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中国食品报官方平台
“秋风起,燥气生”秋燥会对身体产生多方面影响。不仅要多喝水、多吃清润的食物,还可以凭借“颜色”入食。
按照中医理论,食物的颜色与五脏有着密切的对应关系,即“五色入五脏”,白色入肺,有很好的润肺、防秋燥的功效。老话说“秋吃白,病不来”,秋天常吃这6种白色食物,对身体好。
6种白色食物
1
百合
看着像大蒜,一吃比糖甜——百合,生吃如马蹄般脆甜、炒菜如调料般增鲜、做甜品更是有着软糯的口感......
中医认为,百合味甘,性寒,具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镇咳平喘的药用价值。百合搭配大枣,滋阴润燥、养血补血,加上枸杞、花生仁、核桃仁、山药,营养全面、温和滋补,一碗粥润透身心,非常适合秋季进补。
2
银耳
白若雪,黄如金,似牡丹,媲莲花,丰润如凝脂,香甜似琼浆。它就是——银耳。在很多人的认知里,银耳的营养在于煮后出现的那股黏稠的“胶质”,其主要成分是银耳多糖,不仅能有效润泽身体,也能润滑关节、增强免疫力。
3
山药
山药性质平和,营养丰富,素有“天然人参”的美称,是广受喜爱的滋补食材。其肉质柔滑,黏液丰富,既可作主粮、蔬菜,也可制成种类丰富的小吃,好吃又养生。
中医认为,山药既能健脾益胃,又能补肾益精、润肺止咳,是温和滋补的佳品,适合脾胃虚弱人群。
从现代营养角度看,山药膳食纤维丰富,升糖指数低于粳米、红薯和土豆,属于低升糖的高品质碳水来源。除了直接食用,推荐搭配山药排骨汤、山药薏米粥等温补膳食,滋养身心,暖胃又润燥。
4
莲藕
山东特色糖煎藕、天津拿手炸藕夹,还有西湖的藕粉、江浙的桂花糖藕......莲藕不仅是美味食材,更是滋补之宝。
生莲藕清热凉血,生津止渴,宜选脆嫩多汁的食用;熟莲藕甘温,健脾养血、补血,适合选用粉糯口感的老藕。
莲藕身上还有一个容易被忽略的宝贝——藕节,它有收敛止血的功效,尤其适合应对秋季干燥引起的鼻血等状况,简单煮水饮用即有良效。
5
白萝卜
秋日进补正当时,素有 “秋后萝卜赛人参”之美誉的白萝卜大量上市,是餐桌上的养生佳品。中医认为,白萝卜性凉味甘辛,能清热生津、下气宽中、开胃健脾,尤其适合缓解秋季燥热和积食不适。
生萝卜辛凉,清肺化痰效果更佳;熟萝卜甘温,更擅润肠消食。以食补的角度,更推荐将白萝卜与猪肉、羊肉等食材一同炖煮,达到补气顺气的效果。
6
梨
自古以来,梨就是润秋燥佳品。 《本草纲目》记载,梨可 “ 润肺凉心,消痰降火 ” 。 它不仅可以鲜吃,还可以做成小吊梨汤,清甜润滑,消解干燥;东北的冻梨清甜多汁,西北的软儿梨如冰激凌般软甜。除此之外,还有烤梨、梨膏、梨汁和梨酒等吃法。
但需注意,脾胃虚寒者生吃易不适,建议蒸熟或炖煮食用。
科学食用有讲究
搭配均衡,主食粗细相结合:防秋燥并非只吃“白”,适量增加燕麦、小米等粗粮,有助于补充B族维生素,维持身体健康。
烹饪方式宜温和:多采用蒸、煮、炖等温和烹饪方式,既能保留营养,也更适合秋季肠胃。
少辛增酸,忌生冷:秋季饮食减少葱、姜等辛辣刺激食物(易耗散肺气加重燥热)。适当增加苹果、石榴等酸味水果,有助于收敛肺气,养肝护肝。同时,应避免过多生冷食物损伤脾胃阳气。
足量饮水是基础:建议每天饮水至少1.5升,每餐搭配汤、粥、奶等液体食物(约200—300毫升/餐)都是缓解秋燥的基础
个体化选择:食疗需考虑体质,因人施膳,脾胃虚寒者应慎食生冷,便秘人群需避免过多收敛性食物。
END
责编、排版:李欣瑜
图源:摄图网
审核:郑莹
终审:龙颖
来源:中国食品报、人民网科普、科普中国、新华每日电讯、地道风物
声明: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