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曝光后,当地政府:深刻反思、刮骨疗毒
创始人
2025-08-27 10:50:15
0

8月25日,“大理融媒”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云南省大理州政府于前一天召开苍山保护管理专项整治专题会议,强调要深刻反思、吸取教训,以坚决有力举措推动问题彻底整改、见底清零

州长陈真永在会上强调,苍山保护管理专项整治是当前重大政治任务,必须毫不懈怠。他表示,要以“刮骨疗毒”的决心破解保护与整治难题,以零容忍的态度严厉打击违规旅游、商业采菌等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及时曝光典型案例,强化警示震慑。筑牢“三防”防线,构建严密人防网络,充实一线力量;完善物防设施,夯实防护基础;搭建智能管理平台,强化技防支撑。对推进不力的严肃处理,对失职渎职的依法追责。

同日,大理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苍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的通告》,明确禁止在苍山未开放区域组织开展“采菌游”“研学游”“探险游”等违规活动。

《通告》指出,随着苍山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各类未经批准进入保护区(大地2000坐标系苍山东坡海拔2200米以上区域)开展采摘、旅游、探险等活动的行为日益增多,不仅对苍山生态系统造成压力,也带来严重安全隐患。

为进一步规范入山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及地方条例,大理市明确:任何人不得进入苍山核心区;缓冲区禁止开展旅游和生产经营;实验区的参观、旅游活动须服从管理机构统一管理。

未开放区域严禁以下行为:无视提示擅自进入、不服从管理、破坏生态环境与设施设备,以及违规组织采菌、研学、探险、溯溪、攀岩、露营、野炊、越野等活动。因科研、教学等需要进入保护区的,须按规定报批。所有进入开放景区的单位和个人应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通告》同时公布监督举报电话:0872-12345,鼓励公众对违法行为进行举报。

大理苍山及田野景观。新华社记者 陈欣波 摄

此前,央视于8月24日播出专题节目《“采菌游”爆火之后的生态观察》,指出“大理苍山采蘑菇”成为网红旅游项目,大量游客涌入采摘,导致幼菇、小菇被滥采,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专家强调,野生菌生长环境一旦破坏,恢复需5至10年,严重甚至可能导致种群消失。

记者注意到,今年7月初,曾有网文反映“大理苍山野生菌快被游客采绝”,引发广泛关注。

南都社论

苍山保护规则重申,“下不为例”也得追责堵漏

“禁止任何人进入苍山保护管理范围的核心区”,8月24日,云南大理官方回应央媒有关大理苍山《“采菌游”爆火之后的生态观察》节目,要求进一步加强苍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工作,以“刮骨疗毒”的决心破解保护与整治难题,以坚决有力举措推动问题彻底整改、见底清零。

央视当日曝光云南大理苍山“采菌游”乱象,涉事地方立即召开专题会议研究专项整治工作,工作效率不可谓不高。但与此同时,短视频平台上各种苍山“采菌游”的组队召集和玩家分享内容依然在那边“可可爱爱,各美其美”……

自然保护区的有效管理与保护,当然非一日之功,各种禁令的执行也不是央媒曝光一天后就可以完全落地。当地政府在回应央媒报道时表态的“刮骨疗毒”希望可以稳扎稳打地逐一落实。

首先必须明确的是,当地此番针对央媒“采菌游”乱象给出的相关“进一步加强”措施,特别是关于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的相关行为规范,本身谈不上新要求,而是包括国家级的自然保护区条例与地方性的苍山保护管理条例在内,诸多规范性文件的同题内容重申。

核心区禁止进入,缓冲区禁止开展旅游和生产经营活动,实验区开展参观、旅游活动须服从管理……相关规则的指引从来谈不上什么新规新法,而是已公布施行数十年的陈年旧规。严格说来,涉事地方在乱象频出后重申的“进一步加强”,更多可能是执行层面的意指,而非规范文本上的加码。

法律法规的执行出了问题,在强调规范决定质量的同时,也不能完全一副“下不为例”的姿态,而人为跳过个案追责与疏漏弥补的环节。

借由央媒镜头看到的苍山“采菌游”现象,公众可能对所谓野景区、土线路也都并不陌生,苍山之外,又有多少“同类项”有待合并?涉事地方“进一步加强”苍山保护的态度已明,社交平台各种“采菌游”的招募还在继续,平台对于苍山采菌相关内容发布的监管,本不该以当地政府是否表态严管为标准,法律法规出台均已有相当年份,“徒法不足以自行”的道理又一次得以印证。

苍山保护,当然不能苛责外界不配合,还是要反躬自省看一看自身的尽职成色。媒体报道显示,事发地管理部门工作人员虽坦承问题存在,但也表示监管难度很大。而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大理市苍山分局2025年3月刚公布的一份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显示,“扎实开展执法巡查”的详细数据为巡查622次2289人次,该年度的行政执法案件则仅为10起,对违法进入苍山保护核心区、缓冲区8人和采摘植物茎叶2人进行立案查处,共处罚金2.44万元。

是不是可以这样推论,可能正是由于几年前一整年才执法查处零星个案,客观上导致苍山区域“采菌游”泛滥,相关产业长期呈现出“民不举、官不究”的窘境?

