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刷到个词叫“脆皮年轻人”,说现在不少年轻人身子弱得很——打个喷嚏腰闪了,熬夜追个剧双眼失明,摔一跤直接骨折……评论区里一片自嘲,我却看得有点心疼。
这哪是年轻人该有的状态?
想起《黄帝内经》里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其实我们每个人天生都有强大的自愈力和抵抗力,只是后来慢慢被自己“作”没了。
熬夜追剧、奶茶续命、压力山大、情绪内耗……这些都是在一刀刀消耗我们的元气。好比一盏油灯,你不停地挑灯芯,火光虽然一时亮了,但油也熬干了。
我有个95后同事,之前也是“脆皮大军”一员。后来她不再跟自己较劲,晚上11点前乖乖睡觉,早餐认真吃,工作间隙就站起来走走,周末必去公园发呆。她说:“我不跟自己打仗了,反而舒服多了。”一个月后,她整个人气色都好多了。
《中医养生学》里说得明白:“养生之道,莫先于食眠。”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听起来简单,但有多少人能做到?
现在流行各种复杂的养生大法,但我越来越觉得,最高级的养生其实是“不破坏”——不破坏身体的节奏,不破坏内心的平静。
看到一则热评说得好:“养生不是花大钱吃补品,而是不再挥霍健康。”深以为然。
有时候,我们会因为一条突如其来的消息而心烦意乱,一整天都提不起劲。这时候我会想起《道德经》里说的:“淡兮其若海。”把自己想象成大海,那些情绪就像投入海中的石子,泛起涟漪却很快消失,大海依然深沉广阔。
不破坏自己的生态系统,就是让身体回归本该有的样子。就像一棵树,不需要刻意做什么,只要阳光、雨露充足,它自然就会生长。
最近天气转凉,看到很多人又开始节食减肥,我心里直摇头。身体需要能量来抵御寒冷,这时候反而饿着自己,不就是跟自己的身体过不去吗?
有网友说:自从我接受了自己就是需要睡够8小时、吃热乎饭菜的普通人后,人生顺畅多了。是啊,认清自己的节奏,不硬挤进别人的模具里,这也是养生。
其实养生没那么复杂,它就是好好生活本身。什么时候吃饭、什么时候睡觉、什么时候放下手机,这些都是很小的事,但日积月累,却决定了我们的健康底色。
不去破坏,便是滋养。与天地同频,身体自会给你回馈。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类似的“不破坏”养生心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