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涧晨雾漫过青黛群峰,红阳苗寨的溪水轻轻叩响青石板路。木楼飞檐点缀在薄雾与原始森林的浓绿之间,勾勒出一幅静谧的苗乡画卷。“这已经是我第三次来红阳了,每次都有新体验。这次特意带家人来住几天,既享受自然风光,也感受苗族文化,非常惬意自在。”来自广东的游客孙琦志赞叹道。
红阳苗寨(台江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近年来,贵州省黔东南州台江县台拱街道红阳苗寨依托独特的自然风光与人文资源,推动村寨发展成为集农业观光、文化研学、民俗体验、生态旅游于一体的特色旅游目的地。通过“传统村落保护+非遗体验+生态观光”多元业态融合,当地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打造精品民宿集群,创新文旅项目,让游客沉浸于原生态苗族文化的同时,也带动村民实实在在吃上“旅游饭”,为乡村振兴注入持续动力。截至目前,全村累计接待游客约6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近130万元。
外来游客在红阳用餐(台江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今年暑期,红阳苗寨凭借清凉气候与深度文化体验迎来旅游高峰,成为众多游客心中的避暑优选。村支书吴敏介绍道:“仅7月至8月,村里月均接待游客超8万人次,民宿入住率持续达90%以上,拦门酒、祭祀古树、集体采芦笙、打糍粑、稻田抓鱼、篝火晚会、蜡染等民俗文化活动尤其受游客欢迎。特别是‘村BA’赛事期间,日均游客量达到3000人。”
苗族同胞为游客设拦门酒(台江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暑期刚过,已有游客提前预订国庆房间,目前国庆房源预订率已达95%。”当地民宿负责人何远龙表示。
据悉,为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释放红阳村民族文旅与生态农业资源潜力,国庆中秋双节期间,银饰刺绣坊、酿酒坊、蜡染坊三个工坊将正式对外开放,并同步推出特色长桌宴等民俗体验活动。
目前,红阳村通过常态化运营,已为村民提供30余个特色岗位,落地5个产业帮扶项目,涵盖工坊管理、民宿运营、生态种植等多个领域,不仅实现“家门口就业”,也推动特色产业逐步规模化,将资源真正转化为增收动能。
游客体验“高山流水”(台江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这个曾藏在群山里、只有风常来做客的苗寨,如今正将梯田的绿意、芦笙的韵律、酸汤的滋味,悉数织入乡村旅游的新故事中。未来,必将有更多脚步循着溪流与笙歌而来,而红阳也将始终守护着这片土地的原真与温度,让古老的木楼在每个清晨,继续升起最温暖的烟火气。(田茂林)
上一篇:新疆各界人士盛赞来凤藤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