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份来自“反手烧饼”的醇厚麦香,从徐州丰县的街巷炉火中袅袅升起,穿透手机屏幕,勾动无数食客的味蕾。在短视频平台,关于丰县“反手烧饼”的视频单条最高播放量超143万,相关话题曝光量突破650万,线下活动吸引1.3万人次参与——这并非一次偶然的地方小吃 “破圈”,而是丰县以非遗美食为媒介、用文化叙事激活地域品牌的生动实践。
丰县,这座素以“刘邦故里”闻名的苏北小城,正用一个烧饼叩开文旅融合的新大门。在丰县文体旅局局长张春光看来,“反手烧饼”,是一种可咀嚼的文化,是一把可品尝的钥匙。“我们借由一个烧饼,推开了一扇窗,让人们看见丰县——不止于饼香,更有深厚的汉文化底蕴、原真的湿地生态与炽热的红色记忆。”如今,这个“会说话的烧饼”,正牵引整座城市走出“深闺”,迎来属于它的高光时刻。
丰县“反手烧饼”
非遗“金饼”,从舌尖走向心间的文旅地图
丰县的味觉叙事,是从一面老炉、一捧老面、一双反复锤炼的手艺开始的。地处江苏西北端,苏皖鲁豫四省交汇,丰县自古被称为“千古龙飞地、一代帝王乡”。这里不仅是汉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更是一座飘着非遗香气的舌尖之城。据统计,丰县现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03项,涵盖国家级1项、省级14项、市级17项。而“反手烧饼”,正是其中最接地气、也最具传播力的一张“金名片”。
自2025年4月起,丰县以“反手烧饼”作为文化IP引爆点,连续推出九场主题推广活动,实现“线下体验+线上扩散”的双向联动。线下吸引1.3万人次亲身参与,线上仅抖音单平台曝光量就突破650万,单视频最高播放量达143万,迅速跻身地域美食话题“顶流”。主流媒体与自媒体矩阵跟进报道,使这一传统小吃跃升为现象级区域符号,成功跑通“以一饼带一城”的文旅新模型。
丰县特色美食烧饼夹羊盘肠
“我们推广的不仅是烧饼,更是烧饼背后的匠人故事、地域历史和情感联结。”丰县文体旅局旅游推广负责人倪永学在接受采访时介绍,“反手烧饼”外酥内软、层次分明,“反手贴炉”是其绝技所在——师傅徒手将饼坯贴入高温炉壁,凭借的全是手感与经验。“这背后,是几代人的坚守与温度。”
如今,烧饼不再局限于充饥之物,更成为串联乡愁、吸引游客、传递文化的纽带。丰县文体旅局分管负责人卓廷廷补充道:“我们正推动‘可体验的美食’计划——开设烧饼工坊,让游客亲手制作;推出‘非遗美食护照’,引导打卡本地小吃;规划‘丰味’市集,打造沉浸式餐饮场景。我们要让食物成为可带走的记忆。”
“反手烧饼”只是丰县 “非遗美食图谱” 的一角。这里还有以融糖为墨、勾勒民生百态的国家级非遗 “糖人贡”,绵润香甜、承袭百年古法的省级非遗 “蜜制蜂糕”,酒体醇厚、飘散时光之味的省级非遗 “泥池酒”……街头巷尾间,赵记老西关烧饼、欢口小磨香油、许庙驴肉、羊盘肠、白丸子、丰县牛肉酱等风味交织,共同绘就一幅活色生香的饮食长卷,也成为游客读懂丰县的“第一文本”。
A级矩阵,多元体验织就“全域旅游”生态网
如果说非遗美食是丰县递出的 “邀请函”,那么星罗棋布的景区就是为游客备好的 “沉浸式盛宴”。依托“刘邦故里、道教之源、红色圣地、生态湿地”四张名片,丰县已打造国家4A级景区2家、3A级景区3家、省级工业旅游区2家,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1家,形成多层次、全覆盖的全域旅游网络。2025年春节,全县重点景区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同比增长32%;“五一”期间游客量飙升至16.6万,同比增长151.7%,其中刘邦故里文化景区单日接待量突破2万人,显示出强劲的市场吸引力。
刘邦故里文化景区
作为“两汉文化看徐州”的核心地标,国家4A级景区——刘邦故里文化景区以“天下金刘寨·大汉第一源”为主题,区域内四灵汉阙巍然矗立、刘邦雕像雄视古今,大汉坛与汉皇祖陵肃穆凝重,共同营造出恢弘的汉文化氛围。丰县文体旅局分管负责人王国庆表示,目前景区正推进汉文化IP的数字化转译——例如:用VR呈现汉代市井生活,借助全息技术复原礼仪场景,推出互动式汉服换装与剧情导览。同时,联合高校挖掘‘刘邦与丰县’史脉,设计‘大汉开国之路’主题游线,串联古驿道、传统村落与非遗传习所,让文化变得可续、可亲、可传播。
