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气之第十三个节气
WHITE DEW
一夜秋风至
白露点青苔
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
—WHITE DEW—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
秋季的第三个节气,迎来了富有诗意的节气
白露至,秋意浓,正是天凉好个秋
玉露生凉,白露时节话养生,记得添衣
在这诗意的节气里,愿君静享秋日美好时光
白露为霜秋渐浓
气
候
白露分为三候
一候鸿雁来:北方天气转凉,食物减少,鸿雁开始南飞避寒。
二候玄鸟归:燕子感知秋意,气温已不适宜生存,纷纷启程返回南方。
三候群鸟养羞:鸟类感知到秋日的肃杀之气,为准备过冬而积极地储藏食物。
秋韵正浓
白露节气养生
一、饮食养肺:润燥有道
白露时节的燥气中暗含肃杀之性,最易损伤肺阴。清代医家王孟英在《随息居饮食谱》中强调:"秋燥润肺为先"。此时可多食白色系食材,如雪梨炖川贝能清肺热,银耳莲子羹可滋肺阴,山药小米粥善补肺气。江南地区传承至今的"白露米酒",正是取糯米温中、酒曲化湿之妙。
需特别注意避免过度进食寒凉瓜果,尤其西瓜、甜瓜等夏令水果当逐渐退出餐桌。岭南地区流传的"白露吃龙眼"习俗,实则应因人而异,阴虚火旺者多食易生内热。建议每日晨起空腹饮用300ml温蜂蜜水,既润肠通便,又能缓解咽干咳嗽。
二、运动导引:动静相宜
秋日运动当遵循"收敛"原则,太极拳的云手动作暗合秋气沉降之势,八段锦中的"左右开弓似射雕"能舒展肺经。建议选择清晨阳光初现时锻炼,此时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最高,配合"呬"字诀呼吸法(深吸气后发"呬"音缓缓呼出),可有效清泻肺浊。
对于久坐人群,可每隔2小时练习"踮脚提踵":双脚并拢,缓慢踮起脚尖维持3秒后落下,重复9次为一组。此法既能预防下肢静脉曲张,又可刺激足少阴肾经,符合"金水相生"的中医理论。运动后切莫贪凉吹风,当以干毛巾及时擦干"阳穴"(大椎、风门穴处)汗液。
三、起居调摄:阴阳平衡
白露后睡眠宜"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建议将就寝时间提前至21-22点,此时手太阴肺经当令,静卧可助肺气肃降。晨起5-7点(大肠经运行时)饮温水一杯,配合顺时针摩腹36次,可建立规律的"肺与大肠相表里"排泄节律。
保暖要着重"三关":项背关可围丝巾护大椎,脾胃关需盖好肚脐神阙穴,下肢关应穿袜及踝。广西壮族"白露采药"习俗中常用的艾草,可制成药枕安神助眠,或煮水沐足温通经络。居室湿度宜保持在50%-60%,可摆放白陶瓷水盆自然蒸发加湿。
四、情志养护:宁神定
秋季对应的情志为"悲"。中医五行音乐疗法推荐商调式乐曲《阳春白雪》,其清澈肃穆的旋律正应秋金之气。每日申时(15-17点)膀胱经旺时,可面西静坐,观想金黄色光芒充满胸腔。
北宋文豪苏轼"白露横江"的豁达,正是应对秋郁的典范。建议培养"收摄心神"的爱好:练习悬腕书法可调畅肝气,侍弄绿植能生发少阳之气,整理旧物暗合秋收冬藏之意。遇情绪波动时,按压手厥阴心包经的内关穴,配合深呼吸6次,可快速平复心绪。
白露节气推荐膳食
1. 润燥首选——杏仁川贝雪梨汤
推荐配方:雪梨1个,甜杏仁10克,川贝母5克,冰糖适量。
功效:雪梨生津润燥,杏仁、川贝润肺止咳化痰。此汤尤适用于口干咽痛、干咳无痰者。《本草纲目》记载梨能“润肺凉心,消痰降火”。
2. 健脾益胃——山药薏米粥
推荐配方:山药(鲜品为佳)一段,薏米50克,粳米50克,红枣数颗。
功效:山药健脾补肺,固肾益精;薏米利湿健脾。此粥能健脾祛湿,固护脾胃,防止寒凉伤胃。《神农本草经》将山药列为上品,称其“补中,益气力,长肌肉”。
3. 滋阴补虚——沙参玉竹老鸭汤
推荐配方:老鸭半只,沙参、玉竹各15克,枸杞少许,生姜数片。
功效:鸭肉性凉,滋阴补虚;沙参、玉竹滋阴润燥,生津止渴。此汤是秋季滋阴润肺的经典药膳。
日常小贴士:
晨起喝粥:一碗温热的白粥或银耳粥,能极好地滋润肠胃,补充一晚流失的津液。
当季水果:可适量食用秋梨、葡萄、石榴等应季水果以滋阴生津。
忌口:减少葱、姜、蒜、辣椒等辛辣发散之物,以及寒凉瓜果和冷饮,以免助燥伤肺或损伤脾胃阳气。
白露节气穴位保健
1.肺俞穴:调理肺气、宣肺止咳、清热理气。作用于肺脏,是养肺、防治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穴位。特别适合秋季、缓解秋燥。
定位:在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旁下1.5寸(约2横指宽)。
取穴方法:正坐低头,确定后正中线,即在背部中央所作的垂直线,在后正中线上,可见颈背部交界处椎骨上有一高突;这一高突能随颈部左右摆动而转动即是第7颈椎棘突;由第7颈椎棘突垂直往下推3个椎体棘突即是第3胸椎棘突;在第3胸椎棘突下与肩胛内缘作一水平线,此水平线中点即为本穴。
2.太溪穴:具有调节肾功能、滋阴降火、缓解疼痛等作用。
定位:在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的凹陷处。
取穴方法:坐位垂足或仰卧位;由足内踝尖向后推至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大约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中点),按压有酸胀感,即为本穴。
3.三阴交穴:调和肝脾肾、养血安神、润燥生津。
定位: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取穴方法:正坐或仰卧位,手4指并拢,小指下边缘紧靠内踝尖上,食指(示指)上缘处,小腿内侧骨(胫骨)后方,即为本穴。
白露是秋意渐深的信号,也是养生的关键节点。
白露时节犹如自然界的转折点,
既承载着夏日的余温,又预示着冬日的蓄势。
在这个"阳消阴长"的关键期,
把握饮食有节、运动有度、起居有常、情志有方的养生要诀,
不仅能安然度秋,更能为冬季健康打下坚实基础。
当第一缕桂香飘散在晨露中时,
愿每位践行养生之道者,
都能收获如露珠般澄澈的身心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