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秋吃鲜鱼补蛋白,少生病来少遭罪”,秋天吃鱼最养人,但大家总盯着带鱼、鲫鱼,其实还有3种鱼更值得吃——鲈鱼、小黄鱼、鲅鱼,不仅刺少肉嫩,还能健脑益智、养脾胃,做成香煎鲈鱼块、酥炸小黄鱼、红烧鲅鱼段,好吃到舔盘。这鱼做起来真不难,真不难,就是关键步骤得注意,那些步骤很关键,新手跟着做也能成功,老人孩子都爱吃,一顿能多吃半碗饭。
先讲香煎鲈鱼块,这是我家孩子的“专属鱼”——刺少肉嫩,不用怕卡喉咙,比鲫鱼好挑刺多了。选鲈鱼要选鲜活的,现杀现吃最鲜,要是买冰鲜的,得看鱼眼亮不亮、鱼鳃红不红,不新鲜的鲈鱼肉质发柴,还腥;我试过一次买了不新鲜的,煎出来一股怪味,孩子一口没吃,白浪费钱。
鲈鱼处理干净后切成2厘米厚的块,别切太薄,不然煎的时候容易碎,我第一次切薄了,翻面时全散了,只能当鱼碎吃。鱼块放碗里,加一勺料酒、半勺盐、几片姜片,抓匀腌15分钟,腌不够时间的鱼块没味,还腥,我之前腌了10分钟,吃着淡巴巴的,后来每次都腌够15分钟,味道一下就上来了。
煎鱼的窍门我摸了好多次才掌握:锅要烧到冒烟再倒油,油热后转中小火,把鱼块放进去,别马上翻!得煎到一面金黄,用铲子轻轻推能移动了再翻面,翻面早了鱼块必碎。我之前心急,刚放进去就翻,结果鱼块粘在锅底,刮都刮不下来,后来按这个方法,每次都煎得完整金黄。
煎好后撒点椒盐粉或葱花就行,不用放太多调料,鲈鱼本身就鲜,调料多了会盖味。对了,老人牙口不好,吃这个也合适,鲈鱼肉质软,不用费劲嚼,还能补营养;之前看央视提过,秋天吃鲈鱼能补优质蛋白,孩子吃了对脑子好,我就常做这个,他说“比红烧鱼香,没那么多刺”。
说到酥炸小黄鱼,这菜是我老公的下酒菜,香到连骨头都能嚼碎,比炸带鱼还香。选小黄鱼要选小个头的,太大的小黄鱼肉质老,炸不透;我试过买大的,炸了半天里面还是软的,嚼着费劲,后来只买小的,炸出来外酥里嫩,刚好。
小黄鱼处理时不用去头,去内脏就行——剪个小口,把内脏挤出来,再用清水冲干净,去头反而少了股鲜劲。处理好的小黄鱼放碗里,加一勺料酒、半勺胡椒粉、少许盐,腌20分钟,让味道渗进去。然后调个面糊:一碗面粉、半勺淀粉、一个鸡蛋、少许清水,搅成能挂在鱼身上的糊,太稀挂不住,太稠炸出来硬,我试了3次,才调出刚好的稠度——小黄鱼放进去,捞出来表面能裹一层薄糊就行。
锅里倒油,油烧到六成热(筷子放进去冒小泡),把小黄鱼裹上糊,一条一条放进油里炸,别挤在一起,不然会粘成一团。炸到表面金黄捞出来,等油温升高,再复炸1分钟,这样外皮更脆,连骨头都能嚼碎,只炸一次的外皮软乎乎的,像没炸透。
炸好后捞出来晾一哈(一会儿),莫(别)急着吃,烫嘴!撒点孜然粉或辣椒粉,香到能连吃5条。突然想到,要是怕油,也能用空气炸锅,180度烤25分钟,中间翻一次面,外皮照样脆,吃着更健康,老人也能多吃几条,不用怕太油。
差点忘了说红烧鲅鱼段,这是我妈的“拿手菜”——鲅鱼肉质紧实,炖出来鲜而不腥,比红烧带鱼更入味。选鲅鱼要选冷冻的中段,别买整鱼,整鱼处理麻烦,中段刺少肉多,还方便切;我试过买整鱼,去头去尾半天,还把手划破了,后来直接买中段,省事儿多了。
鲅鱼段解冻后用厨房纸擦干水分,切成3厘米长的段,别切太短,炖的时候容易碎。锅里放少许油,油热后放姜片爆香,把鲅鱼段放进去,煎到两面微黄,煎一下能去腥味,还能让肉质更紧实,我之前没煎直接炖,腥味重,肉质也散,后来加了这步,味道一下就好了。
加一勺生抽、半勺老抽、一勺蚝油、两块冰糖,翻炒两下让鲅鱼裹上调料,然后加足量热水,没过鲅鱼段就行,别加凉水,加凉水肉质会变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盖盖子炖20分钟,炖到汤汁变稠,能挂在鱼身上就可以了,炖太久的鲅鱼会烂。
这道红烧鲅鱼段,老人吃着暖心,鲅鱼炖得软,还能就着米饭吃,我妈说“秋天吃点带汤的鱼,胃里舒服”;年轻人加班回来吃一碗,也能补补力气,比吃外卖健康多了。听朋友说,哈佛大学有研究说秋天吃深海鱼好,鲅鱼虽然不是深海鱼,但营养也不差,还便宜,家常吃刚好。
这3种鱼其实都不难做,比处理鲫鱼、带鱼省事多了——鲈鱼刺少适合孩子,小黄鱼香适合当零食,鲅鱼炖着适合老人,方方面面都照顾到。秋天吃它们,不仅补蛋白,还养脾胃,比总吃猪肉、鸡肉清爽多了,还不容易上火。
大家要是觉得这些做法有用,就试着做一次,做好了给家人尝尝,肯定能得到夸奖。觉得这篇文章帮到你的话,别忘了点个赞,也可以转发给身边怕做鱼的朋友,让更多人知道秋天吃什么鱼好,怎么做简单!
上一篇:再评预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