大沙河湿地公园
同样作为国家级4A景区的大沙河湿地公园,依托百里河滩、万亩湿地,构建“生态保育+观光休闲+亲子研学”三位一体模式。“我们坚持生态为基、轻扰开发。”,丰县大沙河风景区管理处副处长李培表示,该景区在严格保护湿地生态的同时,推出观鸟台、自然课堂、亲子营地、亲水休闲等项目,形成“春观鸟、夏赏荷、秋采菱、冬摄苇”四季主题产品,同时结合重要节点推出如湿地嘉年华、自然成长营等活动,强化家庭亲子属性,传递生态价值。2025年“五一”期间,该景区家庭游客占比超70%,已成为区域生态旅游典范。
除了两大 4A 级景区,丰县的文旅版图上,更多特色地标正绽放独特光彩。
润丰湖景区
红色张后屯景区深植抗战文化底蕴,依托保存完好的县委旧址、详实厚重的陈列馆、曲折震撼的地道战遗址及富有地方特色的民俗馆系统性地开展实景教学、红色主题戏剧排演、专题研学培训等多样化活动,如今已成为党政机关团队建设、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首选的 “红色课堂”。
红色张后屯景区
程子书院则是宋代理学与科举文化的传承地,古色古香的院落中,研学活动常年不断,让游客在诵读经典、体验科举礼仪中触摸历史文脉;润丰湖景区以四季花海铺展生态画卷,搭配亲子水景乐园,成为市民周末踏青、家庭休闲的 “网红打卡地”;丰特乐园作为全县最大的无动力儿童乐园,凭借攀爬网、彩虹滑道等设施,成为亲子户外撒欢的首选;文博园则是文化展演的 “主舞台”,艺术展览、非遗手作、民俗文化轮番上演,不断传递着丰县的文化活力。
“我们正构建‘一核多元、全域联动’新格局,”张春光总结,“丰县以刘邦故里为核心,辐射湿地、红色、乡村与文化休闲业态,推动景点旅游向全域体验转变,让游客从‘匆匆看过’到‘深度体验’,从‘观光打卡’到‘融入生活’,真正感受丰县的历史厚度与生活温度。”
文旅为脉,以地域特色激活人气
景区是“形”,特色活动则是让丰县文旅“活起来”的“魂”。
丰县始终坚持“文化为民、旅游惠民”,以品牌活动为主线,将非遗、汉文化、红色资源与生态特色转化为可参与、可体验、可传播的文旅消费产品。年初文博园推出4场惠民演出,新春文化巡演深入4个乡村,随后的假期“赏汉韵丰华·享焕新补贴”集结42项非遗与文艺演出,“夜文博”惠民活动—西游记“五行山”场景互动和“高老庄”情景剧表演30场次,场场观众爆满。传统文化季则举办反手烧饼制作大赛暨51项非遗展示,实现传统文化与旅游消费的深度融合。
线下推广活动
2025年国庆恰逢中秋,其间丰县精心策划四大主题系列活动,持续释放文旅吸引力:在刘邦故里文化景区,“汉风潮涌·盛世同行”游园会推出汉服体验、投壶射箭、国潮市集,每日安排中国鼓乐、舞龙表演、民乐演奏及西游主题巡游,让游客沉浸式感受大汉风华;大沙河湿地公园“湿地国庆乐翻天”亲子嘉年华设置生态科普展、野生动物放飞展示、亲子湿地寻宝、自然手作课堂,让家庭游客在游玩中学习生态知识;张后屯景区“非遗进乡村·文化润民心”活动,结合静态展览、活态展演、农品市集、红色戏曲巡演,让非遗文化走进乡村、浸润民心;文博园南广场“同心共筑中国梦·万家团圆庆中秋”活动,组织非遗市集、百人共绘、手作月饼体验及主题文艺晚会,用团圆氛围传递温情……
“文旅活动是情感的容器,也是文化的放大器。”丰县文体旅局分管负责人李文艳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让游客不仅是旁观者,更是参与者、传播者。未来,我们将继续以文化为媒,打造更有温度、有记忆度的丰县文旅品牌。”
从一枚反手烧饼的 “出圈”,到 A 级景区矩阵的成型,再到四季不断的文旅活动,丰县正通过美食、景观、活动与服务的多维融合,塑造一个立体的、温暖的、有记忆度的丰县形象,一步步实践着“以小见大、以点带面”的文旅深度融合新模式。
这个金秋,正是走向丰县的好时节。来品一个刚出炉的“反手烧饼”,走一趟高祖故里,游一片生态湿地,听一段红色往事——你会发现,这座苏北小城早已跨越传统县城的范畴,正蜕变为一片充满文化活力与旅游魅力的热土。
诗与远方,尽在丰县。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赵天
通讯员 倪永学
图片由丰县文旅提供
校对 陶善工
下一篇:秋季养生防头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