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豆橛子硬控的山东人,笑不出来了
创始人
2025-08-27 22:02:19
0

FIGURE08/27

最近,山东人笑不出来了。

前段时间,上海闹蝉灾,山东人馋的直流口水。

在上海的山东人,直接行动。

不在上海的,兴致勃勃在线畅聊吃法。

结果,豆橛子一出场,山东人全体闭麦。

因为每一张嘴,都在忙着消灭豆橛子。

身为山东人,这是每年夏天必须经历的“劫”。

躲不开,逃不掉。

在山东,人均豆橛子大户

山东有多盛产豆橛子?

一年能产整整180万吨。

而全国豆橛子的年产量大约1500万吨。

算一下,山东自己就占了总量的12%,稳坐全国豆橛子产量第一大省的宝座。

一到6月底,菜市场上豆橛子的身影就开始出现了。

7-8月直接到达顶峰。

随便到山东的街上溜达一圈,入目无他物,四处皆是豆橛子。

存在感强到你根本无法忽视。

摊位上堆积的“豆山”:

自行车上能挂的地方全都挂满了:

电动车也是一丝空隙不留,远远看过去,只有一坨豆橛子在移动。

回到家,所到之处也弥漫着豆橛子的香气。

厨房早就囤上了。

冰箱里面,也塞的满满当当。

一打开冰箱,映目一片豆橛子绿。

密集程度足以让每一个山东人都患上豆橛子“恐惧症”。

可这也没办法,这就是山东人的宿命。

山东的地理条件,就是天选的豆橛子种植地。

温带气候,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昼夜温差还大。

关键是,山东人很喜欢种。

他们身体里的农业“DNA”,注定不会放弃豆橛子这么好的农作物。

毕竟,它耐旱耐热,生长速度还快,三个月就能收割一茬。

到了夏天,摘豆橛子几乎是山东的全民运动。

每天两眼一睁,就是到地里摘豆橛子。

摘完一轮又一轮,手速永远都赶不上它长的速度。

放眼望过去,只看得到豆橛子,但看不到尽头。

面对如此高强度的豆橛子攻击,山东人选择打不过就加入。

看到山东卫视的图标,就幻视豆橛子。

将处处都是豆橛子这一原则贯彻到底。

路边的广告牌也挂起“豆神”。

让每一个山东孩子,都受到它的庇佑。

还将豆橛子列入下午茶系列。

就连霸总文学,来了山东都要把台词改成豆橛子。

不是他们甘心“躺平”,实在是豆橛子太难消灭。

为了消灭豆橛子,山东人有多努力?

消灭一样蔬菜,最原始的方法就是——吃。

于是,山东人先是走常规路线,一天三顿搭配不同做法的豆橛子。

早上蒸豆橛子:

中午炒豆橛子:

晚上炖豆橛子:

偶尔换下口味,变得只是做法,主菜豆橛子的地位无人可以撼动。

为了加快吃的进度,三顿饭不变,但加量。

一顿饭做四道菜,每一道都少不了豆橛子。

主食也不放过。

豆橛子配面,焖的、打卤的、油泼的,全都安排上。

包子只吃豆橛子馅的。

饺子也是一样,不管吃肉馅还是素馅,豆橛子都是配菜。

烧饼不夹肉,改夹豆橛子。

凉菜也想办法“豆化”。

芝麻酱拌豆橛子,已经成为夏天饭桌上的标配。

实在吃不完,就把豆橛子晒干慢慢吃。

让它从夏日限定,变成秋冬家常菜。

可即便变着花样的做豆橛子,量始终不见少。

山东人又想了一招。

消灭豆橛子,人人有责,家里的每一个成员都要出一份力。

狗也别想逃过。

用豆橛子拌狗粮。

豆橛子版鲜食:

豆橛子掺肉汤:

可一连几天全是豆橛子,狗也受不了。

哪怕放了肉,也是满脸不情愿。

连眼睛都不睁,安慰自己一切都是幻觉。

脾气不好的,闻一下就开口大骂。

没办法,狗也扛不住了。

一计不成那就再升一计。

足智多谋的山东人,又想了一招——从根源上彻底解决豆橛子。

永远吃不完的豆橛子,最大的来源就是家里的菜地。

网上有位山东网友贡献了一个思路:

