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母鸭:秋冬暖身神器,一锅香到骨子里
材料准备(4人份)
- 半只鸭(选番鸭最好,肉紧实不柴,超市杀好剁块的就行,大概700g)
- 生姜300g(得用老姜,皮糙肉厚那种,越多越香,别心疼)
- 芝麻油30ml(普通香油也行,要纯芝麻的,香味才正)
- 米酒200ml(不是啤酒也不是白酒,就是做饭用的米酒,瓶装的很便宜)
- 生抽30ml(调味用,别用老抽不然黑乎乎的)
- 冰糖15g(一小块就行,炒糖色用,让鸭肉更亮)
- 八角1颗、香叶1片(没有可以不放,主要靠姜香)
- 盐少许(最后尝味道再加,别放早了肉会柴)
1. 鸭肉处理:鸭块用清水泡10分钟去血水,捞出来沥干。锅里烧开水,把鸭块倒进去焯1分钟,看到浮沫出来就捞起,用冷水冲干净(这步去腥味,别省)。
2. 炒姜片:生姜不用削皮,洗干净切厚片(大概0.3cm,太薄会炒糊)。锅里倒芝麻油,小火慢慢炒姜片,炒到姜片边缘变焦黄,满屋都是姜香味儿就停火(这是灵魂步骤,一定要炒出姜的焦香)。
3. 炒鸭肉:把姜片扒到一边,倒入鸭块中火翻炒,炒到鸭肉表面微焦,油脂逼出来不少就行(鸭皮的油炒出来才不腻,大概5分钟)。
4. 调味焖煮:加冰糖炒到融化,淋生抽翻炒上色,然后倒米酒没过鸭肉一半,丢八角香叶,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盖上盖子焖40分钟(中途翻一次,别糊底)。
5. 收汁出锅:开盖转中火,根据口味加点盐,翻炒着收汁,看到汤汁变浓,能挂在鸭肉上就关火(别收太干,留着汤汁拌米饭绝了)。
鸭肉炖得酥烂,轻轻一抿就脱骨,姜香完全钻进肉里,带着米酒的甜,一点腥味都没有。最绝的是姜片,炒过又焖透,吃着糯糯的,一点不辣,连不爱吃姜的人都抢着吃。
为啥闽南人爱这口姜母鸭是福建厦门、泉州的秋冬名菜,老一辈说“冬吃萝卜夏吃姜”,秋冬用老姜焖鸭,既能暖身子,又不燥火,以前是产妇补身的菜,现在成了街头巷尾的热门小吃,天冷时蹲在路边吃一锅,浑身都暖和。
做的时候别怕姜多,300g刚合适,少了出不来那个味儿。米酒别用料酒代替,香味差远了。做好当天吃最好,第二天加热后味道更浓,试试就知道,这锅鸭能让全家围着餐桌不肯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