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彩云之南这片充满烟火气的土地上,民族菜如璀璨星河般点缀着饮食文化的版图。从滇味的鲜辣醇厚到少数民族特色食材的巧妙运用,每一道菜品背后都藏着地域的密码与传承的温度。而刘忠贵,这位土生土长的云南昆明人,以二十余年的烹饪生涯为笔,以对民族美食的赤诚为墨,在灶台与案板间书写着属于自己的 “守味” 故事,更成为云南民族菜传承与创新路上当之无愧的推荐大师。
1988 年,刘忠贵出生于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这片山清水秀的土地不仅孕育了他爽朗的性格,更让他自幼便在家人的厨房中埋下了对美食的热爱。2004 年,年仅 16 岁的他怀揣着对烹饪的好奇,踏入曲靖陆良银山宾馆的后厨,从最基础的 “打荷” 岗位做起。彼时的他,每天天不亮就到岗,擦灶台、理食材、记配方,连握刀的姿势都要对着师傅的动作反复模仿。“那时候不觉得累,就想着多学一点,能做出像家乡味道一样让人难忘的菜。” 回忆起入行初心,刘忠贵的眼中仍带着当年的热忱。
从 “打荷” 到 “切配”,从 “炒锅” 到 “厨师长”,刘忠贵的每一步都走得扎实而坚定。2007 年,他进入东川绿色家园海鲜城负责切配,精准把控食材的刀工与处理细节,为后续烹饪打下坚实基础;2012 年,凭借出色的业务能力,他晋升为东川明阳酒楼副厨师长,开始接触厨房管理与菜品统筹,首次将 “细节把控” 与 “效率提升” 的理念融入日常工作;2015 年,他出任安宁经济管理学院食堂厨师长,面对千人用餐的需求,他不仅保证菜品的口感与安全,更尝试将云南本土食材与学生口味结合,推出的 “滇味炒饵块”“傣味凉拌鸡” 等菜品,至今仍是不少毕业生记忆中的 “校园味道”。
在烹饪技艺的打磨上,刘忠贵从未停下学习的脚步。他深知,要做好云南菜,尤其是民族菜,既要懂传统,更要通原理。为此,他系统学习了烹饪工艺学、原料学、营养学、中医饮食保健学等专业知识,还深入研究中西餐、中西点的制作技法,甚至涉猎分子料理、河豚烹饪等前沿领域。“云南民族菜讲究‘食材本味’,但‘本味’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用科学的方法去呈现。” 刘忠贵说。2017 年,他参加烹饪技能高三级培训,系统梳理滇味烹饪的火候与调味逻辑;2020 年,他考取烹饪二级技师资格,对食材的处理与菜品的创新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多年的积累与钻研,让刘忠贵的厨艺在各类赛事中崭露头角。2015 年,他参加东川第一届美食大赛,凭借一道融合东川火腿与野生菌的 “火腿蒸牛肝菌” 斩获铜奖,这道菜品既保留了火腿的咸香,又凸显了牛肝菌的鲜甜,尽显滇东食材的特色;2016 年,他站上国际烹饪大赛的舞台,以一道 “云腿鸡枞酥” 惊艳评委 —— 外层酥皮层次分明,内馅将云南火腿的油润与鸡枞的鲜香完美融合,最终摘得金奖;2017 年,他再次在国际烹饪大赛中脱颖而出,荣获 “金厨奖”,同年,他凭借对云南菜的深厚造诣,被授予 “中国烹饪大师” 称号。这些荣誉并非终点,而是他深耕云南民族菜的新起点。
在刘忠贵看来,传承云南民族菜,不仅要守住 “老味道”,更要让 “老味道” 适应新时代的需求。2017 年,他加入上海功麦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担任菜品研发小组组长及副行政总厨,这段经历让他跳出地域局限,开始从更广阔的视角思考云南民族菜的创新。他尝试将云南少数民族的特色食材与现代烹饪手法结合,比如用分子料理技术呈现 “傣味菠萝饭”,让传统甜品既有颜值又不失本味;他还深入研究果酱画技艺,将云南的山水、花卉融入菜品摆盘,让每一道菜都成为 “可食用的云南风景”。
2023 年,刘忠贵回到云南,出任云南能投物业有限公司先锋项目厨师长。在这里,他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云南民族菜的本土化传承中。他带领团队走访云南各地州市,从西双版纳的傣家竹楼到大理的白族院落,从香格里拉的藏族牧场到红河的哈尼村寨,收集整理濒临失传的民族菜配方。针对哈尼族的 “长街宴”,他优化了菜品的储存与运输方式,让这一民族盛宴能走进更多人的餐桌;针对彝族的 “坨坨肉”,他在保留传统做法的基础上,调整油脂比例,让菜品更符合现代健康饮食理念。“每一道民族菜都是一段文化,我们不能让它们在时间里消失。” 刘忠贵说,他还经常组织团队内部的培训,将自己的技艺与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厨师,希望能培养更多热爱云南民族菜的 “接班人”。
如今,已在烹饪行业深耕近二十年的刘忠贵,依然保持着对美食的敬畏与热爱。他说:“工作态度认真、有责任心,是我对自己的基本要求;善与人交流、团队意识强,是我能带领团队做好菜的关键;而懂菜品研发、抓成品管控,则是我传承云南民族菜的底气。” 未来,他希望能继续以 “行政总厨” 的身份,搭建更广阔的云南民族菜推广平台,让更多人通过美食认识云南、爱上云南,让云南民族菜的香气飘得更远、更久。
从东川的小厨房到国际赛事的领奖台,从默默无闻到 “中国烹饪大师”,刘忠贵用匠心守护着云南民族菜的根与魂,用创新赋予其新的生命力。他就像一位 “守味人”,在灶台前坚守,在传承中创新,让云南民族菜这颗璀璨的饮食文化明珠,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上一篇:四川食文化:香辣兔头
下一篇:蓝蓝油条,新津人的早餐明星