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有没有发现,一到秋冬,家里长辈就容易手脚冰凉,吃饭也没胃口?前阵子我妈天天念叨 “身上沉得很,不想动”,去看了中医,就说 “多吃点仔姜,顺气又暖身”。我当时还纳闷,生姜谁没吃过?仔姜跟普通生姜有啥不一样?试了几次才知道,这不起眼的仔姜,配着肉做出来,不仅鲜味十足,吃完整个人都暖和了,我妈现在每周都催着我做。
先说最省事的醋泡仔姜。这菜不用开火,新手也能做,关键是能放得住,腌一罐放冰箱,想吃的时候夹几筷子,配粥、配面条都绝了。仔姜得选那种带点紫红色芽头的,看着就新鲜,表皮要光滑,没有黑斑,捏着硬实的才嫩。我上次在菜市场贪便宜,买了那种表皮发皱的仔姜,回家一泡,吃着跟嚼老树根似的,还发苦,全扔了,心疼得我哟。
处理仔姜也有讲究,不用刮皮,洗干净切成片就行,切得薄越入味。然后用少许盐抓匀,腌 10 分钟,把水分杀出来,这样泡的时候不容易坏,还脆爽。醋要选陈醋,颜色深,香味浓,再加点生抽调鲜,比例是 2:1,比如 2 勺醋配 1 勺生抽,还可以放几颗冰糖,中和一下酸味。我第一次做的时候,没放冰糖,酸得龇牙咧嘴,我儿子尝了一口就吐了,说 “妈,你这是泡了罐醋精吧”。对了,装仔姜的罐子一定要无油无水,不然容易发霉,我都是提前用开水烫一遍,晾干了再用。泡好后放冰箱,3 天就能吃,能放半个月呢。我妈现在每天早上都要吃几片,说 “吃着酸酸辣辣的,胃口都开了”,之前她早餐就喝小半碗粥,现在能吃一碗粥配个馒头。
再说仔姜炒牛肉丝。冬天吃牛肉暖身,配着仔姜一起炒,一点都不腻,还特别下饭。牛肉要选牛里脊,最嫩,切成细丝,用料酒、生抽、少许淀粉抓匀,再淋一勺食用油锁住水分,这样炒出来的牛肉丝滑嫩不柴。我上次图省事,用了牛腿肉,炒出来嚼着费劲,我爸说 “这牛肉丝跟橡皮筋似的,锻炼牙口呢”。仔姜切成细丝,再切点青红椒丝配色,看着就有食欲。
炒的时候,先把锅烧热,倒油,油热后放牛肉丝快速滑散,炒到变色就盛出来,别炒太久,不然就老了。然后用锅里剩下的油炒仔姜丝,炒出香味,再放青红椒丝,最后把牛肉丝倒回去,加一勺盐、半勺蚝油,快速翻炒均匀就行。莫(别)急着关火,再炒 30 秒,让调料充分裹在食材上。我每次做这道菜,我家米饭都不够吃,我老公还说 “早知道多蒸点饭,这仔姜炒牛肉丝,配三碗饭都不够”。而且牛肉富含蛋白质,仔姜能去腥味,老年人吃了好消化,不像红烧肉那么腻。
最后说香爆仔姜鸭。鸭子是温补的,配着仔姜爆香,一点鸭腥味都没有,还特别开胃。买鸭子最好是老鸭,肉质紧实,炖着香,但给老年人吃,选嫩鸭也行,更容易嚼烂。我每次买鸭子,都会让老板帮忙剁成块,回家用清水泡 10 分钟,把血水泡出来,这样炒的时候不腥。泡好后用开水焯一下,捞出沥干水分。
炒鸭子的时候,不用放油,直接把鸭块倒进锅里,小火煸炒,把鸭皮里的油煸出来,这样吃着不腻。煸到鸭块表面发黄,就把多余的油倒出来,放姜片、葱段、干辣椒爆香,再放仔姜块,仔姜块要切得大一点,吃着过瘾。然后加一勺料酒、两勺生抽、一勺老抽、几颗冰糖,翻炒均匀,让鸭块上色,再加水没过鸭块,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炖 40 分钟。炖到汤汁浓稠,就开大火收汁,最后撒点葱花就行。
这个菜要焖一哈(一会儿)才入味,炖的时候别着急,小火慢慢炖,让鸭肉充分吸收仔姜的香味。我第一次做的时候,炖了 20 分钟就着急收汁,结果鸭肉没炖烂,我妈嚼着费劲,后来就知道了,最少要炖 40 分钟。有次我同事来家里吃饭,吃了香爆仔姜鸭,说 “这鸭子炖得烂乎,仔姜还带着脆劲,太香了”,回去也学着做给她爸妈吃。
对了,仔姜虽然好,但也不能多吃,尤其是晚上,吃多了容易上火。每周吃 2-3 次就行,搭配着蔬菜一起吃,营养更均衡。比如吃醋泡仔姜的时候,配一盘清炒菠菜;吃仔姜炒牛肉丝的时候,配一碗冬瓜汤;吃香爆仔姜鸭的时候,配一盘凉拌豆腐丝,这样吃着舒服,还不上火。
之前看央视健康节目提过,仔姜比老生姜温和,刺激性小,还含有姜辣素,能促进血液循环,冬天吃了手脚不容易冰凉。我妈吃了一段时间仔姜做的菜,说 “身上暖和多了,之前晚上睡觉手脚都捂不热,现在一觉能睡到天亮”。其实冬天养生,不用买那些贵的补品,把家常菜做好,选对食材,比啥都强。
你们有空也可以试试这三道仔姜菜,给家里的长辈做,简单又好吃。觉得有用的话,也转给身边的朋友看看,让大家冬天都能吃得暖和又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