无法复刻的 “灵魂香气”

如果说手工制作是白土月饼的 “骨架”,那柴火烤制就是它的 “灵魂”—— 这也是现代机器生产永远无法复刻的关键。

白土月饼的烤炉是传统的土灶,燃料要用当地的果木柴。果木燃烧时不仅温度稳定,还会释放出淡淡的果香,这些香气会慢慢渗透到月饼里,让饼皮多了一层自然的清甜。烤制时,老师傅要守在炉边,每隔几分钟就转动一次烤盘,确保每个月饼受热均匀。火候的把控更是 “凭感觉”:火太旺,饼皮会烤焦;火太弱,内馅的香气又出不来。只有经验丰富的老手艺人,才能烤出外皮金黄酥脆、内馅软糯香甜,还带着淡淡柴火香的白土月饼。

对比现在的电炉烤制,虽然温度精准、效率高,但少了柴火的天然香气,也少了人工把控火候的 “灵活性”,烤出来的月饼总觉得少了点 “烟火气”。很多吃过白土月饼的人都说:“就是这股柴火香,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外婆做的月饼味道。”

从家常美味到市级非遗:它凭什么?

白土月饼原本是当地人家中秋前后的家常美味,为何能一步步成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答案就藏在 “坚守” 与 “独特” 里。

一方面,它保留了最传统的制作技艺。从选料、和面、包馅到柴火烤制,几乎没有借助现代机器,每一个环节都延续着老一辈的做法。在快节奏的当下,这种 “慢工出细活” 的坚守本身就难能可贵。另一方面,它有着不可复制的地域特色,白土老手艺人的 “手感”“火候感”,共同造就了白土月饼的独特口感,这种 “地域性” 正是非遗的核心价值之一。

2018 年,经过层层申报和评审,白土月饼制作技艺成功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不仅是对老手艺的认可,更是对传统味道的保护 —— 它让更多人知道,在工业化生产的时代,还有这样一款靠手工和柴火 “烤” 出来的月饼,藏着中国人对中秋的独特记忆。

中秋快到了,如果你也想尝尝这口 “非遗味道”,不妨找一块白土月饼。咬下一口,酥皮掉渣,内馅香甜,还有淡淡的柴火香在嘴里散开 —— 那不仅是月饼的味道,更是老手艺的温度,是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中秋记忆。

寻味指南把百年中秋味带回家

推荐方式一:亲临白土老街

漫步白土老街,每家饼厂都飘着浓浓饼香。你可以现场观看制作过程,还能直接下单新鲜出炉的月饼。

图文 | 曲江区融媒体中心

编排 | 钟敏群

编辑 | 李惠娣

责编 | 黎晓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云茶产销服务平台”启动 买卖... 9月27日,由昆明弈瑞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茶天下·云茶城)主办的“云茶产销促流通,中秋长街宴宾朋——茶...
小笼包,从嵊州街头走向世界餐桌 (来源:中国妇女报) 转自:中国妇女报 ■ 张元 近日肯德基发布一个消息:嵊州小笼包于9月29日正...
近期日本出现一些排外情绪,并发... 9月29日,中国驻日本大使馆提醒中国公民国庆、中秋假期注意出行安全。 全文如下: 国庆、中秋“双节...
国庆节的烟花,在澳门绽放得格外... 澳门旅游局主办的第33届澳门国际烟花比赛汇演将于本周三及周四(10月1日及2日)国庆节及国庆翌日上演...
埃及吉萨省发生交通事故,造成2... 当地时间9月29日,在埃及吉萨省旅游大道发生一起交通事故,造成2名中国游客死亡、3名中国游客受伤。 ...
埃及吉萨省发生交通事故,造成2... 当地时间9月29日,在埃及吉萨省旅游大道发生一起交通事故,造成2名中国游客死亡、3名中国游客受伤。 ...
原创 今... 今天是农历八月初九日,民间传说是传统节日元成节,又称 "大清明","观音洗目日"、"东斗下降"、"北...
原创 在... 在中国北方,油饼是家家户户都会做的传统面食,金黄酥脆的外皮包裹着柔软的内里,咬一口满嘴生香。无论是作...
“还没走就迫不及待想再来” 国际青年在故宫门前合影留念。 活动主办方供图 本报讯(记者 孙颖 实习记者 宋雨迪)上周日下午,参与...
八宝街社区开展平安满院,游园趣... 2025年9月28日,八宝街社区在守经街6号院组织开展 “平安满院,游园趣玩——邻里安全互动微活动”...
家在香格里拉:一个多民族社区的... 家在香格里拉:一个多民族社区的幸福密码 以汉族长衫为底,其间点缀着傈僳族与白族的传统纹样,披肩是纳...
@桓台人 300余场文旅活动!... 近日,淄博市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淄博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严旭向社会介绍“两...
贵州台江台拱街道红阳村文旅融合... 山涧晨雾漫过青黛群峰,红阳苗寨的溪水轻轻叩响青石板路。木楼飞檐点缀在薄雾与原始森林的浓绿之间,勾勒出...
新疆各界人士盛赞来凤藤茶 极目新闻记者 舒均 李博 陈勇 赵德龙 通讯员 张杏 邓浩 陈艳丽 来凤藤茶糕点和茶饮受热捧 9月...
入画美景醉游人 (来源:内蒙古日报) 转自:内蒙古日报 □本报记者 李新军 摄影报道 金秋,呼伦贝尔大地色彩斑斓,...
鲁皖文旅双向奔赴:黄山携秋意入... 当济南的趵突泉还漾着秋日的澄澈,黄山的奇松已披上斑斓彩衣 —— 一场跨越鲁皖两省的文旅之约,在泉城济...
聊聊沈阳,沈阳是我心里最好的城... 文/肥猪满圈 我一直很喜欢沈阳,因此也掺杂一些恨铁不成钢,其实是我希望沈阳变得越来越好! 我前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