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林公园三期 记者 徐燕 摄
设计公园一期 记者 周伟 摄
隔海河相望的设计公园和柳林公园,是天津“设计之都”核心区内的两个大型公园,在即将到来的国庆假期期间,设计公园一期和柳林公园三期将试开园。两个公园内,古树与新绿交相辉映,艺术造型的景观建筑与生态建设浑然一体,游人们将徜徉在绿意中,亲身感受海绵城市建设为城市回归大自然带来的积极作用。
2021年,本市启动天津“设计之都”核心区综合开发项目,天津“设计之都”核心区地处海河上游后5公里黄金节点,位于东丽、津南、河东、河西四区交会处,是海河风貌转换承上启下的景窗。通过打造“一河两心”的空间布局,构建片区多层级城市空间体系,“一河”指的就是海河,“两心”是指海河北岸的国际设计中心,以及海河南岸的柳林生态中心。“两心”中又分别设置了设计公园和柳林公园,两个公园隔海河相望。设计公园一期、柳林公园三期,被列入了2025年民心工程。
沿着“海河蓝丝带”一路向东丽区进发,随海河而建的设计公园展现眼前,绿树葱郁、地被植物整齐,明亮的建筑掩映其中。一路走去,踏着蜿蜒的步道,不仅可以欣赏到天津本地的各种植物,园内还依据不同的空间打造出了景观层。中交京津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党总支副书记王明辉介绍,设计公园是“设计之都”项目中的重点子项,公园东起吉兆桥,西至春意桥,南起海河,北至海河东路,占地约40万平方米。在今年国庆期间试开放其中的32万平方米,其余的8万平方米将在明年6月底之前开放。设计公园整体规划为“一带一翼,一林一岛”,试运行期间,市民可游览此次开放的“艺术林地”“城市绿岛”等主要功能区。
设计公园分为东区和西区,每个区域都配备了停车场。徜徉在设计公园里,不仅可以看到宽阔的草坪,还可以看到各种树木。王明辉表示,在植物的选择上,在保留了海河岸边4500余株乡土树木的基础上,又选择了适合天津地区的耐盐碱的树种,比如乔木类的国槐、白蜡,同时也选用了合欢,以及常绿的松柏类树木,花灌木方面则选择的是海棠、樱花等。为了体现设计之美,在绿色空间的打造上,特意营造了“留白增绿”的弹性空间,初步形成了绿意盎然的生态基底,是散步、休闲和亲近自然的理想场所,能更好满足群众运动、休闲、游憩需求。根据工作安排,公园的配套服务设施与功能将分阶段完善,预计今年十月底前公园将全面投入正式运营。
从设计公园走出,经过了吉兆桥,就到达了海河南岸,柳林公园就依着南岸的海河岸堤而建。公园的一期和二期已经开放,体育场地里,随处可见正在挥汗如雨的运动者,在儿童娱乐区内,家长们正带着孩子玩儿得不亦乐乎,公园里还有各种规格的游览车,游人们可以自由选择。柳林公园三期位于津南区双港镇,西至华兆路,北至海河,东至南兴道,南至国盛道,总共占地面积约15公顷。王明辉表示,柳林公园三期,此次也将在国庆假期试开放。
曾经被施工挡板围起来的三期,与二期只隔了一条步道,打开围挡板,里面的景色一览无余。三期最核心的就是名为柳林湾的湖泊,湖泊的一侧铺设了沙土,正有一对父子在上面挖沙玩乐。湖泊另一侧,两颗粗壮的柳树“携手”迎接游客。湖泊上设置了造型各异的桥梁,走上了一座名为“流光”的桥梁,这座桥的桥栏杆部分还用防腐木做出了流线造型,站在桥中,两侧收入眼底,景色各异。设计师孙大维表示,三座桥分别叫流光桥、云径桥、印月桥。流光桥正好在湖泊中间,站在桥中正好可以欣赏到公园两侧风光,三期的绿化是遵循四季有景的原则打造:春季赏花、夏季享阴、秋季赏叶、冬季赞松,比如要建设月季园等园林景观,目前正在积极进行品种的遴选等工作。
柳林公园一期和二期分别突出了运动和科普元素,而三期最大的亮点是以生态为主题,设计地下海绵设施,在公园里系统性增加了生态植草沟、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生态湿地及生态透水铺装,通过下凹式绿地、透水广场等元素,起到了吸水储水的作用,为公园提供了雨水循环利用系统,对地表径流“渗、滞、蓄、净、用、排”。孙大维解释说,通俗讲就是雨水通过地下管网和地表径流全部收集到柳林湾里,然后再通过过滤循环系统,一方面涵养了周边的生态,另一方面可以随时调用这些水源对公园里的植物进行养护和喷灌。
记者 徐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