给豆橛子浇热水。

并且特意提醒,不能只浇一次,它的生命力太顽强,浇上三天叶子才开始变黄。

不过这个有风险,轻则被骂,重则被家人打。

但值得一试。

毕竟跟长期吃豆橛子的痛苦比起来,打骂都算不得什么。

除了菜地,豆橛子还有第二大来源,那就是——送。

邻居、亲戚之间默契地遵守《互不相送豆橛子》条约。

各家管好各家。

对于不远千里塞满一车要送豆橛子的,希望交警严格执法,不要轻易放过。

对于其他省要运往山东的豆橛子,直接在线拦截。

拦完还不放心,山东网友直接呼吁,同样盛产豆橛子的山西、河北、河南和山东四省之间也签署一个《互不赠送豆橛子条约》。

一根豆橛子都不要放出来。

可即便如此,也防不住豆橛子进家门。

一旦吃完,总会有贴心的家人马上进行补货。

唯一还能拯救自己的方法,就是离开山东。

从此和豆橛子不复相见。

然而,山东朋友还是天真了。

海外的夏天,也少不了豆橛子的身影。

怪只能怪自己的家乡实力太强。

据数据统计,22年的时候,山东出口豆橛子的量就已经达到了1.5万吨。

海外的豆橛子,主要都是山东贡献的。

身为山东人,又骄傲又无奈,只有认命。

豆橛子受害者联盟

不过,深受豆橛子折磨的,不只是山东人。

河北、河南、山西这三个地方的人,受的苦一点也不少。

饭桌上,同样绿油油一片。

其他食物已经没有了名字,只有豆橛子永存。

吃完长的,还有中长的。

吃完中长的,还有很短的。

绿的吃光了,紫的豆橛子在等着你。

豆橛子以一己之力,逼疯四个省的人。

一度在痛苦中激情创作出不同版本的《豆橛子之歌》。

山东的:

河南的:

山西的:

歌词里不一样的只有地名。

如果去掉省份,完全可以放在一起,共创一首《同一个豆角,同一个噩梦》。

当初看到豆橛子长熟的时候,谁也想不到它会称霸山河四省长达两个月。

网上随处可见四省的人在各种求助。

只要能让豆橛子快速消失,他们绝不会有一丝犹豫。

河南有家动物园管理员只是随口一说,卡皮巴拉可以吃豆橛子。

马上,当地一个博主送到500斤豆橛子。

从此,卡皮巴拉的嘴就没停过,上面全是绿沫子。

果然,人被逼到一定份上,再萌的卡皮巴拉也都能当作工具人。

不过,好在现在已经快8月底了。

这场“豆橛子持久战”总算快熬到头了。

但也有个坏消息。

下一波大白菜、萝卜已经在路上了。

救救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欢乐节 | 清凉一夏海南度假,... 椰风轻拂,海浪欢歌 2025年(第二十六届) 海南国际旅游岛欢乐节 如约而至,热情绽放 带来一场贯穿...
光明日报:热门景点拍照限时30... 媒体报道,这个暑期旅游旺季,各大热门打卡点也常常排起长龙,一些景区推出了限时拍照措施,婺源篁岭景区实...
仁怀酒协发布产区酱香白酒产品“... 8月25日,仁怀市酒业协会发布《中国酱香白酒核心产区(仁怀)认证赋码管理办法(试行)》,对中国酱香白...
金种子酒上半年亏损激增750%... 蓝鲸新闻8月27日讯(记者 朱欣悦)8月27日晚,金种子酒(600199.SH)披露半年报,上半年实...
喜茶居然也上线了拼好饭,喜茶为... 喜茶入局美团拼好饭,以低价固定套餐,猛攻下沉市场 据界面新闻报道,近日,喜茶改变了它持续7年之久的...
仰韶酒业荣获“2024河南酒业... 8月26日下午,由大河报、河南省酒业协会、河南省糖酒食品流通协会、河南省食品安全协会联合主办的“新场...
天津糖炒栗子:秋冬街头的甜香,... 在天津的秋冬季节,街头巷尾弥漫的糖炒栗子香气,是刻在城市记忆里的独特味道。这颗裹着焦糖色外壳、散发着...
西藏帕扎玛果甜糯!青稞粉做的甜... 本文聚焦西藏特色甜点帕扎玛果,全面介绍这一以青稞粉为核心原料的传统美食。先概述其在西藏饮食文化中的独...
山西闻喜煮饼:甜而不腻的糕点,... 山西闻喜煮饼作为当地极具代表性的传统糕点,以 “甜而不腻” 的独特口感征服了无数人的味蕾,且长期以街...
北京艾窝窝:软糯香甜的糯米团,... 北京艾窝窝作为老北京传统小吃中的经典代表,以其软糯的糯米外皮、香甜的内馅,成为街头甜食摊常年畅销的美...
这杯南美“魔法汤饮”,让亡灵归... La historia dice que esta bebida la tomaba Rumiñah...
一场七夕盛会,如何让“广东鲜品... 南方财经记者张梦琦 实习生李雪瑶 广州报道 南海伏季休渔期刚过,历经一夏滋养的鱼虾蟹蚝正丰腴饱满、肉...
“美好安徽与世界对话”文旅推介... 中新网加德满都8月27日电 (记者 崔楠)2025年安徽文旅推介会27日在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举行,吸...
游新区,见新潮:北戴河新区20... 2025年旅游旺季,秦皇岛北戴河新区紧抓市场机遇,以文旅深度融合为核心,精心策划并推出一系列高品质、...
从线上“种草”到线下体验 云南... 中新网大理8月27日电(时文枝)27日,“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点亮云南新‘夜’态”网络主题传播活动...
张家界武陵源特色产品精彩亮相第... 8月27日,第十五届中国-东北亚博览会在长春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来自世界自然遗产地张家界武陵源的特色品...
河北固安:传统糕点百年飘香 在河北固安这片沃土上,牛记糕点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历经百年风雨依然熠熠生辉。这家始于清朝晚期的老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