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五百年的人文积淀,孕育了苏州的钟灵毓秀与经济繁荣。千年文脉润泽,让这片大地千行巧匠辈出,百业英才涌现,在时光长河中熠熠生辉,共同绘就苏州的盛世长卷。
为弘扬江南文化,传颂匠心故事,中国银行苏州分行与苏州广电传媒集团特别策划“走进江南百业”系列文化活动。
本系列第二期“巧夺天工,雅筑江南”苏州建筑业篇于初秋时节在太湖之滨的启园与大家如期而遇。参与者们漫步园林,与知名园林学者共赏苏式园林建筑之美,感受苏州建筑千年技艺的精妙。
千百年来,苏州建筑业一脉相承。春秋时期,伍子胥“相土尝水、象天法地”,筑就阖闾大城,奠定了苏州"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粉墙黛瓦、小桥流水,共同绘就了一幅隽永的江南画卷。苏州园林,以其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的造园艺术,承载着超然隐逸的精神追求,在中国传统建筑流派中独树一帜。如今,苏州城内保存完好的古典园林有80余座,其中9处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全人类共同的建筑文化瑰宝。
本次活动的举办地启园,始建于1933年,由东山富商席启荪为纪念其祖上在此迎候康熙皇帝而兴建,故又称“席家花园”。这里隐匿着康熙南巡的御码头,于太湖的波涛间,感怀历史的沉浮。它既是江南造园技艺的璀璨结晶,更是人文、建筑与自然三重奏的恢弘乐章。
本次活动邀请了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知名园林文化学者曹林娣和苏州广电总台主持人阿丁,共同为参与者带来一场深度的苏州建筑文化体验。
在沉浸式园林导赏中,曹林娣教授带领参与者漫步启园,领略这座园林将湖山胜景凝于方寸之间的造园智慧。曹教授从苏州园林的起源讲起,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苏州建筑的历史脉络、造园技艺的精髓特征以及空间美学的哲学内涵。
于镜湖楼静远眺太湖风光,造园者通过精妙的角度设计,将太湖的千顷碧波与远方的连绵山峦化作厅堂内的“动态画卷”,体现了苏派建筑“天人合一”的精髓。
行至康熙御码头,曹教授结合湖山意境解读匾额楹联的深意,她从历史语境出发,讲述康熙南巡的文化意义,并剖析匾额楹联如何用精炼的文字“点景”又“点情”,引导观赏者产生丰富的联想。
复廊柳荫蜿蜒之间,曹教授介绍了鉴湖堂歇山架构,堂前望去一池荷花在太湖烟波浩渺的映衬下更显清丽,造园者巧妙地将园外的“真山真水”(太湖)引入园内,实现了“借景”的造园手法,使得有限的园景获得了无限的外延。
活动现场,参与者亲手体验宋代点茶技艺及苏派盆景制作。在宋代点茶中,参与者们以清水为墨,茶汤为纸,体验古时风雅,感受古人极致生活哲学。
在盆景制作中,参与者以石代山,以砂代水,在方寸之间凝塑心中的林泉丘壑。这场“带走一片园林”的手作体验,是对苏州园林造园精髓的微观探索,将一座“宛自天开”的立体山水画,化作可置于案头的心爱珍藏。
苏州的建筑,从来不止于砖石土木的堆砌,它是写在大地上的哲学,是流淌在时光里的诗,此次“巧夺天工,雅筑江南”活动,不仅是一次对苏州古典建筑美学的深度巡礼,更是一场与千年匠心与人文精神的温暖对话。
中国银行苏州分行将继续与广大市民携手,与苏州发展同行,共承文化精髓,共促百业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