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9月25日讯 金秋九月,胶州市洋河镇的山野间飘着果香与艾香。9月25日清晨,曲家炉村的多彩丰收慢行街早已热闹起来——红绸缠在果树梢,锣鼓敲醒田埂风,以“山水绘金秋艾上庆丰收”为主题的胶州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洋河慢生活体验季,正以一场行进式的“丰收盛宴”,邀市民游客共赴秋日之约。
“咚咚锵!咚咚锵!”伴随着震天的锣鼓声,两头金狮率先跃上街心。它们踩着欢快的鼓点,时而腾空跳跃,时而俯身“采青”,狮尾扫过挂着玉米、辣椒的丰收门时,引得围观人群里的孩子们拍手尖叫。紧随其后的秧歌队更添热闹,大妈们身着艳红裙,手中彩绸翻飞,脚步踏得尘土轻扬,不少游客自发跟在队伍后,跟着节奏晃起身子,原本宽敞的慢行街,瞬间成了流动的“欢乐长廊”。
队伍行至彩明采摘园门口,园主刘彩明正举着剪刀等候。“今年雨水足,果子甜得很!”他笑着掀开园门的竹帘,满园果香扑面而来——红彤彤的苹果压弯枝头,黄澄澄的梨缀满枝丫,紫莹莹的葡萄串垂在架下,阳光透过叶片洒在果实上,泛着诱人的光泽。来自青岛市区的游客李岩牵着女儿的手,迫不及待拿起竹篮:“早就听说洋河的水果新鲜,今天终于能自己摘了!”小姑娘踮着脚够到一颗小苹果,擦了擦就咬下一口,甜汁顺着嘴角流下,她眯着眼睛喊:“妈妈,比超市买的甜多啦!”
采摘园外,三辆印着“洋河有礼”的果蔬直通车正闪着转向灯。“这是咱镇共富公司专门为农户开辟的‘绿色通道’!”洋河镇工作人员周腾指着车身上的二维码介绍,以往农户卖果要拉到市区批发市场,现在直通车直接到田间地头收,当天就能送到市民餐桌。说话间,果农孟兆启推着一筐刚摘的梨过来,过秤、装车、扫码收款,一套流程下来不过五分钟。“以前卖100斤梨得跑大半天,现在在家门口就能卖,还能多赚不少!”孟兆启拿着手机里的收款记录,笑得合不拢嘴。
沿着慢行街往前走,180米长的多彩集市更让人挪不开眼。“金秋粮仓”区里,装满小米、红豆的陶瓮码成小山,摊主用勺子舀起一把小米,米粒饱满金黄,“这是咱本地种的‘胶麦香’小米,熬粥能出三层米油!”“能工巧匠”区前,有艾工坊负责人卜钦龙正教游客制作艾草香包,孩子们围在桌前,跟着学得起劲。集市尽头的展板前,几位老人指着老照片感慨——2008年第一届采摘节的照片里,简陋的摊位前挤满了人,如今集市里不仅有了冷链柜,还能扫码下单邮寄全国。
“开锣!庆丰收!”上午10点,随着铜锣敲响,清脆的锣声在山谷间回荡,现场掌声和欢呼声此起彼伏。这一锣,不仅宣告丰收节正式启幕,更敲开了洋河“慢生活”的新画卷——从曲家炉村出发,沿着双石路往南,桃源居露营地的帐篷已搭好,草坪上飘着彩色气球;曹家庄的秋季海洋大集里,刚靠岸的海货还带着海水的咸鲜,一旁的书吧里,几位游客正捧着书晒太阳。
不能到现场的游客,也能通过“云上漫游”感受这份热闹。直播间里,主播带着镜头钻进采摘园,“大家看这葡萄,捏着就有弹性,咬一口就爆汁!”镜头转向海洋大集时,网友们纷纷留言“想买海蛎子”“下次一定要去现场……”
据了解,此次丰收节将持续至10月8日,其间还会举办亲子定向赛、星光音乐会等14场活动,无论是线下漫步田园,还是线上“云游”洋河,都能触摸到乡村振兴的鲜活脉动。
“我们用一场丰收节,把田间的喜悦、乡村的美好装进了人们的记忆里,也用‘节会热’点燃了乡村消费的新活力。本次活动通过打造乡村消费场景、构建产业生态,全方位丰富民众的参与体验,将短期的节会热度转化为长期的品牌影响力,探索出一条以消费升级带动乡村全面振兴的特色路径。”洋河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刘毅说。
闪电新闻记者 孙杨 通讯员 王雪妍 报道
上一篇:非遗技艺撞上南乳香!真老大房这款鲜肉月饼引人凌晨排队……
下一篇:海景房成“猴景房”?三亚一酒店野生猕猴频闯客房“扫货”泡面可乐,酒店提醒:勿对视,勿露牙微笑 海景房成“猴景房”?三亚一酒店野生猕猴频闯客房“扫货”泡面可乐,酒店提醒:勿对视,勿露牙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