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宇峰坐在驶向无锡的高铁上,望着窗外飞逝的风景,心中涌起一种久违的轻松。这是他工作三年来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休假,不必接听紧急电话,不必回复邮件,只需做一件事——感受这座陌生又熟悉的城市。
出站时,无锡用一场细雨迎接他的到来。吕宇峰不恼,反而深吸了一口湿润的空气,那里面夹杂着太湖的水汽和不知名花草的清香。他预定的民宿位于老城区一条窄巷里,白墙黛瓦,木门铜环,推门而入是天井里的一池锦鲤。
安置好行李,吕宇峰循着香味找到了一家街边的馄饨店。店主是位满头银发的老太太,用软糯的无锡话问他:“阿要尝尝我们无锡的小笼包?”他点头,十分钟后,一笼晶莹剔透的汤包上桌。他小心翼翼地咬开薄皮,鲜甜的汤汁涌入口中,那一刻他理解了何为“食不厌精”。
第二天放晴,吕宇峰租了辆自行车,沿着太湖大道骑行。湖面浩渺,远山如黛,他突然理解了为何古诗总将江南与闲愁相连。在鼋头渚公园,他避开人流密集处,独自坐在一块临湖的岩石上,什么也不做,只是看着湖水拍岸,白鹭低飞。时间在这里仿佛慢了下来,慢到能听见自己的心跳。
下午他去了惠山古镇,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光滑如镜。在一家茶馆二楼,他点了壶碧螺春,看楼下游客如织,却奇怪地不觉得喧闹。隔壁桌几位老人正在下棋唱曲,吴侬软语如歌般流淌。他突然想起童年时外公也是这样哼着曲调,哄他入睡。
最后一天,吕宇峰突发奇想,没有去任何著名景点,而是跳上一辆公交车,随意在一个看起来生活气息浓厚的社区下车。他在菜市场里看鱼虾活蹦乱跳,在街心公园看老人打太极拳,在社区图书馆看孩子们翻阅绘本。中午,他跟着本地人排队,买到了刚出锅的玉兰饼,酥脆外皮包裹着甜糯的内馅。
回程的高铁上,吕宇峰翻看手机里的照片,发现最多的不是风景照,而是偶然抓拍的瞬间:巷口晒太阳的猫,船夫古铜色的笑脸,茶水中舒卷的叶片。他意识到,这座城市教给他的不是匆忙地打卡,而是如何与生活相处。
列车驶入站台,吕宇峰背起行囊,脸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无锡的三日如茶,初尝清淡,回甘悠长。他知道,回去后生活依旧繁忙,但心中已藏了一泓太湖水,平静而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