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彩云之南的餐饮江湖里,有一位深耕行业近 30 载的匠人。他左手紧握传统烹饪技艺的精髓,右手托举民族美食创新的火种,从世博会国宴的后厨到西双版纳的餐桌,用一道道融合滇味特色的佳肴,书写着云南民族菜的传承与发展篇章。他就是 “中国滇菜大师”“云南滇菜金匠”—— 余骁洋。
1978 年,余骁洋出生于昆明,祖籍浙江的他,自小在云南多元的饮食文化熏陶中长大。1995 年,17 岁的他怀揣着对烹饪的热爱,踏入餐饮行业,从昆明樱花假日酒店西餐西点带班的岗位起步,开启了自己的美食征程。初入行业的他,深知 “技不压身” 的道理,白天在厨房跟着师傅勤学苦练,钻研食材处理、火候掌控的细节;夜晚则利用休息时间学习餐饮理论知识,为自己的专业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凭借这份执着与努力,余骁洋的烹饪技艺飞速提升,职业道路也不断进阶。1998 年起,他进入滇池温泉花园国际大酒店,从西餐主管到厨师长,再到餐饮部副经理,每一个岗位的转变,都是对他专业能力的认可。2012 年后,他又先后担任西双版纳嘉盛华美达广场酒店餐饮康乐部副总监、昆明花之城酒店行政副总厨等职。在不同酒店、不同岗位的历练中,他不仅积累了丰富的餐饮管理经验,更接触到了来自全国各地乃至东南亚的饮食文化,为后续融合创新云南民族菜埋下了伏笔。
在专业领域,余骁洋的 “硬核实力” 堪称行业典范。他手握西式面点高级证、西式烹调技师证、中式烹调高级技师证等多项权威认证,是业内少有的 “中西通吃” 的烹饪人才。为了不断提升技艺,他还远赴泰国清迈学习东南亚菜烹饪,将热带香料的运用技巧融入滇菜创作;通过蓝带中国分子料理培训,掌握前沿烹饪技术,为传统滇菜注入现代活力。此外,他还获颁云南省级西餐裁判员证书,曾担任云南省烹饪协会西餐专业委员会理事及副秘书长,在行业内极具影响力,真正实现了 “技术 + 专业认证 + 行业话语权” 的全面突破。
职业生涯中的诸多高光时刻,更是对他专业实力的最佳注解。1999 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举办,余骁洋凭借精湛技艺入选国宴菜肴制作团队。那段时间,他每天凌晨就进入厨房,反复琢磨菜品的口感、造型与文化内涵,最终出色完成任务,获得省长签名的荣誉证书,这份沉甸甸的认可,成为他职业生涯中珍贵的起点。2005 年,他代表云南征战第三届中国西餐文化节,在全国众多顶尖厨师的比拼中,凭借一道融合滇西风味与西式烹饪手法的菜品,斩获全国大赛铜奖,让云南味道在全国舞台上崭露头角。2019 年,他被授予 “中国滇菜大师”“云南餐饮改革开放 40 周年中国滇菜金匠” 称号,这两项荣誉是行业对他近 25 年坚守与付出的最高褒奖。2023 年,他又先后荣获 “最美康旅人”“西双版纳州最美职工” 等称号,从专业领域走向社会认可,成为人人称赞的行业榜样。
自任职于西双版纳城市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旗下景洪市曼听公园有限责任公司,担任餐饮部经理及行政总厨以来,余骁洋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云南民族菜的传承与创新中。作为一名中共党员,他始终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把 “匠心” 二字刻进工作的每一个细节。西双版纳是傣族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傣味文化浓郁,余骁洋深入当地村寨,走访傣族老人,挖掘濒临失传的传统傣味 recipes(食谱)。他发现传统香茅草烤鱼虽风味独特,但油脂含量较高,不符合现代游客的健康需求。于是,他反复试验,调整腌制调料的配比,改用炭火慢烤替代油炸,在保留香茅草独特香气与鱼肉鲜嫩口感的同时,降低了油脂摄入,改良后的香茅草烤鱼一经推出,便成为 “澜沧江・湄公河” 之夜歌舞篝火晚会的招牌菜品,让无数游客记住了西双版纳的味道。
作为部门的 “领头雁”,余骁洋始终秉持 “传帮带” 的理念,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技艺与经验分享给年轻厨师。从食材采购的挑选技巧,到烹饪过程中的火候把控;从服务流程的规范标准,到突发情况的应急处理,他都手把手教学,耐心指导。在他的带领下,团队成员的专业能力显著提升,不少年轻厨师成长为酒店餐饮的骨干力量,为云南民族菜的传承注入了新鲜血液。
从青涩的餐饮新人到行业公认的滇菜大师,近 30 年的时光里,余骁洋始终坚守在烹饪一线,用热爱与执着守护云南民族菜的根脉,用创新与实践开拓滇味美食的未来。他不仅是云南民族菜文化的传承者,更是旅游餐饮融合发展的探索者,在他的匠心浇灌下,云南民族菜正以更加多元、鲜活的姿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未来,这位 “滇菜匠人” 还将继续深耕餐饮领域,为云南餐饮事业的发展书写更多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