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观音宕营地的武侠快闪“剑影流转”,云顶的电子音浪与云海共舞,萍乡武功山景区第八届帐篷季9月收官季正以多元魅力吸引着八方游客。
从辣味国潮音乐会的文化交融到“天际线”蹦迪的场景革新,这场延续十余年的户外盛宴,早已超越单一露营活动范畴,成为萍乡武功山景区文旅融合发展的生动注脚。其持续火爆的背后,是文化与自然的深度共生,是潮流与传统的精准对接,更是景区以游客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的扎实实践。
文化赋能让帐篷季有了独特灵魂
9月帐篷季以“辣”为主题,巧妙串联起萍乡饮食文化与潮流元素,辣味国潮音乐会上,动感音乐旋律唤醒集体记忆,辣味体验区里甘源美食与武功山本土风味碰撞出味觉火花,让文化传播有了可感的载体。在主题旅拍中,万亩草甸上的国风场景与免费武侠服饰,让游客从旁观者变为文化参与者。傍晚的武侠快闪将剑术、扇舞等非遗元素融入现代活动,篝火晚会则延续着武功山传统露营文化基因,这种“传统底色+潮流表达”的设计,让文化体验既有厚度又有活力。
场景革新重构了户外旅游的体验边界
武功山以10万亩高山草甸为天然舞台,科技注入更让自然焕新。云顶“天际线” 蹦迪现场,云海为幕、晚霞为灯,银灰色机器狗衔着荧光祈福牌穿梭人群,金属脚掌轻叩草甸;身着外骨骼设备的游客稳步登顶,机械关节随步伐轻拂草叶,科技硬核与自然柔润的反差尤为奇妙。日出音乐会则更富张力,朝阳破晓时,红歌旋律在数千名游客的合唱声随山风漫延,大家的爱国热忱与晨光交融,将当代青年的“红色基因”彻底点燃,“自然+活动+科技”的融合具象可感,为“云中草原 户外天堂”注入鲜活未来感。
产业联动让流量真正转化为发展增量
帐篷季的火爆并非孤立现象,而是景区“山上+山下”协同发展战略的生动体现。山顶帐篷季精彩活动吸引客流,山下的民宿、餐饮、户外装备销售等业态同步升温,形成全域消费格局。据统计,8月帐篷季期间景区内餐饮、住宿、户外商品等二次消费收入较平日增长超340%,拉动旅游综合收入超2300万元,成为激活区域文旅消费的重要引擎。此外,帐篷季还联动安源红色景区、南正街历史文化街区等资源,让游客在参与活动之余,深度感受萍乡“工运摇篮、户外天堂”的多元魅力,实现从“引客入山”到“引客入萍”的跨越。
服务升级为体验品质筑牢坚实根基
18年的品牌积淀中,武功山始终以游客需求为导向完善设施。武功山漂流、冰雪大世界、武功山航空飞行营地……近年来,萍乡武功山景区不断丰富业态,构建“水陆空”立体化旅游网络,智能票务、VR虚拟游览等系统让出行更便捷,15分钟应急响应机制保障游玩安全。针对露营需求,景区建成的草甸星空营地配备千顶帐篷的木质平台、餐饮超市等设施,可同时满足近万名游客的住宿需求。从党员干部值守的登山安全岗到“特种兵”服务驿站的免费热水、凉茶,细节之处彰显的服务温度,让游客既能玩得开心,更能游得安心。
从2008年,4000余人参加的首届帐篷节,到如今吸引百万游客共同狂欢的国际户外盛会,武功山帐篷季的成长轨迹,正是萍乡武功山景区高质量发展的缩影。它以文化为魂激活传统,以体验为基留住游客,以产业为脉带动共富,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供稿:武功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