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别对待!韩国宣布了!
8月6日,韩国政府宣布,将自9月29日起对来自中国的团队游客实施临时免签政策。这意味着,符合条件的中国游客无需签证即可入境韩国,直接开启“拎包出发”的便利通道。
消息发布后,国内旅游平台反应迅速。携程、去哪儿等平台数据显示,消息公布半小时内,“韩国首尔”搜索量较平日激增70%,部分航线价格应声下调,上海飞首尔的单程机票最低降至519元。市场反应显示,中韩之间的旅游需求仍有巨大潜力,政策刺激立竿见影。
此次免签政策并非孤立举措,而是中韩之间旅游往来的延续与深化。去年11月,中国曾率先对韩国实施免签政策,直接带动韩国来华游客数量翻倍。据统计,2025年上半年,中韩航线旅客量增加了152万人次。韩国方面的团队免签政策,被普遍视为对中国举措的回应,也显示双方在旅游与经济合作上的积极互动。
消费数据进一步体现了中国游客在韩国旅游市场的重要地位。韩国官方数据显示,中国游客在韩的人均刷卡消费约为4700元人民币,比日本游客高出50%。2025年上半年,已有253万中国游客赴韩,为韩国免税店及相关零售行业提供了强劲消费动力。
不过,本次免签政策附带了明确条件:仅限3人及以上的中国团队游客,并须通过韩国政府指定的170家旅行社报名,暂不适用于自由行游客。这一设计既能在短期内推动团队旅游回暖,也便于韩国方面进行入境管理与消费引导。
值得注意的是,政策生效时间选择在9月29日,正好覆盖中国国庆黄金周这一年度出行高峰。根据韩国政府测算,每增加100万中国游客,就能带动GDP增长0.08%。显然,这一政策不仅是旅游便利化措施,更是精确计算后的经济布局。
对中国游客而言,团队免签的直接好处在于省去了办理签证的时间和费用,尤其对于中老年游客来说,跟团游免签能降低出行门槛,提高出行意愿。对于韩国旅游及相关产业而言,政策有望带动航空、酒店、餐饮、零售等多个环节的全面复苏。免税店、购物中心以及热门景区,预计将在国庆假期迎来大量中国团队客源。
然而,韩国旅游业的核心挑战依然存在。长期以来,中国游客在韩旅游以购物为主要目的,“重购物、轻体验”的现象突出。一旦购物吸引力下降,留住游客的难度就会增加。业内人士指出,要将免签政策转化为持续的旅游增长,韩国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首先是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景区管理、导游服务、餐饮卫生等直接影响游客体验的环节,需要进一步规范与优化;其次是改善消费环境,确保价格透明、公平交易,避免游客权益受损;再次是加强文化体验供给,通过增加博物馆、历史遗迹、文化演出等内容,满足游客多样化的旅行需求。
中韩旅游的互动,反映的是双边经济与人文交流的加深。旅游不仅是单纯的消费行为,更是文化传播和民间交流的重要桥梁。当中国游客带着体验韩国文化的期待出发时,韩国能否用高质量的服务回应这份期待,将直接影响这种“双向奔赴”能走多远。
政策便利是吸引游客的起点,但持续增长的关键在于口碑与体验。免签可以带来一时的热度,而优质的服务、丰富的文化内涵,才是让游客愿意多次到访的决定性因素。对于韩国来说,9月29日只是一个开始,更长远的考验在于如何把短期流量转化为长期稳定的旅游合作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