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吉林新闻9月28日电 题:长春莲花山喜迎“地铁时代” 四季文旅“长红”态势可期
作者 李钊
进入秋季,长春莲花山生态旅游度假区(简称“莲花山”)被漫山遍野的各类乔木浸染,点缀着秋日的画卷。
俏天池度假营地经理林后健反复确认手机上的日期,三天后,门前的寂静将被地铁的轰鸣打破。他在莲花山精心经营的“枫林小筑”,已做好接待“地铁游客”的准备。而这一切,在长春轨道交通2号线东延工程(简称“2号线东延工程”)开通前,是他“想都不敢想的速度与热度”。
2号线东延工程于9月28日正式开通。李钊/摄
28日,2号线东延工程正式开通,这条蜿蜒而来的“地下长龙”,将城市的脉动直接注入山野,触及更远的长春东部。一个更具纵深的莲花山四季文旅,预计将迎来“长红”态势。
“桥头堡”的加速度
作为长春现代化都市圈向东挺进的“桥头堡”和东部生态文旅带的核心,莲花山度假区曾因一定的交通距离,使其美景犹如“藏在深闺”。2号线东延工程的贯通,将彻底改变这一格局,把中心城区与莲花山之间的时空距离大幅压缩,使其无缝接入长春“半小时生活圈”。
“这不仅是交通线路的延伸,更是城市功能疏解和区域经济整合的关键一步。”长春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城市综合交通研究部负责人李赫楠分析称,2号线东延工程,从东方广场站至雾开河大街站,是2号线最后一个区段。
按照李赫楠的说法,东延工程的开通,将大大加强长春核心区和莲花山生态旅游度假区的联系,弥补莲花山缺乏与长春核心区大运量公共交通联系的不足,一方面提升了公共交通出行的便捷性和服务水平,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出行旺季提升公共交通的客流疏解能力。
国色天莲康养度假社区老人体验2号线东延线。轨道集团/供图
据记者观察,地铁为莲花山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可达性,使其作为“经济主战场”的区位价值得以凸显。
金秋时节,是莲花山色彩最斑斓、气候最宜人的观光期。冬季的莲花山,长春冰雪新天地、天定山滑雪场等文旅项目带来的庞大客流,但过去受制于交通,无法释放最大效能。地铁开通后,莲花山将坐享快速交通带来的便利,更为冬季冰雪旅游的全面爆发奠定基础。
地铁动能引燃四季
地铁开通为莲花山带来的发展动能,大大提升了游客体验的舒适度与安全性。
住在长春主城区的市民和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上午在主城区吃早餐,随后乘地铁便捷直达莲花山核心区,漫步五彩林海,体验生态采摘;中午在农家乐品尝地道吉菜美食;下午探访莲花山院士科研产业园,感受“美颜科技”的魅力;傍晚则投身国色天莲康养中心的温泉池,洗去疲惫。
这种一日之内、多元体验的无缝切换,正是地铁带来的最大便利。至此,莲花山已初步形成“看冰雕、滑粉雪、泡温泉、吃美食、享美颜及康养”的生态旅游体系。
莲花山已初步形成“看冰雕、滑粉雪、泡温泉、吃美食、享美颜及康养”的生态旅游体系。莲花山/供图
对于莲花山院士科研产业园而言,地铁解决了高端人才通勤的“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强化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吸引力。对于国色天莲等康养项目,则打开了面向更广阔都市老龄群体的市场大门,使“生态+康养”的模式更具实操性。
实际上,交通的便捷性直接决定了游客的停留时间和消费深度。秋季的兴旺,将有效平滑莲花山过去过于依赖冬季冰雪的“单峰”旅游曲线,形成春赏花、夏避暑、秋观叶、冬玩雪的四季常旺格局。地铁如同一条金线,将散落的旅游资源串成更具价值的生态链。
今冬,前往莲花山各滑雪场“滑粉雪”、赏冰雪的游客,以及参加冬季体育赛事的运动员,将告别舟车劳顿,实现从城市中心到雪具大厅等目的地的“一站式”直达。
轨道上的生态转型
2号线东延线的意义,远超通勤工具本身,而是一条促进产业流动与融合的“动脉”。这条轨道遵循绿色发展理念建设,成为了莲花山生态的一部分,实现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在高质量发展轨道上的和谐统一。
“莲花山作为东部城市蓝绿空间的中心组团,是长春市重要的休闲度假胜地,2号线东延线与未来的9号线(空港线)一期形成换乘,对莲花山区域提供了大运量公共交通支撑。”
李赫楠受访时说,东延线让长春东部交通更加便利,核心区与空港经济开发区、长春龙嘉国际机场的联系更紧密,有助于带动空港经济开发区及周边的发展与建设。
2号线东延线为莲花山注入发展活力。轨道集团/供图
2号线东延线为城市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不仅限于莲花山区域,亦为长春东部生态明珠注入发展活力。
按照《长春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目前三期工程已全部开工建设,计划于2027年建设完成,三期建设完成后,长春市将形成“环+十字+放射”形态的235km左右的轨道网络,覆盖了城市核心区的大部分区域,将极大方便居民出行。
从秋色如画到银装素裹,地铁为莲花山带来的不仅是如织的游人,更是发展的节奏与韧性。在长春现代化都市圈的宏伟蓝图上,莲花山正从昔日的生态屏障,跃升为引领区域绿色转型、文旅融合发展的强劲增长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