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邹景根、孟莹)“我们特意从西安提前自驾过来,就为沉浸式体验郧西的七夕文化!”近日,一支由80余辆自驾车、384名游客组成的“走进西安最近的江南—郧西”自驾团,浩浩荡荡地驶入十堰市郧西县。这是该县“百盟千团万人游郧西”系列文旅营销工程在跨省自驾市场取得突破的生动写照,更多游客循着七夕之名,开启“山水田园·生态度假”之旅。
“这里的山水与七夕文化让人留恋,文创产品也十分丰富。”西安游客陈帆说,像他这样提前“赴七夕之约”的游客,在郧西随处可见。
“受七夕与暑期叠加效应影响,目前景区日均接待游客已超1500人次,已累计接待旅行团近百个。”五龙河景区工作人员肖燕介绍,“织女谷”景点最受青睐,游客在此沉浸式感受牛郎织女爱情传说,参与民俗互动、拍照打卡,现场欢声笑语不断。为应对客流高峰,景区不仅增派人员、强化安全保障,还推出七夕祈福、篝火晚会等特色活动,全方位提升游客体验、烘托节日氛围。
景区人潮涌动,夜市烟火正浓。华灯初上,小河夜市人声鼎沸。烤串与地方小吃的香气四处弥漫,吸引游客驻足品尝。
“最近每晚都要多备食材,有时一晚就能卖出5000余元。”烧烤摊主彭小莲一边熟练翻动烤架上的羊肉串,一边笑着说。夜市里,烤串的滋啦声与人们的欢笑声交织,让郧西的夜晚更具“烟火气”。
老北街低碳文化街区同样热闹非凡,非遗三弦馆里琴声悠扬,地道羊肉汤馆“大唐名羊”座无虚席。游客在古风氛围中品味美食、欣赏表演,文化、旅游与商业深度融合的街区持续点燃消费热情,郧西正以多元“夜经济”场景,将节日“流量”转化为游客“留量”。
今年以来,该县深入挖掘、活化利用七夕文化宝贵资源,创新实施“西引力”工程,推动文旅深度融合。数据显示,前5个月全县接待游客人数同比增长25.08%,旅游收入同比增长26.47%,市场活力显著增强。
通过“活动+景观+演绎”三位一体模式,该县全方位展现七夕文化魅力,让游客踏入县域便沉浸于浓郁节日氛围。该县将七夕元素融入城市建设,已建成文化桥梁29座、七夕广场、喜鹊长廊等特色景观;培育夜间经济集聚区16个、精品民宿2600余间,持续催旺“烟火气”;研发“七喜人生”农创、科创、文创系列产品1000余种,带动110余家文化企业发展,农特产品销售额达1.45亿元。
近年来,郧西县着力打造“天上七夕·人间郧西”“天子渡口·古塞上津”两大文旅品牌,建成14家A级旅游景区,先后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等多项称号。与此同时,该县以“以文招商”为抓手,每年吸引数亿元项目投资,奥维工业、中庸电力、诚友智慧农业等一批生态文旅康养、新能源汽车数智制造、绿色有机农产品加工企业相继落户,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来源:湖北日报
上一篇:我们为什么要修新藏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