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合肥9月2日消息(记者 张琳琳)当老字号韵味遇上夜市摊烟火气,当非遗美食对话家常味道,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在“超级皖”肥西县美食挑战赛运河赛区选拔赛的美食擂台之上,答案揭晓。9月1日上午,来自肥西县上派镇、肥西经开区、桃花镇的50名美食高手,开始了一场关于舌尖上的探索与传承。最终,经激烈角逐与严格评审,20名选手顺利晋级,继续他们的美味征程。
选手在准备美食(央广网记者 张琳琳 摄)
50名美食高手同台比拼
招牌鱼头捞面、鸡汁豆腐、清汤蟹粉狮子头、海胆酱焗虾球……当天上午,在“超级皖”肥西县美食挑战赛运河赛区选拔赛现场,选手们纷纷亮出看家本领,或煎、或炒、或蒸、或煮,精心烹制出一道道具有皖风徽韵又各具特色的佳肴。
从经典徽菜的传承与创新,到地方小吃的匠心制作,再到融合菜品的奇思妙想,每一道作品都体现了选手对“皖美”味道的深刻理解和卓越追求。由美食专家、行业代表等组成的评委会,从菜品的色、香、味、形、创意以及文化内涵等多方面进行了严格品评和公正打分。
最终,老字号名厨余东东、周松、侯书江、王厚超、范强飞,非遗美食从业者丁升平,美食网红店主张俊峰等20名选手成功晋级,将代表运河赛区参与肥西总决赛。
上派镇文化宣传办主任孙冬梅介绍,本次比赛设置5类选手,即老字号名厨、夜市摊主店主、非遗美食从业者、美食网红店主、美食爱好者。经前期宣传、初步筛选后,共有50名选手进入赛场比拼。
本土美食种类繁多(央广网记者 张琳琳 摄)
美食从业者交流互鉴
肥西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庐香咸货制作技艺”传承人丁升平带来了一道承载着岁月风味的“咸拼”,白色瓷盘里,整齐码放着鹅掌、土香肠、咸猪脸、风干鸡,散发着浓郁的香气。
在冬季食用腊味咸货,是江淮地区百姓由来已久的传统。“过去为了方便保存,咸货往往偏咸,如今得益于储存条件的进步,我们在保留传统浓香口感的同时,降低了咸度,吃起来更健康、更美味。”丁升平说,参与这样的美食比赛意义非凡,“这不仅仅是一次比赛,更是一个让传统美食走向更广阔舞台的契机。通过比赛交流,能让更多年轻人喜欢上传统美味。”
老字号名厨侯书江带来的是水碗系列,“水碗系列包含几十种美食,今天展示了四项。”侯书江说,水碗制作技艺属于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口感鲜美,吃起来汤汁浓郁,齿颊留香。
“我今天带来的是水碗粉条、鱼圆、拆骨肉、汆肉,口味清爽,制作过程中用的调料极少,主要体现食材的本味,展示食物本身的鲜美。”能晋级肥西县总决赛,侯书江十分开心,“这么多美食从业者同台比拼,也是一次行业内学习的机会,能在这里和这么多同行交流,非常高兴,看到了很多创新思路。”
美食爱好者宋艳芳展示的一道马蹄丸子,“这是我家餐桌上常常出现的一道菜,这里面有猪肉、粉丝,我还加入了马蹄,解腻增鲜。”在比赛现场,看到了数十道美食,一直喜欢研究美食的宋艳芳也直呼大开眼界,“今天不光是来比赛的,找机会要跟各位名厨多交流,学一学他们的看家本领。”
正如宋艳芳所言,赛场既是擂台,更是交流互鉴的舞台。老字号名厨与美食网红店主探讨卤菜味道,美食爱好者向非遗美食从业者请教传统工艺的奥妙。空气中弥漫的不仅是诱人的香气,更有浓厚的分享氛围。
“皖”美味道飘香诱人(央广网记者 张琳琳 摄)
“皖”美滋味香飘四方
线下气氛热烈,线上同样不遑多让,比赛通过网络平台同步直播,吸引了大量网友围观。当镜头对准色香味俱全的鱼头捞饭、金黄诱人的海胆虾球时,弹幕瞬间被“想吃”“馋哭了”刷屏。
据悉,“超级皖”是安徽年度促消费、兴文旅的重头戏,赛事由安徽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等多部门指导,安徽广播电视台主办,各地市为地区赛事主办。这场以“快到‘皖’里来”为宣传语的美食赛事将持续半年,覆盖安徽省16个地市,举办48场。各地通过海选组建5人的“城市战队”,展现皖味多元魅力。
作为系列赛事中的一站,本次运河赛区选拔赛,不仅是一场味觉的盛宴,更是一次肥西本土美食文化的集中展示。大赛通过现场制作、展示和品鉴,让大家直观感受到了肥西独具特色的本土味道让,让“皖美”味道的内涵更加丰富多彩,推动“美食+文化+旅游”深度融合。
“我们期待通过美食,吸引更多人到上派走一走、尝一尝,品味风土人情。”孙冬梅说,上派镇将以特色美食为切入点,深入挖掘传统饮食文化资源,让游客在品尝地道美味的同时,也能深度了解背后的文化故事,享受多元化的旅游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