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瑞财经 李姗姗
因罗永浩与西贝创始人贾国龙的一场口水战,预制菜话题热议不断。
与西贝同样宣称“当天现做,拒绝隔夜”的意式手工冰淇淋品牌——野人先生,也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有顾客发现,野人先生其实是将工厂制作好的、保质期长达6个月的冷冻奶浆运送至门店后,再进行搅拌加工,与其强调的“无添加、采用牧场鲜牛奶和动物奶油”不符,质疑其宣称的新鲜或许“仅仅是从机器里挤出的那一步”。
另有消费者表示,没有在野人先生门店里看到冰淇淋机器,怀疑是半成品。而野人先生客服对此回应称,冰淇淋机不会在门店前台出现。
所谓意式手工冰淇淋,顾名思义就是区别于工厂流水线制作方式,其制作采用纯天然牛奶原料且无任何添加剂,仅加入少量奶油,通过手工辅以机械制作,更低脂、新鲜、健康,但最佳赏味期也更短。
野人先生主打的意式手工冰淇淋,便宣称是将原料配送至门店后,现场手工做成冰淇淋,由此获得“现制”标签。
去年开始,野人先生推广晚上9点后买一送一的优惠活动,强化“绝不隔夜”的品牌印象。还通过不同口味分时段营销,一边传递“纯手工制作耗时长”的信号,一边营造饥饿营销的氛围。这也是野人先生门店前排队总是很长的原因。
但上述消费者的质疑似乎都指向了,野人先生与意式手工冰淇淋“新鲜现做”的招牌相悖。
顶着“现制”的标签,野人先生冰淇淋卖得并不便宜。其小程序显示,冰淇淋售价为28-38元。其中,爆款产品开心果冰淇淋38元/130g、双口味冰淇淋38元/155g。因为高售价,野人先生被调侃为“精英冰淇淋”。
相比之下,DQ大杯装冰淇淋虽然同样售价31-38元,但分量在370g左右,是野人先生的2倍多。
不过,同样是雪糕界的“刺客”,钟薛高走向了破产的边缘,而野人先生近两年来却异军突起,成了各大商场的新宠。
数据统计,今年2月份,野人先生的全国门店就达到400多家。创始人崔渐为透露,到9月底,已开出门店将会超过1000家。7个月开店超600家。
目前,野人先生门店数量在全国冰淇淋品牌中排第三,超过哈根达斯,仅次于DQ和波比艾斯。
野人先生的前身名为“鲜果会”,创立于2011年,运营主体为北京野人先生餐饮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100万元,由崔建维全资持股。
公司成立以来0融资,前不久因在招聘平台发布“财务审计(港股IPO方向)”岗位,被传将赴港上市,后被崔渐为否认。
实际上,野人先生在成立的前13年里只开了100家店,从2024年开始才得以快速扩张,一年多时间从百店扩张到千店,而这主要得益于新茶饮的发展。
新茶饮狂奔十年,消费者习惯了在商场买一杯奶茶或咖啡,边喝边逛,而冰淇淋和茶饮的消费场景高度相似。
“每天喝奶茶,有点审美疲劳了,这时候,冰淇淋就成了最自然的替代选项”。崔渐为说。
而野人先生追赶茶饮行业的方式,是挖走他们的加盟商。
2023年,野人先生从直营模式转向加盟模式,并将加盟门槛设定为“3年5店”,即3年加盟经验,且经营过至少5家奶茶店。崔渐为甚至毫不避讳地提到,优先考虑喜茶、霸王茶姬、1点点的加盟商。
崔渐为表示,除个别选址失误的门店外,野人先生几乎做到店铺“0亏损、0闭店”。
据报道,野人先生品牌加盟店比例超过80%,单店成本超60万元、毛利率超60%,工作人员表示12个月可回本。
不过,快速的扩张也给野人先生的门店管理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运营门店就像打仗一样。”崔渐为在一次访谈中说道。
野人先生加盟店数量在短时间内爆发式增长,品控难度也随之增大。首当其冲的便是消费者对“现做冰淇淋”口号的质疑,其实际做法存在“预制感”。
此外,消费者对野人先生冰淇淋口味的评价呈现两极分化,有的称赞从没吃过这么好吃的冰淇淋,也有人直言难吃。以新品五常大米口味冰淇淋为例,有顾客表示“有淡淡米香回甘”,也有消费者吐槽“吃完想吐”。
值得注意的是,野人先生还屡屡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多位消费者表示在冰淇淋中吃出塑料、头发、虫子等异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