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青年在故宫门前合影留念。 活动主办方供图
本报讯(记者 孙颖 实习记者 宋雨迪)上周日下午,参与国际青年北京世界遗产体验之旅的百余名海外大学生来到此行的最后一站——清华大学X-Lab参观。他们为清华乃至中国青年创新创业体系和成果点赞,对几天来精彩难忘的北京之旅也赞不绝口。
在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一周年和中国加入《世界遗产公约》40周年之际,北京市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北京市文物局和黄廷方慈善基金共同组织了“世界遗产在北京”国际交流对话活动,并邀请百余名海外大学生来到北京,参与国际青年北京世界遗产体验之旅。
为期4天的参访交流活动中,国际青年走进故宫、长城、颐和园、798、三里屯、清华大学、亮马河,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受北京的现代化发展和独特韵味。
“我们走过了极其美妙的、令人难以置信的旅程,大开眼界,改变了对中国的看法,我非常感激主办方,给了我们这一段极其美好的时光。”美国纽约大学学生Lydia Spencer Cotter激动地说,“回国后,我会把这次旅行以及它如何改变了我的看法告诉家乡的朋友。这是我第一次来中国,可我现在还没离开就已迫不及待想再次回到中国。”
来自美国俄克拉何马州塔尔萨大学的Thomas Buoye在学校教授中国历史。“我第一次来中国是在1984年。”他回忆,当时自己是中国人民大学学生,因为研究需要得从人民大学前往故宫,“当时我只能骑自行车,没有私家车,也没有手机,整个宿舍只有一个公用电话。40年的变化,简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太惊人了!”
“我非常喜欢中国,喜欢北京,这里很棒,每个人都很友善,盛情好客,我在这里过得非常愉快。”Thomas Buoye的儿子正在塔尔萨大学学习机械工程,也参与了此次体验之旅。“很多人都想来中国旅游,他们来这里之前,根本不知道会有什么体验,和我们同行的不少人是第一次来中国,他们感到非常棒。”
体验之旅画上了句号,可在国际青年心中,在中国的旅程远没有结束。“相信这次旅程就是以后不断开启北京之旅的开始!”他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