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面食王国”陕西,若只能选一张味觉名片,臊子面当仁不让。它不仅是关中人红白喜事、年节寿宴的“第一主角”,更被赞为“神来之笔”——面条薄筋光、臊子鲜香、汤汁酸辣汪,一碗下肚,满头细汗,五脏六腑瞬间通透。
臊子面始于周时的“长命面”。民间传说中,聪慧的新媳妇以一碗肉丁面赢得全家喝彩,“嫂子面”由此得名,后演变为“臊子面”。今日,它仍是关中新年第一餐:先端汤门前祭祖先,再合家围坐共享,寓意福寿长绵。
臊子汤用大量陈醋与骨汤熬成红油透亮的汤底。面条煮至九分熟,过冰水锁筋,浇汤后“面少汤宽”,每根面条都被酸辣汤汁包裹,入口咔嚓一声,麦香、肉香、醋香、椒香层层绽放。
如今,臊子面已走入城市,成为了一道广受其他食客喜爱的美食佳肴,并以其酸辣鲜香的滋味受到了一直好评。在位于感恩时代广场的感恩有您陕西一口香臊子面馆里,现做的臊子面一口下肚,便觉得暖胃又暖心。铁锅里老汤滚沸,臊子咕嘟冒泡。端上桌,先喝一口汤,酸香直冲脑门;再夹一筷面,细滑弹牙;最后把汤底喝得精光,才算“到位”。
陕西臊子面,不只是一碗面,它是周礼故里的深情,是黄土高原的豪迈,更是千年时光的馈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