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为期四天的2025潮州市文化馆潮州工夫茶艺公益培训班第五期圆满结束,30位学员获得非遗传承人导师亲笔签名的结业证书,收获满满干货。
2022年11月29日,“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潮州工夫茶艺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潮州工夫茶艺”项目保护单位,去年以来,潮州市文化馆创新工夫茶文化保护、传播模式,多群体、多形式、多场景开展惠民培训、进村普及、向外交流等活动,促进潮州工夫茶艺保护与传承。
名师免费授课 异地学员争相报名
烫杯、纳茶、冲点、刮沫、淋罐……首期潮州工夫茶艺公益培训班培训现场茶香氤氲,氛围浓厚,30位学员在一套套精致齐全的工夫茶器前,聆听“潮州工夫茶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叶汉钟关于茶具选用、茶叶品鉴的分享,在导师手把手传授下动手实操“二十一式”冲泡技法,吸收茶艺知识,领悟茶文化内核。
据悉,2025潮州市文化馆潮州工夫茶艺公益培训班分八期进行,面向社会开放报名。培训以“1国级+6市级”共7位非遗传承人为导师阵容,科学制定统一的教学方案和考核制度,促进潮州工夫茶艺非遗传承人之间的交流与提升,推广普及工夫茶文化,拓展潮州工夫茶艺保护传承的社会基础。
此次培训课程从理论、实操到考核传授潮州工夫茶艺,其中包含成人班及暑期少儿班,培训地点多设置在各非遗传承人工作室,让学员沉浸式感受工夫茶文化。学习内容不仅涵盖潮州茶文化历史源流、内涵的理论讲解,更侧重于“工夫”二字的实践练习,讲究“术”与“道”相结合。
潮州人蔡静影在深圳定居多年,工夫茶之于她是乡愁,更是一种生活方式,是她想深入研究的爱好。“这次培训我从‘二十一式’中领悟了茶文化内涵,比如其中的‘闻香’,是潮州人对茶、茶农、自然的敬畏,这让我对工夫茶有了全新的认知。”
可贵的是,参加此次培训的学员不仅有本地市民,还有不少外市的潮州工夫茶爱好者从广州市、中山市甚至河北省等远道而来,报名期期爆满。
“很难抢,我们俩抢了几期才抢到名额。”湖南人段益辉是潮州工夫茶的“重度爱好者”,这次学习了“二十一式”后,他发现自己泡茶更有逻辑。“掌握了逻辑,再根据不同温度、水质及冲泡手法控制茶汤风味,特别有趣。”
“我们很高兴看到有外地朋友的深度加入,这说明潮州工夫茶的魅力跨越了地域界限。”潮州市文化馆馆长黄洺表示,这是推动非遗“活态传承”的一次成功实践。
值得一提的是,为做好本次培训,潮州市文化馆加强全流程系统化管理,制订非遗项目规范化管理制度,实施全流程执行监督机制,包括严抓考勤制度、规范化考核、学员后期反馈等,全程跟踪教学培训每一个环节,确保培训有质量、有成果。工作人员每日巡查课堂,实时调整课程节奏与内容、规范化考核方法,最后为合格学员颁发非遗传承人亲签证书,优秀学员授予荣誉证书,让每位学员参与感、获得感十足。
多形式组合传播 让非遗走进更多人的生活
近年来,潮州市文化馆整合资源、打造平台,围绕工夫茶文化,创新多形式复合的工夫茶活动,提升公众对非遗项目的认识,满足市民对高品质文化活动的需求。
2024年9月25日下午,潮州市文化馆主办的“茶和天下 共享非遗”潮州工夫茶艺主题系列活动,以展览、讲座、体验教学三种形式组合举行。参与者在潮州工夫茶艺传承保护讲座、展览和体验中,感受工夫茶里的潮式美学。通过逛、听、学,让工夫茶文化多形式融入人们日常文化生活。
在组织过程中,潮州市文化馆积极联动市图书馆、县区文化馆、非遗传承人工作室、县区村委等组团“整活”,为老百姓精心炮制一桌丰富且精致的工夫茶“文化大餐”。
在去年12月28日,“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广东巡展暨潮州工夫茶艺文化交流系列活动中,潮州市文化馆联合湘桥区文化馆、潮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组织非遗传承人开展交流座谈会,并展出潮州工夫茶及制茶相关实物,让工夫茶浸染过的岁月都可触可感。现场还设置了凤凰茶集市,十个精心布置的摊位散发清雅茶香,吸引人们前来觅茶。
工夫茶艺以灵活多样的普及形式走向民间,学术交流的步伐也不断向全国迈进。去年,潮州市文化馆牵头组织潮州工夫茶艺非遗传承人前往云南省普洱市以及福建省武夷山市,参加茶文化及非遗主题活动,向各地代表展示潮州工夫茶艺,进行交流。
黄洺表示,接下来,市文化馆将继续以潮州工夫茶艺的传承和保护为中心,让非遗走进更多人的生活,使其在现代生活中焕发新的生机。
延伸
把非遗艺术展送到“家门口”
一系列潮州工夫茶艺推广普及活动向民间铺开,是非遗最质朴的回归,也让多种形式的艺术走进生活,推动品质文化与群众日常的深度连接。
在去年举办的送戏下乡活动中,潮州市文化馆将文艺表演和工夫茶艺带到了饶平县钱东镇仙洲村,为基层文化建设注入新活力。40块展板在仙洲小学依次排开,向师生们讲述潮州工夫茶艺的历史与成就,茶艺师现场示范工夫茶冲泡技艺,更加生动展现工夫茶艺的魅力。
夜幕下,潮州工夫茶艺展伴随着潮剧、歌谣等丰富的文艺节目,在仙洲村文化广场再次登场。精致的茶具、优雅的“二十一式”在乡村百姓面前近距离展示,让更多人认识到,工夫茶不仅是潮人日常生活之必需,更是有源远历史、有深刻内涵、有艺术价值的人类非遗。
文:南方+记者 刘梓薇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