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凉资源”释放强劲“热效应”
创始人
2025-08-26 21:06:10
0

8月23日,处暑节气登场,暑热终止,秋意初生。

当秋风轻起,中国凉都六盘水所释放的“热效应”强劲依旧。这个夏天,凭借19℃的清凉气候和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六盘水再次成为全国游客的优选避暑胜地,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六盘水全景。赵桦 摄

避暑旅游热度不减

有关统计数据显示,仅今年5月至6月,六盘水接待过夜游客数量再创新高,达到99.05万人次,同比增长11.96%。随着四川、重庆、湖南、广东乃至全国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各大景区也迎来了客流高峰,其中野玉海、乌蒙大草原、梅花山等景区日均接待量均超万人次,民宿和酒店的入住率也持续攀升,部分热门酒店一房难求。

乌蒙大草原。

水城区玉舍镇前进村的七里香民宿坐落于绿意悠悠的群山之中,清凉山风常伴。在炎炎夏日里,成为众多省外游客青睐的长住避暑地。每天,游客们或在凉亭中悠闲唱歌,或在庭院内惬意聊天,旅居生活其乐融融。

前进村七里香民宿。图源:六盘水市文体广电旅游局

“这个地方山清水秀、群山环绕,空气特别好,晚上还得盖被子,特别安静,我感觉比在家睡得好,以后避暑还会来这。”来自湖南的游客李军已在此居住一个月,他和家人都对民宿的清凉气候和安静环境十分满意。

六枝特区岩脚面博园房车营地。

盘州市哒啦仙谷房车营地。

在六枝特区岩脚面博园房车营地,川、粤、闽等地牌照的房车一字排开,不少游客今年4月前便锁定了行程;在盘州市哒啦仙谷景区内,今年10月前的房车车位更是早早预订一空。

文体旅新业态获得认同

除了传统的避暑旅游,六盘水还积极拓展文旅新业态,推动文体旅深度融合。

明湖国家湿地公园。

街头运动汇。

今年,六盘水创新推出“街头运动汇”,将专业赛事下沉到街头巷尾,打造沉浸式运动消费新场景。活动从7月持续到10月,涵盖多项精彩赛事,既有3人制篮球赛、滚铁环竞速、抽陀螺花式赛等传统竞技类项目,又有城市跑酷障碍赛、全民街舞争霸赛等潮流创新类项目。运动体验区内,既有毽子翻飞、长绳跃动的传统趣味比拼,也有陆地冰壶、“酷玩大舞台”等新兴运动的热血竞技。当平衡车方阵划出流畅轨迹,尊巴舞团随音乐律动,健身操队伍在专业教练带领下掀起健身热潮……“街头运动汇”不仅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了全新的运动体验,也让“凉都”从避暑胜地升级为充满活力的运动之城。

2025“六马”现场。

作为避暑季的经典IP,六盘水马拉松已成长为享誉全国的“金牌赛事”。2025年“六马”赛季,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3.2万名选手参赛。赛事期间,六盘水推出“专属高铁列车”、免费接驳公交及露天停车位等贴心服务,还在完赛包内准备旅游、消费、美食券,既丰富跑友体验,又带动玉舍森林公园等景区客流,为城市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夜市经济。 胡攀学 摄

六枝流光夜市。

夜幕降临,“避暑+夜经济”又为城市夜晚增添了别样色彩。六枝特区休闲广场的“流光夜市”灯火辉煌,人声鼎沸,28家商铺稳定运营,汇聚成激活夜间经济的强劲动力。这里美食与文化交织,小吃摊、饮品店、手工艺品店琳琅满目,既能品味凉都地道风味,又能在街头表演与民俗展示中畅享清凉。许多游客白天在景区游玩后,夜晚便来到“流光夜市”,感受这座城市的烟火气。

“凉都游”新注脚释放新活力

近年来,随着“候鸟式”迁徙、“随天气养生”等概念成为旅游行业热门词汇,六盘水凭借避暑游、康养游、乡村游等具有旅居特色的旅游活动,成为省内外游客避暑康养的首选。越来越多的游客倾向于体验“旅居中国凉都避暑的生活”,深度感受当地人的日常生活,进而爱上六盘水、留在六盘水。

明湖国家湿地公园。赵桦 摄

“2018年夏天,我机缘巧合到六盘水来看亲戚,不承想从此被这里的夏天‘绊’住了脚步。2019年,我们家在六盘水买了一套房子专门用来避暑,家里人都夸我做了一个明智的决定。”来自重庆的游客曾女士笑称,连续7年到六盘水度过夏天的自己,已经成了半个凉都人。

避暑旅居不仅带动了六盘水的旅游经济,还带动了六盘水的房地产市场。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以来,省外来盘州市购房达3900余套,购房者来自浙江、重庆、江西等地,成为西南地区避暑旅居一大亮点。据了解,今年,六盘水将启动编制旅居城市发展规划,出台旅居经济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在扩大优质文旅产品供给、进一步提升旅居配套服务能力、多渠道拓展旅游市场等方面下足功夫,扩大“康养旅居到凉都”品牌影响力。

水城烙锅。(资料图)

