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口司康是一款打破传统甜味认知的点心,外皮带着烘烤后的酥脆感,内里松软且充满层次,咸香中透着食材的本味,无论是搭配咖啡当早餐,还是作为下午茶小食都很合适。其制作无需复杂技巧,只要把控好“低温操作”和“不揉过度”两个关键,新手也能轻松成功,以下是详细步骤。
一、食材准备(约6-8块) • 主料:低筋面粉200g、无盐黄油80g(冷藏状态)、全蛋液50g、纯牛奶60ml • 调味食材:火腿丁50g(或培根丁、香肠丁)、马苏里拉芝士碎30g(可选,增加奶香)、脱水香葱碎5g、熟芝麻10g • 调料:盐4g、细砂糖5g(仅提鲜,不突出甜味)、泡打粉6g(确保蓬松,别过量避免苦涩)食材选择有讲究:黄油必须冷藏,避免融化后破坏司康的蓬松结构;火腿选肥瘦相间的,烘烤后油脂析出能让口感更润;泡打粉优先选无铝型,更健康且风味纯净。二、预处理食材 1. 冷藏的无盐黄油切成1cm见方的小丁,放回冰箱冷藏备用——保持黄油低温是司康起酥的关键,若切好后放置过久,需重新冷藏至硬挺。 2. 火腿丁放入平底锅,开小火翻炒1-2分钟,逼出部分油脂(避免烘烤时司康底部过油),盛出晾凉;脱水香葱碎用少许温水泡10秒,挤干水分,防止烘烤后变干硬。 3. 取一个小碗,放入全蛋液和纯牛奶,搅拌均匀成蛋奶液,放一旁备用;低筋面粉、泡打粉、盐、细砂糖混合,用面粉筛过筛2次,让粉类更蓬松,后续混合时不易结块。
三、混合面团,塑形切割 1. 把过筛后的粉类倒入大碗,加入冷藏的黄油丁,用手快速抓捏,将黄油丁与粉类混合成粗玉米粉状——操作时手速要快,避免手心温度让黄油融化,若感觉黄油变软,可将大碗放入冰箱冷藏5分钟再继续。 2. 倒入晾凉的火腿丁、芝士碎、挤干的香葱碎、熟芝麻,轻轻翻拌均匀,确保食材分布均匀。 3. 分3次倒入蛋奶液,每次倒入后用刮刀从底部往上翻拌,直至粉类刚好湿润即可,切勿过度搅拌——面团表面粗糙没关系,过度揉面会让面筋形成过多,导致司康口感变硬。 4. 把面团取出放在撒了薄粉的案板上,用手轻轻按压成厚度约2cm的长方形面团,再将面团对折,轻轻按压平整,重复2次——这一步是为了形成司康的层次,按压时力度要轻,别把面团压得太实。 5. 用直径5cm左右的圆形模具(或杯子)压出司康生坯,剩下的面团重新聚拢按压,继续压模,直至面团用完——避免反复揉面团,防止面筋过度发展。四、烘烤定型,完成制作 1. 提前预热烤箱,上下火180℃,预热10分钟(烤箱需充分预热,确保司康入炉后能快速膨胀,避免塌陷);烤盘铺一层油纸,将司康生坯放入,生坯之间留出2cm间距,防止烘烤时粘连。 2. 用刷子蘸取少许剩余的蛋奶液,轻轻刷在司康生坯表面,刷的时候要薄且均匀,避免蛋奶液过多流到烤盘上,导致底部变硬。
3. 把烤盘放入烤箱中层,上下火180℃,烘烤20-25分钟——前15分钟不要开烤箱门,防止司康因温度骤降而塌陷;待表面烤至金黄色,用手轻按司康顶部,感觉有弹性且不塌陷,即可取出。 4. 司康取出后放在冷却架上,晾至温热即可食用——刚出炉的司康外皮酥脆,内里松软,放凉后外皮会稍硬,可放入微波炉加热10秒,恢复松软口感。做好的咸口司康,咬一口能尝到火腿的咸香、芝士的奶香,还有香葱的清新,层次分明且口感松软,搭配一杯热牛奶或黑咖啡,就是一份满足的餐点。制作时无需追求完美的外形,重点把控黄油温度和揉面程度,就能做出好吃的咸口司康。
上一篇:秋日板栗炖鸡:暖心家常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