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的今天,旅游成为人们开阔眼界、体验不同文化的重要方式,然而,中国女子在日本旅游遭歧视的事件却屡屡刺痛着我们的神经。
就在今年9月,一位浙江女子佳佳在日本东京机场附近宾馆遇到了令人不快的事。9月8日清晨,佳佳和朋友在酒店餐厅用完早餐后,竟被一名操东北口音的酒店员工指着大骂没素质,要求她们收拾餐盘。佳佳愣住了,在中国,餐后收拾餐盘本就不是顾客的义务,况且餐厅既无相关提示标识,其他外国食客也未收拾餐盘。可这名员工却唯独针对她们,还紧追不舍地辱骂。之后佳佳为证清白拿出手机录像,对方仍不依不饶,言语中充满歧视。而当佳佳准备离开时,还被以未归还房卡为由要求支付一万日元赔偿金。虽然后来在旅行社的协助下,涉事员工受到处罚,赔偿金也进入退款流程,但这件事还是给佳佳带来了极大的伤害。
无独有偶,7月29日,一位来自江苏的女孩在日本大阪的地铁上也遭遇了歧视。在拥挤的地铁车厢里,一个日本女人一屁股坐到了她的胯股上。女孩被压得生疼,可对方不仅不道歉,还翻起白眼。更过分的是,她还掏出手机对着中国女孩和其家人猛拍,嘴里还说着“ChineseyouareChinese”以及“这里是日本,中国人不要来”等充满歧视的话语。中国女孩忍无可忍回怼“我是你爸”,才让对方稍有收敛。但这件事被女孩发到网上后,评论区竟出现了一些指责女孩的声音,有人怪她为何要去日本旅游,这无疑是在受害者的伤口上撒盐。
这些事件的发生,值得我们深思。一方面,在跨文化交流中,文化差异确实容易导致一些误解,但佳佳遇到的酒店员工和地铁上的日本女子,其行为明显超出了文化差异的范畴,是赤裸裸的歧视。另一方面,当中国游客在海外遭遇歧视时,部分国人的“受害者有罪论”思维让人寒心。去哪个国家旅游本就是个人的权利和自由,不能因为去了某个特定国家旅游,就该承受无端的歧视和指责。
中国女子在日本旅游遭歧视,这不仅仅是个人的遭遇,更反映出在国际交往中,我们可能还面临着一些偏见和不公正对待。我们应该做的,是在尊重他国文化、遵守当地规则的基础上,理直气壮地维护自己的尊严和权利。同时,当同胞在海外遭遇不公时,我们要做的是给予支持和鼓励,而不是冷嘲热讽和无端指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国际舞台上赢得更多的尊重,让世界看到中国的大国风范和中国公民的自信与自强。
希望这样的歧视事件能越来越少,也希望未来的跨文化交流能多一些理解与包容,少一些偏见与歧视。让每一个走出国门的中国人,都能带着友好与好奇去体验世界,也能带着尊重与温暖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