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伏季休渔期刚过,历经一夏滋养的鱼、虾、蟹、蚝尤为肥美。为了跟全国人民分享这份来自南海的馈赠,9月4日,一批来自广东现代化海洋牧场的礼物从“南海”到“南疆”,搭乘顺丰大件普快的航空快线,当天就“搬家”住进了喀什的海鲜池里。
广东与新疆,一个是活力满满的消费大省,一个是资源丰富的农业大区。曾经,“疆品”与“粤品”相隔5000多公里,如今“疆品”“粤品”双向奔赴,正显示出粤港澳大湾区和新疆的交流合作日益紧密。
广东鲜品当天鲜活直达新疆
刚刚过去的广东开渔季,千帆竞发向海逐“鲜”。南海开渔,既是渔民的节日,也展现着广东海洋渔业经济发展的蓬勃活力。
广东因海而兴,海洋经济已连续30年位列全国第一。近年来,广东持续推进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以“耕海牧渔”的生态理念守护并丰盈“蓝色粮仓”。2024年,广东海水养殖产量376.83万吨、同比增长5.47%,增速创2011年以来新高,其中海水鱼养殖产量达97.54万吨,占全国产量近一半。
这份“生猛”数据的背后,藏着的正是各地海鲜的明星单品:珠海白蕉海鲈、惠州金鮸鱼、阳江生蚝、湛江对虾、潮州章红鱼……正值南海开渔季,从“南海”到“南疆”,广东想请新疆人民品尝南海开渔的第一口“鲜”。
9月4日清早6时许,一批来自珠海市斗门区的白蕉海鲈和石斑鱼,打包准备齐全,坐上顺丰的专车,开始了新疆的旅程。
这批广东鲜品从湛江吴川机场起飞,当天晚上10时,还在活蹦乱跳的白蕉海鲈和石斑鱼就“搬家”住进了喀什海之星海鲜超市的海鲜池里。
9月5日下午,这批来自广东现代化海洋牧场的礼物被送到了喀什餐厅广东轩,请新疆的朋友尝尝鲜。
作为首批前往新疆的“大使”,白蕉海鲈是广东现代化海洋牧场的明星水产品。古代诗人范仲淹曾以“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的诗句称赞其体态和味道。
白蕉海鲈为什么好?它的出生地珠海市斗门区白蕉镇位于出海口,西江多条支流在这里与海水交汇,形成了独特的咸淡水资源。当地利用出海口咸淡水特有的水质资源,将淡水培育的海鲈幼苗接力到开放海域继续养殖,从而实现陆海接力养殖的规模化,经海水咸化后的白蕉海鲈肉质、口感更鲜、更好。
不仅如此,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实验证明,在海洋牧场养殖的海鲈已达到可直接食用鱼生级别要求。
越来越多广东鲜品即将登上全国舞台
在广东省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深圳市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的大力支持下,白蕉海鲈为广东鲜品走进新疆试出了一条快速通道。接下来,将有越来越多来自广东现代化海洋牧场的广东鲜品登上全国舞台。
近年来,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着力推进“广东鲜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推动广东现代化海洋牧场实现“品牌全域联动、资源全域协同、价值全域提升”,助力广东鲜品“出海”,引领海上牧场、“蓝色粮仓”高质量发展。
就在刚刚过去的传统佳节七夕,“粤鲜粤好,沪上鲜享——广东现代化海洋牧场臻品发布”在上海外滩浪漫开启,广东鲜品在24小时内从南海直达上海,演绎舌尖新食尚。
在请全国消费者“尝鲜”这件事情上,近年来广东荔枝一边破解锁鲜密码,一边开辟高效物流通道,今年将“荔枝自由”变成全国共享的消费场景,重塑了传统农产品的流通边界,为广东海鲜走向全国舞台打了一个绝佳的样板。
顺丰集团特色经济项目部副总经理郭翔兵告诉记者:“顺丰可以护航各式广东海鲜跨越山海,鲜活直达全国消费者的餐桌。”
基于广东现代化海洋牧场的规划,顺丰今年为广东鲜品精心打造了全方位的运输包装解决方案,针对不同类型的海鲜特性,亮出“活鲜牌”“冰鲜牌”与“冻鲜牌”三张王牌,从源头守护海鲜品质,目前已经覆盖全国188个城市。对“活鲜”产品,顺丰采用“自来水+海水晶”配置的方式,让鲜活海鲜置身于专属“氧气吧”,从广东运输到全国188个城市依旧活力满满。
同样基于广东人对“鲜”字的极致追求,顺丰还为广东鲜品匹配了北上广深专机,并提供了航空港到港的直提直达方式。郭翔兵表示:“这次将广东鲜品从海洋牧场全程送抵喀什很成功,当地餐厅和交易市场的满意度都很高。顺丰非常有信心,将陪伴并见证广东渔业的发展壮大!”
“疆品”“粤品”双向奔赴
对于这批来自广东现代化海洋牧场的礼物,喀什海之星海鲜超市的负责人李荣飞就表示非常欢迎,他告诉记者:“近两年喀什消费者对海鲜的认知度越来越高,来自广东的高端海鲜市场越来越大。在海之星,平均每天都能售出两只帝王蟹、10只波士顿龙虾,现在又有来自广东现代化海洋牧场的鲜活海鱼,品种就更丰富了。”
市场外,走在喀什街道,“跨粤山海 奔赴疆来”“珠水润天山 粤新一家亲”的横幅在阳光下格外醒目。
2025年是广东对口支援新疆喀什地区15周年。立足两地资源禀赋差异,近年来广东大力引导广东农业企业因地制宜赴疆布局产业,推动产业梯度转移和承接,建设一批带动面广、收益稳定的援疆农业产业项目,持续增强当地“造血”功能。据不完全统计,在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中,有6家企业(含3家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在新疆地区开展投资。
更频繁的交流发生在两地农业交流合作中。在广州,各种新疆特色农产品展会送来了当季的蔬果和牛羊肉,拓宽了新疆农产品在粤港澳大湾区的销售渠道。
近年来,两地共同组织举办了多场粤疆产业对接交流活动,推动粤疆两地产销对接、区域协作发展,助力新疆农产品销售。2022年至2024年,连续三年组织开展“南品北上、北品南下”“疆品南下、粤品北上”系列宣传推介活动,单是一场2025中国新梅行业大会暨第十届新疆喀什·伽师新梅展销会活动,现场就签订新梅订单10.7万吨,涉及金额21.4亿元。
通过粤疆两地多次互访互通互鉴,畅通了粤疆两地产销对接渠道,助力新疆特产走进粤港澳大湾区,也将荔枝等广东名特优新农产品推介到新疆。
这些生动鲜活的细节和数据,勾勒出一幅跨越5000公里的山海情谊画卷。从“单向支援”到“双向赋能”,再到现在的“疆品”“粤品”双向奔赴,粤港澳大湾区和新疆的交流合作日益紧密。依托喀什地区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可以预见的是,还将有越来越多的广东鲜、岭南衣、粤家电进入新疆以及中亚、南亚大市场,携手逐梦国际大舞台。
文|记者 许悦
图|记者 梁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