姑且不说年度报告为何时隔三年后才公开的问题,先看苍山的监管保护状态,究竟是监管难度大,还是几乎没有负责任的监管?自然保护区条例明确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自然保护区内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并配备专业技术人员,“负责自然保护区的具体管理工作”,既然有依法需要“负责”的工作,那么在监管出了问题时,对履职不力的追究就必然面临一个问题:如果只是下不为例,那接下来的执行也恐怕难逃“你糊弄我,我糊弄你”的状态。

生态环境保护是“国之大者”,法律法规的具体落实也攸关治理效能与法治成色。“进一步加强”苍山管理,要的不只是规则重申的表态,更要有追责堵漏的魄力。让“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美景永驻人间,不能只是一句口号。

来源:公众号@南方都市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餐厅飘窗设计,让三餐变得超有氛... 你有没有想过,家里最普通的餐厅也能变成治愈身心的角落?其实,只需一点小小的改变——比如设计一个飘窗,...
罗马尼亚客商到访山西杏花汾溪酒... 凤通社(赵金礼)2025年8月27日讯 :近日,罗马尼亚客商德拉戈斯・迪奥杰斯科、克劳迪娅・德鲁图、...
把这个周末,交给巴州! 🍷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凉州词》 初秋来新疆品酒 推荐你直奔巴州 01. 天时地...
秋冬季节就要吃蒸菜,4道蒸菜的... 一、清蒸鲈鱼 准备一条新鲜的鲈鱼,沿着鱼骨的位置,切上一刀,但不要切断,舀入少许的料酒,腌制一会儿,...
家常美食:简易麻辣豆腐的烹饪秘... 嘿,亲爱的厨房小能手们!今天,我要带你们一起探索一道超级下饭的家常美食——麻辣豆腐。这道菜不仅做法简...
家庭冒菜自由指南:一锅煮尽人间... 上周五下班,我端着刚煮好的冒菜往餐桌走,儿子闻着味就从房间冲出来,筷子都没拿稳,直接用手抓了块午餐肉...
贵州红烧大黄鱼,家庭做法轻松g... 贵州红烧大黄鱼色泽红亮、香气浓郁,吃起来咸鲜中带着微微的辣意,十分开胃。制作贵州红烧大黄鱼,首先需要...
原创 晨... 早晨的阳光刚溜进厨房,你的胃已经在咕咕叫了吧?别急着随便抓块面包应付,晨起后的30分钟可是养胃的黄金...
经典家常菜26款分享,鲜香实惠... 曾经看到一篇文章中写道:“美食当前,总能有所思,或馋性千娇,食前观察、吃中思想、品后体煨,食为天性,...
“躁”动不安?7款食疗方应对秋... 编者按:处暑已至,秋意渐浓。中医认为,燥为秋季的主气,称为秋燥。秋季燥邪当令,肺为娇脏,人体容易感受...
北京烤鸭:技艺与传承的美味象征 北京烤鸭作为中华饮食文化的璀璨明珠,承载着千年技艺与深厚文化底蕴,被誉为“天下美味”。其历史可追溯至...
超爱这口!贵州蜂蜜柚子茶,自然... 贵州蜂蜜柚子茶清新爽口、甜中带微苦,不仅制作方法简单,还适合在家中随时制作,为日常饮食增添一份自然与...
云南芋圆烧仙草,Q弹好吃! 云南芋圆烧仙草是一道充满地方特色的传统甜品,主要原料包括烧仙草和手工制作的芋圆,搭配其他辅料如红豆、...
引爆味蕾,圈粉无数!首届城西溢... 为弘扬传统饮食文化、促进本地消费、打造城市美食IP,特举办郑州市首届清真卤味美食文化节。此次活动由郑...
安徽亲子3日游旅游攻略,黄山三... 家人们,安徽,这片充满历史韵味与自然魅力的土地,一直是旅游的热门之选。尤其是黄山,以其奇松、怪石、云...
去黄山旅游五天推荐行程安排,报... 黄山是著名的旅游胜地,拥有许多美丽的景点和壮观的自然风景。所以很想去黄山旅游。现在的时间比较充足,想...
甘南甘肃玩8天7晚花多少钱?8... 甘南,这片神秘而美丽的土地,一直是我心心念念的旅行目的地。它位于甘肃省与青海省的交界处,有着广袤的草...
一家四口去甘南甘肃7天6夜人均... 甘肃这片神奇的土地,一直是我心心念念的旅行目的地。这里既有广袤的沙漠,又有神秘的丹霞地貌;既有悠久的...
四川五天四晚当地报团大概费用多... 宝子们,四川那可是一个超级宝藏的旅游地!它位于中国西南地区,地域辽阔,地形丰富多样。这里有“蜀山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