六盘水的美食也给八方游客留下了深刻印象。与烙锅并称“水城三锅”的茨冲鸡火锅、羊汤锅,凭借独特的药膳配方,成为游客“必吃榜”上的美食。今年暑期,全长3公里的水城区尖山街道“茨冲鸡火锅一条街”,因火锅店集聚成为美食地标,车流量每天能达到500辆以上。为满足消费者多元需求,让品牌发展更加规范,水城区于2021年成立了“水城羊肉粉美食协会”,包括老翁记、黔椒苑、大河、向家等31家品牌会员单位,开始走上方便食品的现代化饮食发展之路,线下线上齐发力,将六盘水的舌尖美味传递到四面八方。

从打卡景点到满载而归,消费场景的延伸让“凉都游”有了新注脚。

7月21日正式营业的“凉都手伴”体验店,有水城羊肉粉、烙锅辣椒面、水城春茶,还有品类丰富的刺梨和猕猴桃衍生产品,不仅带来了别具一格的“伴手礼”选择,同时凭借丰富多样的特色产品和浓郁的地域文化氛围,成为游客们争相打卡的新地标,为游客们的避暑之旅增添了一抹别样色彩。

“凉都手伴”体验店。郭坤 摄

店长王洪金介绍,“凉都手伴”体验店将六盘水独特的凉爽气候、历史文化、民族风情等抽象城市名片,转化为可收藏、可互动的文创产品,是城市文化传播的创新尝试。下一步,还将重点在刺梨、茶叶、猕猴桃的产品研发和衍生方面下功夫,深入挖掘它们的潜在价值,同时对文创产品进行升级创新,让更多人能把“凉都味道”带回家。

六盘水通过创新打造“避暑+”发展模式,将“凉资源”转化为“热经济”,为文旅融合发展按下“加速键”。从“避暑+体育”的激情碰撞,到“避暑+乡村”的乡村振兴新图景,再到“避暑+夜经济”的城市新名片,六盘水正不断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提升旅游服务质量,让游客留下来、住下来、消费起来。游客从尝鲜到囤货,其消费行为的变化折射出对这座城市的深度认同。

六盘水梅花山。郭君海 摄

炎热的夏季即将退场,六盘水的文旅热度仍在持续升温。未来,六盘水将持续深挖“凉资源”,做足“热文章”:围绕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立足“旅居城市”定位,聚焦“吃住行游购娱”,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推陈出新业态产品,通过推动“文旅、体旅、农旅、康旅、桥旅”等多业态融合,满足多层次、多样化消费需求,让“中国凉都”的名片更加闪亮,让这份“热效应”持续释放更大的能量……

来源:微凉都

一审:孟谷

二审:赵明

三审:巫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热搜!5000亿五粮液放大招,... 【导读】5000亿五粮液重返低度酒赛道:29°新品399元起,邓紫棋代言能否破局年轻市场? 中国基金...
嗯?为什么大家都痴迷这款芝士土... 嘿,亲爱的美食探险家们!今天我们要一起探索的是一道简单却令人垂涎欲滴的家庭美味——芝士火腿土豆泥。这...
爆浆巧克力麻薯包:手残党也能封... 上周闺蜜聚会带了一盘这个,结果被追问是不是报了蓝带课程——其实这蓬松爆浆的小可爱,制作难度堪比泡方便...
原创 再... “冬吃萝卜夏吃姜,一年四季吃鸡香”,初秋燥气未消,很多人总想着用牛羊肉补身,却不知老辈人常说 “秋补...
桂花坪新园:守护脾胃健康 乐享...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8月25日讯(通讯员 钟雯)为丰富辖区青少年暑期生活,传播科学健康理念,关爱青少年健...
武汉文旅三年蜕变:从江湖之城到... 说实话,当我看到武汉最新发布的文旅三年行动方案时,手里的热干面差点惊掉——这个曾经以"过早文化"和长...
原创 宁... 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和台州市天台县交界地带,公路修通之前,两地之间必须徒步走山路往来,累而艰辛,两地互...
对接广东四大国际传播平台,“汕... 8月26日下午 汕头市在汕头融媒集团演播大厅 举办“全面对接服务 广东四大国际传播平台 暨‘汕头时间...
重生之再探楼兰 前段时间,我和许久未见的朋友相约再一次去了楼兰,上一次去应该是四五年前吧,这几年总刷到关于楼兰的消息...
山西过油肉:街头饭馆的招牌,配... 山西过油肉是山西街头饭馆里当之无愧的招牌菜肴,承载着山西人深厚的饮食情怀与地域文化。这道菜以鲜嫩的猪...
烧饼凭什么成为新晋“网红”?答... (速新闻记者 王艳珅 李宇 实习生 徐源)近日,宿城区古黄河双塔公园球场附近的一家创意烧饼摊,因推出...
东兴这个免费博物馆火了,成了新... “到东兴口岸旅游,八成以上游客会被我们的咖啡博物馆吸引。”8月24日,越南咖啡私人博物馆的主人陈君潮...
十分钟教你用蒸锅做出超级香软的... 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款集松软、香脆、咸香于一身的美味——香葱肉松馒头卷。这道点心不仅制作简单,而且...
主食选择对了没?米饭vs面食,... 日常生活中 你吃米饭更多,还是吃面食更多? 这可能关乎你的心血管健康 吃米vs吃面,怎样对身体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